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黄圣依妈妈拨米饭的细节,才知道黄圣依为啥能忍杨子这么多年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5-07 22:37 1

摘要:黄圣依和妈妈邓传理一起吃饭,她为自己和妈妈各自盛了一碗米饭,量都不多。

《是女儿是妈妈》先导片中有一个细节。

黄圣依和妈妈邓传理一起吃饭,她为自己和妈妈各自盛了一碗米饭,量都不多。

但邓传理却站起身来,把米饭拨了一小点回大碗里。

别看这只是一个微小的细节,但实际上反映的是邓传理多年来对待黄圣依的方式——否定、打压和控制。

为什么这么说?

很简单,如果黄圣依是给妈妈盛了大碗饭,她吃不完,那么拨出去很正常,但镜头下一切很明了。

碗里的饭本来就不多,拨出去的最多也就是一两口。

说明这根本不是吃不吃得下的问题,而是一种下意识的否定。

你做的一切都是不对的,是需要被妈妈修正的。

就是这一个小小的细节,让叨姐明白了,为什么在《再见爱人》里,观众眼中的杨子各种否定和打压黄圣依,而黄圣依在大部分时间里都表现得很顺从,很隐忍。

说白了,她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习惯了被“操控”。

虽然只是先导片,黄圣依妈妈令人窒息的气息已经扑面而来。

拨饭不过是一个最小的细节罢了。

节目组问邓传理的第一个问题是对女儿满意吗?

她的回答是:这个我就很难说了。

难说基本上就等于不是很满意。

节目组问:她从小到大的决定都可以自己做吗?

邓传理回答:读大学以前基本都是我们做。

节目组问:那你觉得你做的这些决定她都喜欢吗?

邓传理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节目组追问:她接受吗?

邓传理答得理所当然:她不接受也得接受,决定权在我。

短短几句对话,一个专横妈妈的形象呼之欲出。

黄圣依对妈妈的评价是这样的——在工作上很优秀,并把在工作上的性格带到了生活中。

为我安排了很多事情,一笔一划地构建了我的方向,有点像人生的指南针,告诉你往哪里走的那样一个角色,但我可能没有像她那么强势。

如果看过《再见爱人》,或许会觉得这些话有点耳熟吧。

虽然用的不是同样的语言和词汇,但在黄圣依的口中,杨子也一度是引领她,告诉她往哪里走的那个人。

她说自己没有母亲那么强势,这是显而易见的。

一个强势的母亲大部分情况下不可能养出一个强势的女儿,她只会将在成长中习得的对于强势者的顺从和忍耐复制到婚姻生活中。

从女儿到妻子,完成的不仅仅是身份的蜕变,也是掌控权的交接——从母亲到丈夫。

说说邓传理在先导片里那些让人窒息的片段吧。

说英语。

有人能懂吗?

一个中国上海的妈妈对着自己100%中国血统的女儿,不讲普通话,也不讲上海话,反而大量使用英语,这是为什么?

叨姐觉得这是在塑造自己的权威形象。

或许对于邓传理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来说,能够使用流利的英语就是一件高人一等的事,当她对着黄圣依说英语的时候,她的身份想必并不是一个母亲,而是一个老牌编辑,作家,甚至教授(虽然她没当过)。

否则叨姐理解不了是什么让一个母亲在女儿跟她探讨要不要请一个阿姨的时候,突然飙起了英文。

不停打断。黄圣依认为母亲需要一个阿姨,但邓传理觉得自己不需要。

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每个人对于生活的追求不一样。

邓传理让人感到不舒服的是,她永远不给黄圣依把话说完的机会,不停地打断她,否定她,很多时候,黄圣依想要反驳,根本都张不开嘴。

她甚至还否定女儿的用心——我不需要,是你需要。

你不来的时候,我们家里是没什么垃丨圾的,你来了垃丨圾才变得很多。

从不承认自己有问题。

邓传理认为自己可以打理好自己的生活,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

比如黄圣依说冰箱需要定期清理,她就说自己冰箱老干净了。

等到黄圣依发现有过期食品的时候,她又找借口说,自己从来不吃这个东西,所以就一直放着。

或者是,这个不是我买的。

总之,只要有问题,肯定是别人的错。

爱讲大道理。

吃饭的时候,黄圣依试图说服她请个阿姨,并跟她说,不要一开始就否决,可以商量一下。

结果,她听都不听,站起来跑到书房去拿出一本书,然后开始念:劳动这一个词,始于《三国志》,但原意指的是体育活动……

朋友们,设想一下,你跟妈妈吃饭的时候,随口聊天讨论家务事,她却拿出一本书,试图用书上的理论来证明你错了,她才是对的,这得有多吓人啊。

当然,这些还不算伤人。

真正伤人的是,当黄圣依对她说,或许你不需要阿姨,但可能爸爸需要,可能我们需要,可能冰箱需要。

邓传理却说:我本身有个房子,你硬要搬回来跟我们一起住。

不管这些话背后有什么情绪,听起来都挺伤人的。

当然,如今的黄圣依也不是当年的黄圣依了。

在经历过跟杨子十多年的婚姻后,她到底还是成长了。

而且,邓传理作为母亲,也日渐衰老,她跟黄圣依之前的那种绝对控制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

黄圣依对自己和妈妈的关系看得挺明白的:她不愿意在我面前表现出她自己已经在慢慢衰老,能力已经慢慢地不如从前了。

我也慢慢长大了,这个“方向盘”就要从我妈妈手里接过来,但是妈妈她不想让位到“副驾”的位置。

但这个权力交接迟早会到来,就像邓传理终于同意请阿姨。

就像黄圣依终于离开杨子的控制。

其实,说黄圣依妈妈窒息倒不是想批评她的妈妈,实际上这样的妈妈在东亚家庭里绝不少见。

叨姐只是想说,一个人的成长过程真的会影响他的一生,尤其是婚姻。

如果父母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希望他或者她将来得到幸福,那么还是多一些尊重,少一些打压的好。

来源:吃瓜闲人夏小叨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