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悬崖》才懂反派任长春只信周乙,还被他狠心除掉的根本原因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5-08 04:59 1

摘要:任长春原本是一个出身贫寒的东北农村青年,父母倾尽全力供他读书,希望他能够出人头地,为的就是读书改变命运,摆脱被压迫的命运,而任长春步入社会的初衷也只是为了“让家里不再受欺负”,并不是为了钱财权势。

《悬崖》真的是我看过人性描写最出彩、反派刻画最形象的电视剧了,就连任长春这样一个小人物都能刻画的那么细腻真实!

任长春原本是一个出身贫寒的东北农村青年,父母倾尽全力供他读书,希望他能够出人头地,为的就是读书改变命运,摆脱被压迫的命运,而任长春步入社会的初衷也只是为了“让家里不再受欺负”,并不是为了钱财权势。

周乙询问任长春为何选择当警察时,任长春回答“不想让家人受欺负”,周乙提醒他做这一行不容易,很容易粉身碎骨,任长春却以“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来回答了周乙。

所以任长春刚成为警察也总是恪尽职守,比如初次执行任务时表现出来的礼貌,以及检查顾秋妍箱子时遵守原则,不徇私,甚至不惧得罪周乙。

第一次杀人以后,任长春还想通过去寺庙赎罪来缓解内心的不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杀人成为常事,痛苦和自责也逐渐淡去,任长春逐渐暴露出冷酷麻木的一面。比如为了任务,他杀害了一个无辜的流浪汉也没有任何恐慌和自责,甚至在审讯时,还能毫无心理压力的和别人谈笑风生,对自己的同胞受苦也无动于衷。

这意味着任长春内心那份朴素热爱逐渐开始变质,铁血无情的一面正在随着局面的混乱逐渐暴露。这种情况一方面揭示了权势对人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没有信仰支撑的善良,混乱局势的压迫下,任何天真的想法都会被无情的消磨殆尽,终将会为了生存而将它抛弃。

任长春曾经向周乙倾诉:我以前只杀过鸡,要是让父母知道我在杀人,一定会伤心死的。周乙只能安慰他“人什么都能适应”,但内心还是对任长春抱有一丝的同情和怜悯,毕竟在他心里任长春是从底层爬上来的,他懂他的不容易。

而任长春的性情之所以会发现这样的巨变,归根结底是因为任长春缺乏信仰支撑,他拼命往上爬不再是单纯的为了出人头地,而是将警察这个职业视为改变自己命运的跳板,他不再在乎公平和原则只关注自己利益所得,任长春在权势和物欲中迷失了自己,内心的摇摆让他无法坚守正道。

为了晋升,任长春甚至愿意拿自己的婚姻来换取职位,而这种不择手段、没有底线的盲目追求也让他成为高彬想要对付周乙的棋子。

就像任长春对高彬的畏惧和讨好。高彬很敏锐的看出了任长春的能力和弱点,所以经常把任长春当做“炮灰”。比如在围剿抗联行动中,高彬派任长春假装投诚,实则是让他运送有害药品,试图通过其暴露据点,任务还是失败了,高彬表故作嘉奖任长春,其实是将他边缘化。

甚至还暗示周乙任长春不可靠,其实是为了将二人彻底割裂,来试探周乙的态度和立场,这种掌权者对任长春的“又利用又猜忌”也是凸显了他作为一个小人物的身不由己。

这一切都与对任长春的刻意打压有关系,高彬就是想摧毁任长春作为一个小人物的的底线和原则,摧毁他内心的善恶原则和道德底线,让他为自己所用,成为了一个“没有信仰的工具”,周乙也评价“他内心的善意越来越少”。

周乙曾经暗中帮忙照顾任长春的父母,任长春对此也非常感激,甚至赠送礼物,帮助顾秋妍生产,他对周乙说:“您心里有让人温暖的东西”,甚至还多次向周乙表忠心:“警察厅是坏人扎堆的地方,我只信您”,任长春对周乙的信任和依赖也让周乙内心泛起过惜才之心,所以他想过让任长春成为自己的同志。

但当任长春对周乙坦言自己谁也不信,只信自己,周乙便知道了任长春没有信仰根基,而他这样的人往往也是最危险、最不可控的。因为没有信仰,所以无论在哪个阵营都特别容易倒戈,因为没有信仰,所以也意味着他站在了周乙的对立面,也正是因为任长春这种无立场状态让周乙无法冒险让他成为自己的同志,最后只能选择灭口。

周乙在决定除掉任长春之前还请他吃西餐,任长春还颇有感慨的说道:“我们相识六年这是您第一次找我办私事”,任长春强调了自己周乙的信任和依赖,却无意中在谈话中提到了当年查获孙悦剑的细节,也正是因为这个细节让周乙意识到任长春很可能是暴露他和孙悦剑身份的隐患。

回去之后的周乙对顾秋妍说:“虽然他有50%的把握能成为同志,但不能赌”,于是他第一次对任长春动了杀机。虽然贸然除掉任长春很可能会暴露周乙的身份,但是必须先下手为强才能掌握先机。

所以周乙狠心除掉任长春的根本原因有两个:

第一,任长春掌握着孙悦剑身份的关键细节,周乙虽然同情他,但是任长春心性已经发生巨变,很难担保他不会为了生存和权势出卖自己,周乙不能拿自己同志和妻子的姓名去赌他的良知!

第二,任长春没有立场,意志不坚,所以极易被各方势力拉拢,成为周乙的敌人,不可控的“朋友就是潜在的敌人,所以必须把危险扼杀在摇篮里!

总结

任长春是典型的“寒门精英”,出身低谷,身上有人性的缺陷也有人性的微光,渴望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却因为缺乏信仰、意志不坚,在对周乙的信任和对高彬的畏惧中来回摇摆,最终在“忠诚”和“生存”中失去平衡,成为高彬手里一把“最趁手的刀”。从刚开始的善良到最后的麻木,任长春的堕落折射出这个乱世对个人良知和生命的吞噬。

而周乙虽然十分欣赏任长春身上的那种不服输的劲头和质朴纯良,但这一切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变质了。周乙作为清醒冷静的地下工作者,必须要把一切容易给潜伏工作带来危险的人都要一一清除,这意味着他就算再对任长春感到可惜,也必须要在情感和使命中作出抉择。

任长春和周乙本身就是“自觉者”和“迷失者”之间的对照,周乙代表清醒坚定的反抗和崛起,而任长春代表了在乱世中无法锚定自己定位和信仰的芸芸众生。他的悲剧让很多观众意识到,在极端的环境下,如果缺乏信仰,只靠意志薄弱产生的“善”,根本无法对抗系统性的“恶”,只有拥有明确坚定的信仰和立场,才能在“悬崖”上站稳脚跟!

来源:人间一妙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