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生命周期,国产短剧海外登顶丨对话麦芽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5-08 20:46 2

摘要:提到短剧出海,很多人的印象还停留在狼人、霸总和吸血鬼这“老三件”。但在刚刚过去的4月份,海外市场却迎来了一场相当不一样的新浪潮。

“厨神”登顶,“皇后”双杀。

提到短剧出海,很多人的印象还停留在狼人、霸总和吸血鬼这“老三件”。但在刚刚过去的4月份,海外市场却迎来了一场相当不一样的新浪潮。

在4月的海外短剧热榜上,登顶的并不是白皮肤的霸道总裁,而是中国的“厨神”(《消失的厨神》)。

还有一部古装“乞丐皇后”大放异彩,英语版和西语版双双闯入TOP20榜单。这部剧,正是4月在国内也屡创热度新高的女频短剧《归来凤栖处》。

2025年4月海外短剧热榜TOP20

短剧出海可以靠“译制剧”打前锋了?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这两部短剧的出品方——海外短剧平台NetShort找答案。

NetShort是麦芽的海外短剧平台。

作为当下竖屏短剧赛道的头部平台型公司之一,麦芽短剧有着鲜明的标签:自制、差异化内容、高爆款率。凭借这三个特点,麦芽短剧在国内迅速崛起,并在短剧市场稳居头部。

同时,从今年4月的海外表现来看,NetShort很可能会成为麦芽短剧的新王牌。

在DataEye-ADX统计的4月APP投放素材榜上,NetShort凭借9w+条的素材投放数位列第一。

此外,在4月的海外短剧热榜TOP20中,麦芽的NetShort有6部登上榜单。(译名分别为《消失的厨神》《CEO想要我的小淘气》《归来凤栖处》(英文版)《宝宝,百万富翁和我》《厨神回归》《归来凤栖处》(西语版))

2025年4月SensorTower短剧应用下载量排行

而此时距离麦芽2024年7月份开始上线运营NetShort,才刚满9个月。

入局海外不久的麦芽,为何能涨势凶猛?“译制剧”表现的强劲会影响短剧出海格局吗?麦芽短剧的“本土剧”(针对海外市场,采用当地班底、语言制作的短剧)布局如何?又是如何看待同步崛起的外资短剧APP(如乌克兰的 MyDrama)的?

为了解答这些疑惑,《影视独舌》近日对话了麦芽海外短剧某高管,请他细说分明。

后发,所以要快跑

在海外短剧的赛道上,麦芽短剧起步并不算早。

在2023年的第一波出海浪潮中,麦芽短剧并没有抢先试水。NetShort上线时,位于第一梯队的ReelShort已经推出了两年。

“决定做海外业务后,就意味着大量的投入。海外短剧以APP为载体,是DAU(日活用户数)逻辑,跟国内短剧‘投流’然后立马变现的商业模式很不一样,投放广告买入用户仅仅是第一步,后续还要通过长线运营来挖掘内容价值。”该高管介绍道。

此前,有从业者根据第三方网站公司热度数据估算,第一梯队海外短剧APP的月度营收应当在3000万美金(约合人民币2亿元)左右。目前,NetShort正处于“DAU”爬升阶段,也就是端内用户高速增长阶段。

数据显示,NetShort近几个月来一直居于APP投放素材榜前列。

在出海重心分布上,NetShort与行业主流认知一致:主攻欧美、日韩市场,其次则是拉美、中亚和东南亚国家。

“覆盖是全球的,但主要营收是在欧美,占比大概在45%。欧美市场的付费意愿强。”

在该高管看来,尽管4月份NetShort的译制剧热度表现亮眼,但这仅仅是用来开启市场的敲门砖。进入下半年,NetShort将会大规模推出一批由麦芽出品的“本土剧”,由此真正与海外市场的本土用户对接。

“现阶段我们端内的本土剧还太少。相比更早入局的友商,NetShort在本土剧的体量上还需要更加努力。”

“本土剧”,改编、原创都得抓

“本土剧”是海外短剧APP必须攻克的难题,对NetShort而言也不例外。

“一是要搭建本土化的团队。他们对当地文化的理解、资源的调度,包括制片效率,都对保障创作很重要。目前,美国已经有相当多的,扎根本土的华人制片团队。我们会基于麦芽国内被验证的爆款内容经验进行创作。”

4月NetShort表现最好的“本土剧”《CEO想要我的小淘气》(CEO Wants My Little Rascal),就是基于这样的创作逻辑诞生的。

“这部剧我们是和阅文集团合作的,基于阅文的爆款短剧《好孕甜妻被钻石老公宠上天》进行的本地化改编。爱情、亲情、个人成长这些普世价值是不分国界的,在全球各地都通吃。”

即便是“本土剧”,麦芽依旧保持了“自制”为主的习惯。

另一方面,本月NetShort表现强劲的另外两部本土剧《黄金女的致命错误》(Gold Digging Bride's Fatal Mistake)和《邪恶新娘VS CEO的秘密母亲》(Evil Bride vs. The CEO's Secret Mom)也证明了这一点。

“‘本土剧’基本上每部剧投入都在20万美金左右,平均周期至少3个月。成本高,周期长,同时我们在剧本打磨上也就会更充分、细致。在国内,麦芽短剧依靠精品内容实现了远高于市场平均值的爆款率在海外我们也希望做到同样水平。”

海外短剧,游戏刚刚开始

在观察海外短剧的投放数据时,超长的投放期成为区别于国内短剧的一大特点。

国内短剧“投流”一般来说7天见生死。而在海外短剧赛道上,爆款剧的生命周期往往超过半年、一年甚至更久。譬如4月登顶的NetShort译制剧《消失的厨神》,便是从去年10月便上线投放,到4月时已满半年。

“投放周期长的原因,根本上是因为海外用户基数大,面对的是全球市场。”

在该高管看来,《消失的厨神》的商业价值在“出海”后才被真正挖掘了出来。

当然,中国短剧APP出海面对的不仅是广阔的市场,还有国际化的竞争。比如来自乌克兰的MyDrama就以差异化的内容情节和熟稔的“白人感”为作品特色,在近一年来迅速崛起。

面对这样的竞争对手,中国的海外短剧APP似乎成了“外来和尚”。

不过该高管却认为是一件好事。在他看来,短剧对于海外用户来说还是一个新兴产物,还需要更多的短剧、更好的内容,来告诉用户短剧是什么,让更多用户接受短剧这种内容形态。

“所谓尺度,就是对于当地文化需求的理解,对当地政策法规的解读。相比起来,我们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所以我们很高兴能够有更多的本土企业参与进来,有更多的学习交流的机会,有更多维度的本土化思考和尝试,这样海外短剧的整体生态才能繁荣起来。”

基于这样的判断,海外短剧也成为了麦芽短剧最重要的战略方向之一。

“麦芽的理念就是创作有趣有用的内容,做用户最喜爱的内容公司,我们致力打造一个全球化的短剧平台,为世界各地的用户呈现最具品质的内容价值。”

【文/铁皮小鼓】

来源:独舌短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