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新锐导演李瑜执导的新空间漫才喜剧《狂人与阿狗:保持冷静》近日在北京繁星戏剧村爆笑首演。该剧改编自俄罗斯文豪果戈理的《狂人日记》,以“宇宙级疯子”与“流浪狗”的魔幻互动为切口,演绎了一场充满荒诞色彩的当代都市“彩色”寓言。
由新锐导演李瑜执导的新空间漫才喜剧《狂人与阿狗:保持冷静》近日在北京繁星戏剧村爆笑首演。该剧改编自俄罗斯文豪果戈理的《狂人日记》,以“宇宙级疯子”与“流浪狗”的魔幻互动为切口,演绎了一场充满荒诞色彩的当代都市“彩色”寓言。
之所以说是“彩色”,是因为它的“疯狂”不那么“黑色”,而是像剧中两位主演极具“混搭撞色”风格的服装造型一样,带着讨喜、可爱、迷人、时髦的气息,让人感受到都市的魅力与喜剧的温暖,因此成为一颗带有治愈效果的“彩色药丸”,也让“场制合一”的繁星戏剧村又有了一部可以长期驻场演出的演艺新空间之作。
很有灵气的李瑜导演将日式风格的漫才喜剧与果戈理的俄罗斯讽刺文学深度结合,又融入了鲁迅作品的精髓和对当代都市人精神状态的深切关注和荒诞刻画,熔铸成独特的喜剧语言。作为一部演艺新空间之作,演出还增加了“即时互动+即兴喜剧”的双轨模式,观众席被划分为“沉浸区”“冷静区”与“疯狂区”,对应不同的参与程度。
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单冠朝以其出色的表演能力和丰富的舞台经验,将“宇宙级狂人”演绎成为当代都市生存困境的荒诞化身。他能瞬间完成人物在悲喜之间的转换,这种手法与他早年在独角戏《花心小丑》中“笑脸下的悲怆”一脉相承,但更具当代性。那张总是带着刻意笑容的脸,让人感到有种“平静下的疯感”,也直指当代青年“微笑抑郁”的集体症候。精准的肢体控制、强大的爆发力以及对角色精神内核的深度挖掘,为漫才喜剧注入了罕见的戏剧张力与思想厚度。当越来越走向疯狂的“狂人”在“这符合逻辑吗”的大段质疑之后,最终在飞扬的A4复印纸中达到歇斯底里的爆发,会唤起人们内心一种杂糅着宣泄快感和无力痛感的复杂感触。
曾和李瑜导演合作多部作品的青年演员陈嘉毅形象气质俱佳,在不同场次中分别扮演“狂人”与“阿狗”,充分证明了其强大的人物可塑性。本身具有写作和表演漫才喜剧丰富经验的他,同时也是编剧之一,在这部作品中可谓全方位展现了其才华和魅力。据说他还有一只陪伴多年的狗狗,对狗的习性非常了解,因此他扮演的“阿狗”可爱萌呆,又常常语出惊人,兼具动物本能与人性智慧,让很多观众被其“圈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瑜导演的审美追求和对城市的热爱,让他的主创团队为该剧带来了极具创意和活力的视听呈现。《狂人与阿狗:保持冷静》的舞台设计以“真实与幻想的结合”为核心,构建了一个充满隐喻的“微观都市迷宫”。工字钢、水泥砖、玻璃隔断等带有城市建设的工业符号,与ATM机、冰柜、自动贩卖机等具有生活气息的日常元素并置,高低错落的层次和背打光技术,在舞台上构成楼宇轮廓感和城市天际线。
下场口的魔幻小房间,则是“狂人”内心世界的映射,外表是办公室的玻璃隔断,内部则以四周镜面形成一个无线反射的空间,让其中的月球、警戒线、脱离了重力的漂浮感椅子都带有超现实的梦境之感。
剧中光影变化充满都市霓虹感、游戏感和共鸣感,用一种缓慢而无声的方式,表现出一个人精神冷却、孤独感无限扩大的过程。多媒体效果没有选择常见的投影,而是将精心设计的动画设置成多路信号输出给大小不一的显示屏,可以联动形成连贯的画面,带来微观的视觉奇观。音乐基调则以丰富的风格传达复杂的情绪,有静有躁,有疯狂也有暖心。
色彩是最直观的情绪语言,两个演员充满“撞色混搭”风格的时髦造型从一开场就给人眼前一亮的视觉冲击。高饱和度的绿色与紫色,“撞”出诗意与浪漫;黄色、红色等色彩的不断融入,暗示角色的情感有了更多波动和内在冲突。材质的冲突,颜色的碰撞,都增强了戏剧性和想象空间。
令人惊喜的是,演出中还有多处“彩蛋”:办公柜里会飘出肥皂泡;自动贩卖机会局部“下雪”……这些“错乱的诗意”并非简单的视觉奇观,而是用诗意解构荒诞,用“舞台魔法”将“带刺的温暖”传递给每一个被困在都市迷宫中的现代灵魂。
“保持冷静,按时吃药”,在这个“人人都是'狂人'”的时代,《狂人与阿狗:保持冷静》用喜剧的外壳包裹着生存的真相——当世界疯狂时,或许“发疯”才是最清醒的选择。而这部可爱喜剧,正是献给每个都市生活中清醒疯子的精神狂欢。
记者:王润
来源:子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