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明王朝1566这部剧之所以评价如此之高,堪称古代权谋剧的标杆,既有演员演技的加持,以及服道化精美考究的程度,不过对于观众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讲故事的方式。
一部电视剧成功还是失败,都有一定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大明王朝1566这部剧之所以评价如此之高,堪称古代权谋剧的标杆,既有演员演技的加持,以及服道化精美考究的程度,不过对于观众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讲故事的方式。
这部剧可以说是一部人物众多、关系错综复杂的历史大戏。
开篇就利用正月十五,御前财政会议这场大戏,把权力中心所有人物的关系以及人物的性格特点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们都知道严嵩是历史耻辱柱上公认的奸臣,这部剧就会告诉你什么叫做大奸似忠。
如果单独看严嵩在御前财政会议上的表现,简直让人无法相信臭名昭著的奸臣竟然如此这般勤勤恳恳、和蔼可亲。
先是肯定皇帝劳苦功高,以及大家实心用事,然后细数去年一年朝廷所遇到的困难,然后又借此机会暗指周云逸背后有后台。
这一套说辞可谓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紧接着就到了给去年财政开支票拟批红的环节了,这个时候严嵩非常有内阁首辅风范,马上把话语权交给自己的副手内阁次辅徐阶。
徐阶这个人看起来就是一个面容和善,说起话来看似不急不躁,细声慢语的瘦小老头。说出来的话看起来软软绵绵,实则暗藏玄机。
“内阁的票拟是昨天由世藩兄交给我们户部的,我和肃卿昨夜核对了一个晚上,核完之后,有些票拟我们签了字,有些票拟我们没敢签字。”
这段话表面上看起来只是在陈述事实,实则暗藏的信息量非常多。
先交代的事情是票拟是昨天他们才拿到手,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详细核对。其次强调的事情是没有签字的票拟不是他们不签字,而是他们面对出入这么大的票拟没有权力签字。
后来在严世藩和高供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还得是靠徐阶出手。既能悄无声息地保护高供,同时还能一下子压住严世藩的气焰,让严世藩无话可说,只能可怜巴巴地看着自己的父亲。
徐阶的立足之本就是一个忍字当头,他和严嵩属于敌对阵营,还能给严嵩当二十几年的副手,可想而知徐阶的夹缝求生以及他的绵里藏针。
严世藩仗着自己父亲的地位,一直自诩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担子都在自己身上,脾气大得不得了,很多人碍于严嵩的势力,都尊他一声小阁老。
朝堂之上谁敢和他唱反调,他就敢把谁往绝路上逼。
高供也是个急脾气,一言不合就开始火力全攻。如果没有徐阶在后面给他兜底,严世藩很难容得下高供。
而张居正作为兵部侍郎,以及准内阁成员,在这场御前财政会议上基本没有什么话语权。可是谁也没想到的是,张居正一句“凡事欲则立不预则废”得到了道长皇帝的赏识。
特意给张居正一段个人演讲的机会。
张居正先是一惊后,很快平复了自己的心情,来了一段言简意赅、思路清晰的个人solo,张居正不但得到了道长皇帝的赏识,甚至是政敌严嵩都对张居正投来了赏识的目光。
司礼监内部的争权夺利也让人一目了然,东厂提督太监冯保,一门心思想着往上爬,却不知道自己的一顿操作给自己带来了灭顶之灾。
掌印太监吕芳明显在偏袒冯保,别的太监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唯独司礼监第二把交椅陈洪想要严惩冯保,只不过官大一级压死人,吕芳的意愿他再不满意,也没有办法左后。
在御前财政会议上,吕芳明显在偏袒严党,不过这并不能说明吕芳站队严党。而是在会议开始前,道长皇帝早就和吕芳打过招呼,去年的财政亏空得过且过,因为严党对于他来说,还有利用价值。
要是换成清流派那些人,他们可不愿意替他背黑锅,清流派的人爱惜自己的名誉胜过一切。
因此此时并不是倒严的好时机。
道长皇帝虽然暂时没有倒严的打算,但是他还不能让严党闹腾的太厉害,这才不断给清流派机会来制衡严党。
大明王朝的确是一个值得反复观看的影视剧,可以说这部剧一共46集剧情,没有一段是注水的,都有各自存在的道理。
尤其是开篇的那场大戏,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的眼球,让人一发不可收拾地观看下去!
多年来豆瓣评分稳居9.8分,绝对是实至名归的!
来源:水晶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