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追十集,这国产剧后劲真大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5-01 08:51 3

摘要:有意思的是,两部剧不约而同地将镜头对准未成年人犯罪的灰暗角落,形成了一面耐人寻味的镜像。

最近,英剧《混沌少年时》意外打破网飞限定剧收视记录。

荣膺全网热议的「年度剧王」。

连英国首相都在深夜追剧,顺带呼吁全社会关注未成年人犯罪问题。

与此同时,鱼叔发现,国产剧《无尽的尽头》在腾讯悄然开播。

作为一部上线前并不受「重视」的剧集,没想到,通过口碑逐渐逆袭。

上线三天腾讯热度已突破 24000,成为同期黑马。

有意思的是,两部剧不约而同地将镜头对准未成年人犯罪的灰暗角落,形成了一面耐人寻味的镜像。

鱼叔先来打个预防针,《无尽的尽头》由于案件过于真实,尺度令人屏息。

以至于很多观众刚追的时候,憋着闷气无处宣泄,等到第九集「游湖杀子案」收尾,才迎来情绪的释放。

可见这剧后劲够足。

追剧党好比坐过山车,一会儿泪流满面,一会儿捧腹大笑,一会儿又气得拳头硬邦邦,精神状态堪称「神经质」。

网友戏称,这剧该改名叫「无尽的上头」。

连刷十集后,鱼叔也上头了。

下面就来跟大家好好聊聊这部剧——

《无尽的尽头》

《无尽的尽头》聚焦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讲的是云海市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小组」初创的故事。

剧集始于悬念,终于救赎。

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司法深渊中的人性弧光。

检察官林之桃(任素汐饰),曾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童年阴影如附骨之疽般挥之不去。

母亲和弟弟长期遭受父亲的毒打,她没有选择沉默,而是鼓起勇气求助警察,从此埋下对法律的信仰。

后来,她进入未检,从「被害者」蜕变为「守护者」。

至于助理检察员白恩宇(高伟光饰),则更接地气。

用寸头胡茬的糙汉形象,彻底撕碎「偶像剧检察官」的刻板印象。

他起初只是个想「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普通男人。

从看守所调入检察院,初衷不过是能多陪陪怀孕的妻子,而不是怀揣什么司法理想。

然而,未检工作的磨砺,唤醒了他们内心最柔软、最善的那部分。

两人从踌躇到坚定,携手推动未检制度的探索,用行动书写了司法的温度。

剧中,检察院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充满人情世故与职场博弈。

副检察长傅强精于钻营,看似不起眼的未检试点部门,在他眼中却是政绩的潜力股,因此急于安插亲信。

未检初期被戏称为「小儿科」,在检察院内部的隐形鄙视链中垫底。

去那儿的检察官,往往被认为业务能力平平,只会「哄孩子」普法。

林之桃最初也抵触未检,觉得这是职业生涯的「降级」。

这种真实到骨子里的职场生态,让人物的成长更具说服力。

《无尽的尽头》的颠覆性,恰恰在于,将未检这个司法体系中的「边缘部门」推至风暴中心。

剧中反复出现的「小儿科」蔑称,既是同事间的调侃,也是中国未成年人司法现实的隐喻——资源匮乏、关注不足。

然而,当林之桃和白恩宇一次次在案件中迎难而上,「小儿科」不再是笑柄,而是破冰的先锋。

这不仅是一部剧的创新,更是对司法现状的深刻叩问。

在传统司法剧中,女性角色往往沦为配角,但《无尽的尽头》却用女性之间的互助,点燃了最动人的光芒。

资深检察官郑雁来、青年检察官林之桃,以及小女孩小花。

三代女性角色串联起了一条动人的救赎链条。

郑雁来既是林之桃的上级,更似她的人生导师。

她沉稳睿智,每当林之桃因案件激愤难平时,总在背后宽慰劝导。

然而,两人之间还有一段命运暗线。

多年前,林之桃正是被郑雁来从黑暗中救起的人。

原来,当年幼小的林之桃深陷家暴阴影之中时,正是郑雁来伸出援手,将她带出了泥潭。如今岁月流转,林之桃长大成人,在办理「游湖杀子案」时又遇到了境遇相似的小花。

面对这个生活在家暴地狱中的孩子,林之桃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

当她在嫌疑人家中看到一个两股铁丝拧在一起的晾衣架时,浑身猛然一震——这恰似当年她父亲用来抽打她的工具。

这令林之桃更加坚定要保护小花的决心。经过深入调查,她和白恩宇查明了惨案背后的真相:

小花和同胞弟弟长期遭到同父异母的姐姐杨慧慧的虐待,杨慧慧的生母(即小花的继母)更是早已对这两个拖累她的新家庭的孩子失去了耐心,甚至逼问亲生父亲涂怀伟何时「处理掉」孩子。

游湖惨剧中,小花年仅六岁的弟弟不幸溺亡。

而年幼的小花则满身伤痕地侥幸存活下来。

林之桃拼尽全力让这一切罪恶水落石出。

对于林之桃而言,守护小花的过程何尝不是一次自我救赎?

