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直播大V破防了,原本行业内的话术和套路,都是秘而不宣的技能,各种编故事,什么老顾客拍多套,什么抢光了踢单,营造饥饿营销,各种诓骗,
当《人生开门红》在银幕上揭露直播行业的套路时,不少从业者坐不住了——
因为电影里那些“假情侣”“数据造假”“悲情营销”的桥段,根本就是他们的日常操作!
然而,现实远比电影更荒诞、更赤裸。
很多直播大V破防了,原本行业内的话术和套路,都是秘而不宣的技能,各种编故事,什么老顾客拍多套,什么抢光了踢单,营造饥饿营销,各种诓骗,
直播间里热闹得不行,吆喝声一浪盖过一浪。
电影中揭露了直播行业的部分真相,
其实说得还不够狠,
只是把冰山一角拍出来给大家看。
周大江参观直播间,一间挨着一间,贩卖同情的直播间,一把年纪的孤寡老人在线乞讨,还有露天扛水泥袋的励志姐妹花,纯纯人设讨巧骗人。
而小海茉这样的带货达人,泪趴现场拼演技,更是稀松平常的立人设。还有甚者,吃人血馒头,直播间里蹭事件热度…放在现今,只是行业现状,有这样大把大把的直播间,立人设的网红更是多不胜数。
电影里周大江(常远饰)误打误撞戳破“红薯叶精华”的谎言,但现实中,直播间里的“饥饿营销”可比这精密多了:
- 老顾客拍多套”——其实根本没人买,全是后台机器人刷单,营造爆款假象;
- “抢光了踢单”——库存数字随便改,所谓“秒杀”不过是自导自演的戏码;
- “最后3分钟福利”——这个“3分钟”可以循环播放一晚上,直到韭菜割够为止。
更讽刺的是,某些头部主播的直播间里,连“愤怒砍价”“痛哭流涕”都是排练好的。某知名主播曾被曝出脚本手册,详细标注“几点几分假装和老板吵架”“几点几分摔手机离场”,观众的情绪早被算得明明白白。
所以为什么直播行业越来越像“合法诈骗”?
因为人性经不起考验,而资本永不满足。
观众爱看热闹,所以直播间必须“疯狂”,必须“戏剧化”;
平台需要数据,所以GMV可以注水,评价可以删改;
资本追求回报,所以道德可以妥协,底线可以下调。
当整个生态都在鼓励“短平快”的收割,
谁还愿意老老实实卖货?
而《人生开门红》的价值,不仅在于它让观众笑了,更在于它让某些人慌了。当直播行业的“皇帝新衣”被撕开一角,我们是选择继续装睡,还是像电影里的周大江一样,哪怕力量微小,也要喊一句:
假的永远是假的,演得再真也没用!
来源:l六六飞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