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林小娘装腔作势赔罪,痛喊再不能多就三十板子的样子,彻底把和她对峙的王氏扣上“妒妇”的标签。
我是小野,人生是旷野,欢迎来到小野的文字volg!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全网名为:小野/我是小野,感谢您的支持!
长枫把长姐华兰的聘礼,快要输光了。
关键时刻——明兰的救急,让盛家保存了最后的颜面。
而林小娘装腔作势赔罪,痛喊再不能多就三十板子的样子,彻底把和她对峙的王氏扣上“妒妇”的标签。
盛弘心疼得不得了,而王氏又一次落了下风。
如今再看《知否》才懂:
若是吵架嘴笨不会说,就请把这一场对峙看懂一百遍,好好琢磨王氏会落下风的原因。
你若懂了,自然原地乘风而起,一改往日旧容:
并且,从此遇神杀神、遇鬼杀鬼,无往不胜。
对峙背后的机锋
“没出息的东西,不中用罢了。”
这句话是盛弘面对如兰逼问时,说出的一句话。
你以为,这句话仅仅是盛弘对儿子的开脱吗?
非也非也。
他不单单是想给长枫找一个借口,而且这话里的愤怒不比主母王氏要少。
至少,在林小娘一番胡搅蛮缠前,他也恨不得给三子长枫一顿板子,毕竟,今天他差点也让人看了大笑话。
但是,王氏一出口,我就知道今天这件事会被林小娘糊弄过去了。
为什么呢?
你听我细细说来:
“一时糊涂,我瞧着家里就没清醒的人了。”
王氏这句虽然是实话,但是一并把盛弘都给骂了进去,这样当着孩子的面,也不给盛弘面子的行为,王氏应该不少做的。
盛弘再糊涂,也是要面子的一家之主,他的体面就是盛家的体面。
但是,王氏不管不顾直闯闯的样子,只会让坐在正厅的盛弘感到难堪,从心理上就对王氏少了怜惜和亲近。
所以,我才说王氏一张口就落了下风。
你看,她接着说什么呢?
王氏:“人家家里做小的,把孩儿都是养在大娘子屋里,你呢?”
林噙霜说:“都是主君主母心里疼人,奴婢才能把墨儿枫儿一直养在身边,奴婢心里一直记着主君和主母的恩德,只恨无法报答。”
这句话,实在是不太好的开头。
首先,这件事情起因是长枫差点输掉了聘礼,而且翻旧账这件事情永远是男人的雷点,无论这件事情占理的是谁,最后决定惩罚的都是盛弘。
王氏翻旧账针对林小娘,被她经常呵斥的盛弘也会心里不舒服,毕竟,让林小娘膝下养子的主意者是盛弘自己。
所以,王氏再一次讲盛弘推到了林噙霜身边,而她自己还不知原委,只是一味发泄脾气,导致林噙霜给她挖一个坑,她自己都没有察觉。
“都是枫儿的错,可怜他年幼不知深浅,被旁人灌了酒招架不住,醉醺醺的,就办了错事,大娘子向来宽宥仁慈,闺帏之中,这谁人不知,不敢求大娘子饶恕,只求、只求……”
“你装出这副可怜样儿,我若有发落,倒显得我的不是了。”
王氏好歹是聪明了一回,可是依旧没有聪明太多,导致后来的她,还是被林噙霜牵了鼻子走。
果然林噙霜的绝招来了:
“奴婢教养不周,要打要鞭,奴婢绝无二话。”
“好得很啊!那你说吧,怎么罚?”
王氏果然是上套了,如今气盛的她自然是希望好好惩治林噙霜,所以,毫不犹豫的表态,而林噙霜又怎么不会趁此机会好好下套呢?
所以,林小娘这样说:
“打……打……打二十板子……不然就三十,不能再多了大娘子,再多人就废了!”
这明显是一个套,而且盛弘听到二十板子时,脸上的怒气全无,只剩下担忧和恐惧,他也怕把自己的亲亲枫哥给打坏了。
可这一切,和王氏有什么关系呢?
说要打的是林噙霜,说要打三十板子的也是林噙霜。
王氏一句话还没有多么表态,就又入了她的局,果不其然,王氏上套了:
“好,那就三十吧!”
