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假期效应果然不是盖的,各路节目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但也有黑马杀出重围,成功逆袭。
TVB最近的收视率报告,简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假期效应果然不是盖的,各路节目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但也有黑马杀出重围,成功逆袭。
先说说这剧集方面,《虚拟情人》首播就遭遇滑铁卢,收视率直接来了个大跳水,这可是今年黄金档的最大跌幅啊!
说实话,这部剧在开播前我就听到不少风声,大家都觉得题材有点悬,没想到现实比预想的还要残酷。
这年头,观众的口味可是越来越刁钻了,不好看的内容,分分钟就被抛弃了。
更扎心的是,有人吐槽说,随便拿一部压箱底的剧出来播,可能都比这个成绩好。
这话虽然有点损,但也不是完全没道理,只能说,剧组这次可能真的踩雷了。
隔壁的《庆余年2》,虽然也受到了假期影响,收视率有所下降,但整体表现还算稳得住。
毕竟是之前就完结的剧了,能有这个成绩,也算是不错了。
张若昀和李沁的号召力还是在线的,剧情也过硬,观众还是买账的。
长篇处境剧《爱·回家之开心速递》这次也未能幸免,收视率也跟着降了。
不过,它受到的冲击算是最小的了,毕竟是老牌节目,有一批忠实观众。
但连续几周低于20点,也确实是个警讯,得想想办法吸引新观众才行。
资讯节目《东张西望》也挺不容易的,在整体下跌的情况下,居然还能逆势上涨,这说明节目内容还是有吸引力的。
不过,连续两周丢掉周冠,这在今年还是头一遭,看来竞争对手也很强劲啊!
综艺节目方面,最大赢家非《中年好声音3》莫属了!
收视率不仅没跌,反而还猛涨了一波,成功夺回了周冠军宝座。
这节目真是越到后面越精彩,选手们也是越战越勇,观众看得热血沸腾。
看来,这种有竞争、有故事的节目,还是最能抓住观众的心。
美食节目《香港原味道》这次表现平平,收视率有所下滑。
这个节目立意挺好的,介绍香港本地美食,也很有特色。
几个主持人里,冼靖峰、潘静文和王汛文的表现都挺自然的,尤其是王汛文,感觉很有潜力。
但庄子璇的表现就有点差强人意了,如果TVB想把她培养成大show司仪,还得好好磨练磨练。
谈话节目《友乜唔讲得》这次算是触底反弹了,收视率大幅上涨。
梅小惠、阮兆祥和江欣燕这三个活宝凑在一起,还是挺有看点的,能把一些敏感话题聊得既有趣又不失深度。
至于其他的旅游美食节目,像《一条麻甩在汕头》和《养生之旅》,表现就比较稳定了,收视率基本持平。
总的来说,这次的收视率报告,反映出了几个趋势:一是假期效应对电视收视率的影响确实很大;二是观众对剧集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好看的内容很难留住观众;三是综艺节目只要有特色、有竞争,就能吸引观众;四是老牌节目也需要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竞争力。
看到《虚拟情人》的收视成绩,我忍不住想吐槽几句。
现在的观众,谁还吃“虚拟”这一套啊?
都2024年了,大家追求的是真实、是共鸣、是情感的连接。
你搞个虚拟情人出来,观众只会觉得假大空,没有代入感。
再说说《中年好声音3》,这个节目能火,我觉得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真”。
这些中年选手,他们有故事、有梦想、有对舞台的渴望。
他们的歌声里,饱含着岁月的沉淀和人生的感悟,这才是最能打动人的地方。
其实,TVB现在面临的挑战真的不小。
一方面,要应对网络视频平台的冲击;另一方面,也要不断适应观众口味的变化。
只有真正用心制作,才能赢得观众的喜爱。
希望TVB能多出一些像《中年好声音3》这样的好节目,少一些像《虚拟情人》这样的雷剧,这样才能重振昔日的辉煌。
说句实在话,现在观众的选择太多了,谁还会守着电视机看那些没营养的剧啊?
要我说,TVB真得好好反思一下,多花点心思在内容创作上,别老是想着炒冷饭、搞噱头。
毕竟,观众才是真正的老板,只有让老板满意了,才能有饭吃。
来源:智慧海洋Vf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