《悬镜》类型突围背后,是一支超合拍团队的诞生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5-09 10:52 2

摘要:不久前在腾讯视频独播的《悬镜》,投资规模达不到头部级别,没有能不断贡献热搜的主演,剧本完全原创,却凭借故事中的猎奇元素、影像上的独具匠心,夺得2025年第17周猫眼悬疑网络剧热度榜榜首。

在产量几乎来到近几年峰值的悬疑网剧赛道,依然有作品能够不依赖流量演员、知名IP、宣传噱头等外围手段,只依靠文本、影像等核心竞争力便实现突围。

不久前在腾讯视频独播的《悬镜》,投资规模达不到头部级别,没有能不断贡献热搜的主演,剧本完全原创,却凭借故事中的猎奇元素、影像上的独具匠心,夺得2025年第17周猫眼悬疑网络剧热度榜榜首。

在十几天的播出期里,《悬镜》靠口碑发酵,实现了播放量和热度的后来居上。

据猫眼专业版的有效播放量统计,本剧于开播第三天爆发。尽管每天只更新一集,有效播放量依然稳定在单日1000万以上,并于4月20日-25日,蝉联六天NO.1,也顺势拿下六天的腾讯视频站内热度日冠。

档期接近的悬疑剧,通常能贡献二三百个微博热搜,几乎是《悬镜》的十倍之多。悬疑剧再卷,也终究是内容为王,把作品做扎实就能实现类型突围。

而《悬镜》得以靠好内容、高品质实现类型突围的背后,靠的则是一支超级合拍(投契)、用心深耕、目标坚定的创作团队。

拆解悬疑剧=寻求微创新

《悬镜》创作团队的核心人物,是导演扈耀之、编剧王滔和总制片人刘扬。

在联手打造《悬镜》之前,扈耀之导演过《骨语》系列,刘扬担任过《谎言真探》《执念如影》的总制片人。多年的悬疑剧创作和制作经验,让他们都很擅长拆解悬疑剧,而后基于拆解后的环节进行微创新。比如《骨语》系列和《谎言真探》的创新点位,都在破案手段上。

《骨语》系列是以法医的独特视角记录案件侦破的细节,还结合了痕迹鉴定、信息分析、心理侧写等非常现代化的手段。《谎言真探》的核心是测谎技术,涉及到对微表情、微语义的捕捉与分析。当时,它们都给观众带来了新鲜的观剧体验,是悬疑剧微创新的代表,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悬疑剧在市场上破圈。

到了创作《悬镜》时,两人都觉得警种、破案手段这个层面,已经被同行们拍得差不多了,很难再有所突破。市场对悬疑剧提出新的需求。悬疑剧作为一个类型可以发展出多样的姿态,但其内核终归分为社会派和本格推理两大分支,他们坚定地选择了后者,并且坚定要做硬核的、真实的质感。

于是,他们决定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寻求悬疑剧的创新之道——挖掘犯罪行为背后的深层个人原因。《悬镜》里反派们的犯罪动机,不是常见的为了钱、为了报仇,或反社会人格,而是个人欲望膨胀后的迷失。刑事案件,是这种膨胀、迷失所结出的恶果。

剧集播出后,很多观众get到了这份新意。社媒上围绕《悬镜》的讨论,除了常规的猜凶手,还广泛涉及到犯罪心理、人性善恶、欲望迷失等话题。借助这些话题讨论,《悬镜》吸引到不少悬疑剧圈层外观众的关注。

先拆解再寻找微创新的突破口,是一种带有学术色彩的创作模式。该模式充分发挥了团队的特质,也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优势。

随后,凭借多年的创作实践经验,并参考腾讯视频提供的大数据分析,他们很快地搭建起一套契合于《悬镜》独特性的演员阵容和幕后班底。

比如为了让观众能更好地代入到“民俗+探案”的故事中,以及让双男主的差异化更鲜明,他们特意找来了港星任达华出演剧中的老一代刑警林国强。

又比如为了实现重点场景既写实又要有惊悚氛围感的影像风格,摄影、灯光、美术、造型都找来了有电影创作经验的团队。剧中几位反派的住所,其光影、置景、人物造型所共同营造的氛围感,颇受观众认可。这种氛围营造,也帮助了观众更好地理解本剧独特的案情。

《悬镜》对悬疑剧的创作探索,无疑是成功的。亮眼的播放量和热度,说明它符合了市场对类型创新、破圈传播的需求。

商业逻辑和艺术理念一致=低沟通成本

网络剧想实现“小而美”,需突出团队的高效协作能力,不仅要控制硬性成本,还要避免软性成本太高。

软性成本里最核心的,便是创作团队之间的沟通成本。《悬镜》可以分享的经验,便是通过制片人、导演、编剧等核心成员在商业逻辑和艺术理念上的一致,来大幅降低沟通成本。

《悬镜》是业内少见的原创剧本。目前行业内,头部公司的头部项目,基本上是回避原创剧本的。一方面是原创剧本没有原著IP带来的流量,另一方面是原创剧本的创作难度大、周期长,还容易出现返工。