这句话彻底预示着王氏的落败,和林噙霜的获胜。
原因无他,盛弘的心早就在这几句话的交锋里偏向了林小娘,而王氏却窈冥不知,当真是让人汗颜。
“住嘴,这三十板子已经是大娘子慈悲为怀了,孩子做出这种有辱家门的事情,奴婢不敢擅专,便请主君身边的冬荣掌刑,以示公正,奴婢教子不严,对不起大姐儿,更对不起大娘子,主君只管狠狠地打……”
“娘子觉得呢?”
盛弘到底是偏心林噙霜的,此时他也是忐忑不安了,原本的气也消了。
但是,这正是林噙霜的狡猾之处:
她先买通了冬荣,让自己孩子少受皮肉之苦,又摸准了王氏的性格一定会打,再次把长枫的闯祸转嫁到王氏妒妇的特性,以此离间和放大王氏和盛弘的问题,让盛弘觉得王氏的行为不是正当的,而且狠毒凶残的,甚至是不顾及自己子嗣安危的。
所以,即使一切说法都是林噙霜说的,盛弘都会以为这是王氏太过严酷的原因,又一次用这种事情离间了盛弘与王氏的感情。
一箭双雕,实在是狡诈啊!
王氏落败的真相
你以为王氏落败的原因,是林噙霜太狡猾了吗?
真相并不只是如此,而且是王氏一直在被林噙霜用她的逻辑牵引,也就是说是:
王氏一直在顺从林噙霜的逻辑,而不坚持自己的,所以上了林小娘的当。
我们来细细说明这个问题,你就会懂了吵架吵不赢别人的真相了。
当林小娘说出那句:
“奴婢心里一直记着主君和主母的恩德,只恨无法报答。”
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如果王氏是个聪明伶俐的,就不会顺着她的话说出这句意思:
“这就是你的报答吗?坏我华兰的好婚事!”
王氏可以怎么做呢?
她完全可以冷静的让林噙霜说说自己平时对她的好处,这种从林噙霜本身口中说出来的好,能够更加让盛弘觉得自家正妻非常贴心。
而且,既然王氏开了头提起旧账,那么她说话的目的就不该是散乱无序的,她就应该有更加明确的目的,比如,把墨儿和枫儿收回到自己膝下,这样也符合林噙霜说的想要报答的初心。
毕竟,师夷长技以制夷,我们要的就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可是,王氏偏偏用了最无用的“发泄脾气”,来错过这次收回林噙霜管家权的可能性,而只是跟着她的逻辑往前走,让林噙霜既钻了空子,又离间了自己和盛弘的感情。
而后来,林噙霜更是技高一筹的把王氏定在了“毒妇”的耻辱柱上:
这个时候,王氏更加不能顺着林噙霜的话说,而落入她的圈套了。王氏应该直接指出林噙霜说这句话的目的和算计,让盛弘看到这背后的隐晦,让盛弘了解:
不是我不讲道理,而是林噙霜在搅事情。
自己什么都没说,不应该被冤枉和担这个责。
这样直接指出林噙霜的目的,不但让自己洗白、揭露对方真相,也能更好的稳固自己的逻辑,不被带跑偏。
但是,我们从头到尾只看到了王氏乱七八糟的说话目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她被自己的愤怒控制了。
所以,最应该让我们从这段对峙里,学会的一点是:
无论我们是否占理,我们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思维,有理有据的讲出自己的立场,并且让周围人也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初心。
越是占理,就越需要冷静自持,甚至越发通情达理讲明白道理。
不然遇到个混不吝的,有理都会因为自己的愤怒和被算计,而变成了没有道理,你看,王氏不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吗?
所以,得饶人处且饶人的智慧在于:
我们不能有理的时候咄咄逼人,让人难以下台,越是占理的地方我们越要说理,表明清楚自己的立场,说明白我们的用意,不被任何人带跑偏我们的思想,始终坚持我们说话的目的,才能够容易在争斗中获得和更大几率的稳赢。
所以,如果不会吵架嘴太笨?那就请好好把这段对峙看懂一百遍。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当你读懂后,你自然可以学到这番对峙背后的价值。
而那句话说得对: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当你看懂这些机锋后:
恭喜你,已经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了!
这可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呢!
我是小野,感谢阅读我的文字volg!
感恩相遇,感谢陪伴!
文字的力量让我们脱胎换骨,鲜活的自己让人生更加精彩!
人生是旷野,只要勇敢追风……
来源:阿从大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