她用自己成年后的力量,救下了那个曾经无助绝望的「少年自己」,让童年挥之不去的伤痛有了被疗愈的机会。

在郑雁来、林之桃和小花三人身上,形成了女性之间跨越时空的互助与传承。

上一代女性为下一代撑伞,使受害者获得新生;

而获救者长大后又成为新的守护者,将这把伞继续传递下去。

「她帮她,她懂她,她成为她,保护更多他们。」

鱼叔认为,这条女性救赎链,是《无尽的尽头》最隐秘却最有力的脉络。

《无尽的尽头》以一系列真实改编的案件为骨架。

剖开社会肌理,直面人性深渊。

除了已经播出的张文轩跳楼案、游湖杀子案、校园色情群案;

还有少女纵火复仇、预防鬼火少年犯罪和最后的性侵幼女大案。

这些案件跌宕起伏,每个部分都会有不同的「英雄」加入这个联盟,帮助未检。

而且每一个案子背后,都有一个司法进步的点。

剧中情节取材于最高检指导案例及央视节目《守护明天》,触及未成年人犯罪的痛点。

由于法律对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部分观众对「量刑过轻」愤懑不已,并将怒火投射到剧集。

就拿「张文轩跳楼案」来说,初中生张文轩长期遭人欺辱,最终被胁迫跳楼身亡。

剧中法庭上,施暴一方的律师试图以「自杀论」来为行凶少年开脱。

而林之桃作为公诉人,在证据链断裂的困境下运用心理干预和司法智慧巧妙破局,最终将原本可能无罪释放的三名未成年霸凌者送进了少管所。

林之桃尽全力为受害者争取到了法律制裁,但对于张文轩的母亲而言,这样的结果依然难以接受。

她无法释怀于「凶手坐几年牢就能出来」的现实,当庭嘶声痛哭请求严惩,觉得作为检察官的林之桃一定是收受了好处、徇私枉法。

甚至不惜在检察院门口抱着儿子的遗像当众往林之桃身上泼红色油漆以示抗议。

这一幕令人揪心,也让个别观众迁怒剧集。

鱼叔觉得,大家应该包容些,这不是爽剧,这是现实。

这正是未成年人司法的两难处境:

一方面,由于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施害的少年们没有被判处死刑,最高刑期也不过区区几年;

另一方面,其中一些少年在作恶后毫无悔意,嚣张冷漠的神态让人恨不得冲进屏幕替死去的孩子讨回公道。

值得肯定的是,剧集并未迎合情绪,而是用理性的光芒照亮现实。

比如剧中「撤销监护权」的激烈争辩,让人看到司法在情与法之间的挣扎。

真正的正义,不是复仇的快感,而是制度的落实和完善。

而且,剧中每一桩案件的侦破都不止于情节上的正义伸张,还为未检实践带来了一次次微小但意义深远的进步。

观众跟随林之桃和白恩宇一起,见证了附条件不起诉、强制报告、一站式询问等未检制度从法律条文逐步走向现实应用的探索过程。

每一个在黑暗中负重前行的人,都在努力将暴力的恶性循环化作守护的良性循环,让制度和人心得以慢慢改变。

当一部剧能引发我们对这些规则的思考时,它早已超越了一般娱乐作品的范畴。

更难得的是,在没有流量演员的加持情况下,这部剧凭借大胆的尺度、写实的题材,完成了一次令人瞩目的突破。

它用冷峻的镜头揭开社会伤口,把「未成年人司法」这一原本小众而沉重的议题推向大众视野。

它值得破圈。

不仅因为它拍出了社会深处的痛点,更因为它提供了直面痛点、修补缺口的勇气与方法。

希望更多人关注到这部剧,看到那些在无尽的尽头,仍选择逆光而行的人。

并与他们一起,为改变发声。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推荐」吧。

来源:工业新动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