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陆桥山真的把余则成当朋友吗?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4-27 16:17 1

摘要:余则成刺杀陆桥山的计划能顺利完成,很关键的一点是陆桥山把他当朋友。

余则成刺杀陆桥山的计划能顺利完成,很关键的一点是陆桥山把他当朋友。

所以,当陆桥山被翠萍一枪打死的时候,我在想,如果抛开信仰和立场。

余则成是不是辜负了陆桥山情义。

但后来想想,其实不然。

他俩的关系看似在同事的基础上,多了些朋友之谊。

但因为立场的对立,余则成是从来没有把陆桥山当朋友的。

至于陆桥山是否真的把余则成当朋友?

这个问题,倒是可以从两人的性格,利益纠葛,以及剧情的推进中去抽丝剥茧。

01 表面的“盟友”关系:各取所需的职场游戏

陆桥山作为天津站的情报处长,深谙官场规则。

他最初接近余则成,更多是出于利益考量。

当时天津站副站长的竞争,主要在陆桥山和马奎之间展开。

而余则成作为站长吴敬中的心腹,自然成了陆桥山拉拢的对象。

两人表面上称兄道弟,甚至联手对付马奎

但这种“友情”的本质是利益交换。

比如,陆桥山曾主动告诉余则成,周会计是马奎安排盯他的人。

这看似是“兄弟义气”,其实是为了铲除竞争对手。

余则成也投桃报李,在陆桥山因泄密被站长拔枪威胁时出面求情。

但这一举动,更多是为了维持自己“老好人”的人设。

同时保留陆桥山这颗棋子,以便后续利用他与李涯的矛盾。

02 陆桥山的“信任”:一种自以为是的错觉

陆桥山对余则成的“信任”源于两点。

一是余则成善于伪装,二是两人在官场上的“同类感”。

余则成在陆桥山面前,表现得像一个圆滑的官迷。

热衷权术,甚至主动分享天津站的人事八卦。

这种投其所好的策略,让陆桥山误以为余则成和自己是一类人。

都是“搭党国便车”的职业官僚,而非真正的情报工作者。

但事实上,陆桥山从未真正看透余则成。

他对余则成的信任更多是一种自我安慰的错觉。

比如,当余则成约他去咖啡馆见面时,陆桥山毫无防备地赴约。

最终被翠平一枪爆头。

这种轻信,暴露了他对余则成的误判。

他把余则成当成了可以“互相利用”的盟友,却不知道对方立场和信仰的根本对立。

03 利益冲突下的“翻脸无情”

陆桥山和余则成的“友情”,始终建立在无利益冲突的基础上。

一旦触及核心利益,两人立刻翻脸。

例如,陆桥山后来以国防部二厅巡视员的身份重返天津。

疯狂镇压学生运动,甚至威胁到天津地下党组织的安全。

此时,余则成毫不犹豫地策划刺杀他,完全不顾过去的“交情”。

而陆桥山至死都没想到余则成会杀他。

他在临死前以为,可以从余则成那里听到点有用的消息。

但余则成的回应只有一句:“老陆,你的眼睛咋回事啊?”

这句看似关心的询问,实则是为了转移他的注意力,配合翠平完成狙杀。

这一刻,两人的关系彻底撕下了伪装。

04 陆桥山的悲剧:把职场盟友错当朋友

陆桥山的悲剧在于,他自诩为办公室政治的高手。

却从来没想过余则成的真正信仰和立场。

对他而言,余则成只是一个“可以利用的聪明人”。

而余则成对他的态度则更加复杂。

既有利用,也有对“同类人”的怜悯,但绝无真正的信任。

剧中有一处细节耐人寻味。

陆桥山被调离天津站时,曾对余则成表示感谢,还说“我们是朋友”。

这句话看似真诚,实则暴露了他的短视。

他口中的“朋友”,不过是权力游戏中暂时未捅刀子的盟友。

而余则成的沉默中,早已埋下了杀机。

05 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在《潜伏》的权谋世界里,陆桥山和余则成的关系,深刻诠释了“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陆桥山或许短暂地,把余则成当作“朋友”。

但这种感情建立在利益交换和误判之上,脆弱得不堪一击。

而余则成始终清醒地保持着距离,将陆桥山视为一枚棋子。

用则留,废则弃。

两人的关系,恰是那个时代国民党内部尔虞我诈,分崩离析的缩影。

来源:米柴视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