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几年,金庸武侠剧翻拍一部哑火一部,仿佛成了影视圈的魔咒。 有人说,年轻人不买账了,觉得老掉牙,没共鸣。真是这样吗? 依我看,锅不能全甩给年轻人, 明明是这届武侠剧自己不行,拍得稀烂,才把观众给劝退了。
这几年,金庸武侠剧翻拍一部哑火一部,仿佛成了影视圈的魔咒。 有人说,年轻人不买账了,觉得老掉牙,没共鸣。真是这样吗? 依我看,锅不能全甩给年轻人, 明明是这届武侠剧自己不行,拍得稀烂,才把观众给劝退了。
不信? 咱就拿最近的片子说事儿。 不是说年轻人喜欢看打戏吗? 可现在这些武侠剧,武打戏那个叫一个惨不忍睹。 就说前阵子那部喜剧《鹊刀门传奇》,人家喜剧片的武打都比这几年正经武侠片强,你说这武侠片得烂成啥样? 还有前几年大火的《庆余年》,文戏是到位了,武戏呢? 一坨浆糊! 就这水平,能拍好武侠才怪了。
更别提现在古装剧那股子怪味儿了。 一股脑的现代感,演员一个个油头粉面,站没站相坐没坐相,活像街头二流子。 要演技没演技,要仪态没仪态, 白瞎了古装扮相。 你说,这能演出武侠味儿?
说武侠IP不行了? 可游戏领域里,武侠元素火爆得很! 年轻人不仅有共鸣,还觉得酷炫炸裂。 不需要啥知名IP,只要有那股武侠劲儿,就能吸粉无数。 这反倒说明,武侠本身没问题,是影视改编出了大岔子。
扪心自问,你有多久没觉得武侠剧里的打斗“帅”过了? 多久没觉得那是高手过招,招招致命了? 多久没被“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侠义精神感动过了? 多久没感受到武侠那种独特的国民情怀了? 现在的武侠改编剧,就剩个IP空壳, 里子早就空了。
那武侠到底吸引人啥? 咱拿游戏举例。 今年过年,一款叫《影之刃零》的游戏,一个PV预告片,点击量近千万! 主角反派脸都没露,就摆了个七星北斗阵, 评论区就炸了, “帅炸”、“求打钱”的弹幕刷屏。 弹幕里有人喊“全真七子大战金蛇郎君夏雪宜”, 其实游戏跟金庸IP半毛钱关系没有, 纯粹是武侠风格让人浮想联翩。
还有《黑神话悟空》,主角和BOSS过招拆招, 行云流水, 哪怕反派是个大头怪物,也让人觉得帅到掉渣。 你有多久没在武侠剧里找到这种感觉了? 现在的武侠剧,除了主演那张脸还能看看, 分镜、审美, 压根没有武侠的影子。 视觉效果不如游戏就算了, 最要命的是,武侠精神也丢了, 观众花钱是图啥呢?
今年还有个游戏被喷惨了,叫《燕云十六声》, 就是《影之刃零》弹幕里常提到的“燕云心中的自己”。 这游戏战斗拉胯,还硬搞MMO, 听起来像要凉凉? 结果呢? 月活1500万,首月光手机端流水就过亿,主力还在PC端。 为啥? 因为它继承了最正统的武侠精神! 哪怕剧情狗血, 大敌当前,主角还要和自己人打一架证明忠心, 也挡不住那爆棚的侠义感。 这游戏第二章剧情封神, 不用剧透, 只说一句核心: “苍生无言,侠,为其声。” 你就品品,那股侠义劲儿是不是扑面而来? 真在剧情里体验过樊楼醉生梦死,角门百姓艰苦求生, 最后决战听到这句话, 谁能不热血沸腾?
你多久没见过武侠剧里, 豪侠为百姓抛头颅洒热血, 而不是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谈恋爱了? 故事老套? 金庸武侠剧当年是新鲜, 信息不发达嘛。 但现在,金庸剧读起来确实老套了, 一眼看到底,没啥新鲜感。
看看现在受欢迎的小说, 反转多, 你猜不到结局。 读者喜欢复杂角色, 不是非黑即白的圣人。 金庸笔下的郭靖, 大好人,浑身闪光点, 圣人一样。 杨过前期调皮,骨子里也是圣人, 道德无瑕疵, 心中无恶念,甚至圣母心泛滥, 不记仇。
现在流行啥? 爽文! 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谁惹我,十倍奉还, 打脸要狠, 不留情面, 让仇人身败名裂,一无所有。 这才叫爽! 按金庸那套, 主角要大度,要格局, 吃亏是福,得饶人处且饶人? 读者看了得气死。 天龙八部里的乔峰, 受那么多冤枉, 一忍再忍,忍到自尽, 女人陪葬。 现在这人设,能被接受? 武功那么高,不把仇人全灭了,还忍? 时代变了。
金庸的小说, 处世态度太传统, 儒家那套“吃亏是福”、“得饶人处且饶人”, 现在谁信? 谁想吃亏? 现实已经够累了, 看小说还要赞同吃亏? 乔峰这种角色, 老一辈可能喜欢, 现在年轻人烦都烦死了。 金庸小说难改, 观念跟不上时代了。 这处世方式, 新一代读者不买账了。
武侠式微是事实, 但这是结果,不是原因。 好莱坞入侵, 年轻人看好莱坞动漫长大, 侠义想象被美式英雄、日漫角色占领了。 郭靖、乔峰、令狐冲、韦小宝, 对年轻人来说, 似曾相识,又很遥远。 加上近些年, 大陆、港台, 都缺高质量武侠影视。 贺岁档《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之前的《龙门飞甲》、《剑雨》, 质量平平, 难获青睐,更别提引起年轻人共鸣。
