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民的名义》有段官宴戏,把我看乐了!里面有许许多多不合场景的细节,快颠覆了我的认知了都。单拿里面一个老板向丁义珍敬酒的桥段,就有很多不符合酒桌规矩的地方:
《人民的名义》有段官宴戏,把我看乐了!里面有许许多多不合场景的细节,快颠覆了我的认知了都。单拿里面一个老板向丁义珍敬酒的桥段,就有很多不符合酒桌规矩的地方:
首先,啤酒应用场景不对。本人参加过不少场公务接待,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在正式的政务接待场合,啤酒是根本不可能上桌的!这不是夸张,而是最基本的规矩。在正式官宴中,酒类选择当须与场合匹配:白酒象征权力博弈的烈度,红酒暗示利益交换的雅致,而啤酒的平民属性与政务酒局的"高端社交货币"体系是脱节的,它通常用于大排档、朋友聚会、烧烤摊,正式宴请几乎不会用。而在此次酒宴中,剧中商人王某手持啤酒来敬酒,暗示其与权力核心圈层的疏离,而丁义珍未拒绝此行为,既降低自身权威,也暴露其“来者不拒”的贪婪本质。最终,如此一个高端局,纯属让啤酒给瞎了,变成练地摊了。
其次,啤酒的价钱不对。如果说这个酒局有点特殊,上了啤酒,也应当是单价30元以上的精酿(比如比利时修道院啤酒),而非剧中人手一瓶的普通瓶装啤酒——6、7块钱的大众青岛1903,这也太寒碜了!有点侮辱领导的智商了。大概率刘新建是制片人,把房子都抵押了,剧组缺钱呀!只能用啤酒插播广告了。再次,敬酒的次序不对。酒桌之上,敬酒顺序大有学问,就像一场有规则的游戏。先敬长辈、领导或者重要宾客,这是基本礼仪,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可丁义珍在敬酒的时候,像无头的苍蝇,毫无顺序可言,想敬谁就敬谁。这哪里是敬酒,分明是在酒桌上“撒野”,完全不把传统礼仪放在眼里。
最后,敬酒的方式不对。领导喝红的,你拿啤的去敬?不得不说,这王大老板的胆子是真大。在中国酒桌上,讲究的是"同饮同乐",领导喝什么你就得喝什么。这就像开会时领导坐着你站着,领导喝茶你喝水,明显不合适嘛!如此这般操作简直是在挑战官场酒桌文化的底线,把副市长当烧烤摊兄弟了。现实里哪个老板敢这么不懂规矩的话,怕是不想混了!按规矩,即便该老板想展现"豪爽人设",也应先自罚三杯白酒清空"诚意账户",再用红酒补足"敬意差额"——毕竟在市长面前,酒精含量就是政值含量。
此外,最让人无语的是那个"对瓶吹"的提议。见过形形色色的敬酒的,但敢跟领导"对瓶吹"的,还真是闻所未闻!要知道,上来就和市长说对瓶吹,这是敬酒还是卖弄?正常的流程不应该是:双手捧杯,杯沿要低于领导的酒杯,说一句"领导我敬您",然后悄声不响的一饮而尽,哪能像剧中那样咋咋呼呼的?
总之,这部剧描写的这个场景也就一个镇级的档次,实在不能放到省这么大的台面上,完全就不知道体制内的套路。不知这样的安排是导演的疏忽,还是另有深意?
不过话说回来,这段戏虽然夸张,倒也反映出一个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现在的年轻人确实越来越不懂这些酒桌文化了。不过个人觉得,这其实是个好事。这些繁文缛节该改的就得改,但该懂的规矩还是得懂。毕竟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有些基本的礼仪规范还是要注意的。
来源:颜兮侃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