原创剧本开发五年以上,推翻数次,修改几十稿,是很常见的事。

在合作《悬镜》之前,核心主创都有过数部悬疑剧的经验,总结了很多规律,很清楚原创剧本的难点所在、关键点所在。《悬镜》的剧本创作,给足了前期策划和论证的时间,没有着急进入剧本创作。

在没有原著的前提下,为了确保真实感和现实意义,编剧团队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调研了大量的报告文学、法制节目等,不断地从真实案例中汲取养分。

虽然不知道编剧团队内部把具体案件推翻重来过多少次,但主创团队确定了《悬镜》的主题思想和整体框架后,就再也没有伤筋动骨地大改过。

团队成员有一致的商业逻辑和艺术理念,就能把作品的创新方向与品质目标早早确立,从而明确具体的分工,让整部剧的推进很顺畅,也很高效,不仅大家预想的效果会一个个有条不紊地实现,还有机会在过程中不断收获惊喜。

比如当导演的精准捕捉与任达华的精湛演技相遇,《悬镜》里林国强情感线的饱满程度、感染强度,都更胜预期。

对主人公的情感呈现,本就是主创团队用来平衡悬疑剧残酷感的调和剂,如今林国强与女儿的情感、与邻居的情感、与年轻一代警员的情感,都进一步成了稳定观众追剧节奏的钩子。

20集左右的悬疑剧,并不是把电影变长或把长剧变短,而是综合两者优势的独立品类。从业者的商业逻辑和艺术理念,都是在近十年的实践中摸索成型的。一个团队的成熟度、默契度,就很大程度地取决于他们在这两者上是否一致。

通过《悬镜》,核心主创找到了一致的彼此。一支超级合拍、目标明确、能量满满,有实力、有意愿深耕悬疑剧的团队便诞生了。

团队成熟=未来已来

剧集和电影在运作中的一大区别,在于剧集团队不仅要满足观众的需求,还要符合平台的项目运作规律。

《悬镜》团队的成熟,一方面体现在他们对悬疑剧的拆解能力、寻求微创新突破口的能力、打造风格化影像的能力,另一方面还体现在他们与芒果TV、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等平台都曾有过合作。

这意味着,该团队的创作和制片流程,可以对接所有主流平台,可以分别为四大视频平台开发符合其会员喜好、整体布局的项目。

一个团队对内对外都有着足够高的成熟度,且已有热播代表作,就意味着他们的未来已来——团队再次携手的新项目《焰火明城》,已经杀青并进入后期制作,不久的将来便会在爱奇艺上与大家见面。

《焰火明城》由窦骁、沈羽洁、吴幸键领衔主演,张丰毅、张龄心特别主演,李洪涛、孙浩、刘金山特邀主演,常戎、叶青主演,讲述了清末民初,年轻探员沈焰(窦骁 饰)召集了镖师闻达(吴幸键 饰)、新人探员林淑(张龄心 饰)以及富家女周叶(沈羽洁 饰)共同探查三宗离奇命案,并由此揭开一个横跨二十年的盗卖民间珍宝大案的故事。

项目最早源起于2020年,主创团队计划制作一部民国背景、偏男频的悬疑故事,并探讨得出了一些有新意的人物特点和人物关系。后来,他们接触到了师从海岩的作家金凌云于2019年出版的小说《影匿者》,发现其正好提供了一个可以托举起他们艺术想象的故事结构。

于是,团队将之前思索的人物特点和人物关系,与《影匿者》完美融合,在其故事基础之上,把大大小小一众角色都进行了立体化提升。

此外,《悬镜》的编剧王滔正在带领团队开发一部结合了志怪和民间传说的古装惊悚悬疑剧。目前主体框架已搭好,进入到剧本打磨阶段。参照《悬镜》的创作流程和效率,相信该项目也不会让观众等太久。

深耕短集数(20集左右)网络剧近十年,团队主创有着比较明确的圈层概念。团队需要先用深耕悬疑剧+微创新的策略,巩固住圈层受众,把狭义的“小而美”逐渐拓展为广义的“小而美”,也就是从单纯的“体量小”,拓展到“小人物有大命运,小切口书大情怀”。

只有当团队深耕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通过尝试复合类型,寻求圈层突破,打造大众爆款。在时机成熟前,团队会广泛地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开拓思路与认知的同时,寻找有潜力的IP。

有目标、有规划、有坚定的前进步伐,《悬镜》背后的这支创作团队,已然成为国产悬疑剧的主力军,并有望成为未来引领“悬疑+”破圈的中坚力量。

【文/满囤儿】

来源:影视独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