谢苗的《目中无人》系列口碑不错, 但关注度还是低。 第一部我也看了, 不错,但也只是矮子里拔将军。 比经典武侠,差远了。 流行文化有生命周期, 西部片、剑戟片都辉煌过,现在呢? 武侠片也难逃宿命。 倒也不必感伤。 等我家孩子上初中, 我还是会送他一套金庸全集。 小男孩看看金庸,挺好。
说到底, 内娱拍武侠, 导演演员都是“百度热水”——沸物! 钱都砸在抬升演员商业价值上, 花瓶演员片酬占预算99%, 成品就是镀金锡箔纸,看着漂亮, 里面空空如也。 《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 我注意到有00后女生去看, 不是为了肖战, 纯粹是想看武侠! 她们也看武侠,知道金庸古龙, 也看凤歌,知道《昆仑》《沧海》, 更知道大总管的《雪中悍刀行》《剑来》。 还有不少“垂垂老矣”的老观众, 也怀着一腔热血去看郭靖。 结果呢? 失望。
徐克的《射雕英雄传》, 完全走偏了。 侠以武乱禁,武侠代表人力极限。 现在的电影,没力量感。 徐克太注重特效, 武侠拍成过家家。 近年来最好的武侠, 还是《绣春刀》。 沈炼要活命, 每次动武,都是死里逃生。《绣春刀》没特效, 一招一式, 拳拳到肉。 武侠要的就是这种拳拳到肉! 不是脱光肉搏, 而是让人感到, 对打是近身的, 力量是能撞到一起的。 徐克的《射雕英雄传》不是, 与其说是武侠,不如说是低魔。 角色不碰撞, 做几个动作, 就生死大战。 太假,太软绵绵。 干脆魔法、符咒,也就罢了。 偏偏不是, 是我们以为的武侠。 低魔武侠, 特效越高级, 效果越塑料。 “这都打的啥?” 生死之战,儿戏一般。 郭靖欧阳锋隔着几个缸打架, 分胜负, 衣服都不挨一下。 滑稽! 吐血也假! 特效把武侠内核剥离了。 交手交手,手都不碰, 叫啥交手?
网文都变了, 传统武侠是农耕文化, 小门派为主。 后期变H社会文化,帮派争斗。 现在修仙网文, 超大型门派, 多层级,多山头, 器、药、符、兽业务部, 财务、采购销售、内审部门, 大型组织文化搬进小说。 现代人从小身处几千人以上组织, 容易代入大型门派, 门派内出人头地, 带领门派竞争。 难代入小工业主带徒弟, 私塾老师带学生, 这种生产关系产生的武侠文化。
请问, 你们用心拍了吗? 老版《侠客行》, 特效差,故事短,服装丑, 人物像庄稼汉,不华丽, 可就是经典。 像真的世界,故事完整,逻辑通顺。 狗哥之名,震撼人心。 不用暗搓搓说,直接说今年这电影就行, 和金老爷子无关,经典不会过时, 烂片就是烂片。 网文影视都好久没武侠爆款了, 年轻人没接触过武侠, 谈何喜欢不喜欢? 搞清楚, 想赚武侠的钱, 目标不是年轻人, 是我们这些老家伙。 但我们不好骗! 武侠电影, 好歹弄点武打镜头? 全程对波? 以为翻拍七龙珠? 还不如看《鹊刀门》, 情景喜剧都比武侠电影真材实料。 怎么想的能骗到钱? 知道徐克《射雕》为啥崩了吧?
以前武侠,拳拳到肉。 TVB低成本武侠, 功夫大于特效。 我印象里最后一部武侠电影, 怕是周星驰《功夫》。 现在年轻人爱看吗? 侠是内力对波, 像七龙珠对抗? 身边爱看武侠的年轻人有, 前提是, 你得武侠! 要对波, 请走仙侠赛道。 拉一群二椅子、该溜子、混混演大侠, 站没站样,坐没坐相, 皮相骨相都没, 还没那股气。 跟剖腹产抽了元气一样,一脸虚样。 别恶心人。 港版、张纪中版武侠片也有年轻人喜欢。 怎么,不去看看那些一坨坨的玩意儿, 就要扩大打击范围拉上武侠? 呸!
一个原因是, 现在影视剧, 特别是电视剧, 主流消费群体是女性, 十几岁到三十多岁女性。 剧要让她们爽, “女频”、“大女主”这类。 套路都是女主身世悲惨, 后妈欺负, 生活工作被欺负, 一步步强大报仇, 一群男的追, 霸总、富二代、上司、书生, 各种款都爱女主。 外面套个历史剧、探案剧、都市剧模子。 本质是女性YY。 武侠小说,是男性YY。 传统武侠满足男性YY, 男主身世凄惨, 莫欺少年穷, 一路升级打怪, 绝世武功,天下第一, 各种款女人追。 男性YY影视作品, 现在不是主流, 商品经济要赚钱, 肯定拍女频剧。
看太多金庸古龙了, 辰东小说不霸气? 神机龙蛇演义不好演? 整点类似《飞升之后》舍生忘死拯救人族不好吗? 为啥抱着老古董啃? 网文好IP一抓一大把。 与其说年轻人不爱武侠, 不如说, 是这届武侠改编, 没能抓住武侠的魂, 也没能做出符合当下审美的精品。 别再拿“年轻人不爱看”当借口了, 用心点, 别再糊弄观众了, 武侠还没死透呢! 就看你们能不能把它救回来了。
看完了动动手点个赞、三连一波支持一下,谢谢各位
来源:科学剃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