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九阿哥与十阿哥的倔强人生:他们一条道走到黑图啥?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5-01 02:01 4

摘要:在的九子夺嫡大戏中,以八阿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堪称雍正登基路上最顽强的反对派。其中最引人深思的,莫过于九阿哥胤禟和十阿哥胤䄉!

在的九子夺嫡大戏中,以八阿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堪称雍正登基路上最顽强的反对派。其中最引人深思的,莫过于九阿哥胤禟和十阿哥胤䄉!

他们二人在雍正即位后明明还有“改邪归正”的机会,却偏偏选择了一条道走到黑,最终一个被改名“塞思黑”,满语“猪”,一个被圈禁至乾隆朝才获释。

他们为何如此执拗?是性格使然,还是利益捆绑太深?抑或单纯就是“不服”?今天,我们就从人物性格、利益关系、政治博弈三个维度,剖析这两位“倔强皇子”的悲剧人生。

一、九阿哥胤禟:“小诸葛”的聪明反被聪明误

1. 人物形象:八爷党的“钱袋子”与“智囊”

九阿哥胤禟在剧中是个极其复杂的角色,他聪明绝顶,善于经商,为八爷党提供巨额资金支持,因此被称为“钱袋子”;同时,他又精通权谋,在西北大营时用“下跪求情”的戏码收服年羹尧,展现极高的政治手腕,故有“小诸葛”之称。

然而,他的聪明并未用在“正确”的方向上边,因此,他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2. 与八阿哥的“生死同盟”

九阿哥对八阿哥的忠诚,远超普通政治盟友的范畴。历史上,八阿哥生母良妃出身低微,为辛者奴隶,而九阿哥生母宜妃却是康熙宠妃,按理说九阿哥本可自立门户。但他却甘愿辅佐八阿哥,这到底是为啥呢?原因有三:

第一是情感依赖,八阿哥善于笼络人心,对九阿哥极尽拉拢,使其产生“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态。第二是利益捆绑,九阿哥的财富需要政治庇护,而八阿哥的“贤王”形象恰好能提供这种保护。第三是他们有共同的敌人四阿哥,四阿哥早年追缴国库欠款时,曾逼得九阿哥变卖家产,二人结下深仇。

3. 对雍正的不满:从“看不起”到“不死不休”

九阿哥对雍正真正的敌意,源于两点:第一是源于性格不合:雍正为人务实冷峻,九阿哥则狡黠圆滑,二人天生不对付。第二是源于政治立场不同:雍正主张“孤臣”治国,打击贪腐,而九阿哥的生意网络恰恰依赖官商勾结,二人利益根本对立。

因此,即便雍正登基后试图分化八爷党,如派九阿哥去西北,九阿哥仍选择暗中串联,甚至用罗马字母加密通信,继续策划反雍正的行动。最终,雍正忍无可忍,将他改名“塞思黑”,囚禁至死。

总之,九阿哥最大的悲剧在于他聪明到能看透局势,却固执到不愿改变自己的政治立场,因此,他最后只能陪着八阿哥一起共赴黄泉!

二、十阿哥胤䄉:“莽夫”的生存哲学

1. 人物形象:粗鲁直率,却并非真傻

十阿哥在剧中常以“莽夫”形象出现,他公然在朝堂上放屁、前门大街卖家具、殴打田文镜,活脱脱一个“没脑子”的纨绔子弟。然而,细究其行为,却能发现他的“莽”背后,藏着精明的自保策略。

2. 与八阿哥的关系:被推出去的“炮灰”

十阿哥虽是八爷党核心成员,但地位远不如九阿哥。在国库追缴欠款时,八阿哥和九阿哥明明有钱,却故意不帮他还债,逼他当众闹事,以此试探康熙的态度。

十阿哥心知肚明,却无法反抗!因为他既无九阿哥的财力,也无十四阿哥的军功,只能靠“莽”来刷存在感。

3. 雍正登基后为何不投诚?

十阿哥并非没有机会改换阵营,但他最终选择硬扛到底,原因有三:第一是性格使然:他骨子里骄傲,不屑于像三阿哥那样“见风使舵”。第二是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他的母族钮祜禄氏势力庞大,雍正不敢轻易动他,反而让他有恃无恐。第三则是情感因素:他与八阿哥、九阿哥多年交情,不愿背弃“兄弟义气”。

最终,他虽然没像九阿哥那样被折磨致死,但仍被圈禁多年,直到乾隆即位才获释。

结论:十阿哥的悲剧在于:他看似莽撞,实则清醒,但清醒却无法改变结局。

三、总结:为何他们要选择一条道走到黑?

一、性格决定命运

九阿哥聪明但偏执,十阿哥莽撞但重义,二人都不具备“政治变色龙”的灵活性。

二、利益捆绑太深

八爷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九阿哥的财富、十阿哥的家族势力,都与八阿哥深度绑定。

三、对雍正的“不服”

他们认为雍正的皇位来路不正,如“传位十四子”改“传位于四子”的谣言,心理上无法接受。

四、历史的必然性

雍正需要彻底铲除八爷党以巩固皇权,而九阿哥和十阿哥的“不妥协”,恰好给了雍正动手的理由。

四、历史的讽刺:倔强的代价

九阿哥和十阿哥的结局,印证了那句老话,“识时务者为俊杰”。

九阿哥本可凭借才智在雍正朝谋得一席之地,却因固执沦为“塞思黑”。

十阿哥本可凭借母族势力安稳度日,却因义气被圈禁半生。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权力游戏中,有时候“低头”不是懦弱,而是智慧。可惜,他们选择了“硬刚”,而历史,从未善待倔强的人。

来源:剧情大侦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