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琅琊榜》发现皇帝对穆霓凰除了猜忌算计,更多的则是忌惮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4-28 03:36 2

摘要:原著中是这么介绍穆霓凰的:她可不是一个长在深宫幽闺的普通贵女,而是以一介女流之身,执掌南境十万边防铁骑的奇才统帅。十年前大梁南边的强敌楚国兴兵,当时的南境边防统帅云南王穆深战死。其女穆霓凰临危受命,全军缟素迎敌,血战楚兵于青冥关,歼敌三万。此役后,朝廷颁下旨意

提到《琅琊榜》就不得不提里面最出彩的女子之一穆霓凰。

原著中是这么介绍穆霓凰的:她可不是一个长在深宫幽闺的普通贵女,而是以一介女流之身,执掌南境十万边防铁骑的奇才统帅。十年前大梁南边的强敌楚国兴兵,当时的南境边防统帅云南王穆深战死。其女穆霓凰临危受命,全军缟素迎敌,血战楚兵于青冥关,歼敌三万。此役后,朝廷颁下旨意。命霓凰郡主代幼弟镇守南境,南境十万边防铁骑皆归于麾下。

穆霓凰曾经对天盟誓,幼弟一日不能承担云南王重责,自己就一日不嫁。不知不觉,穆霓凰已经27岁了。在古代,女子过了17岁还没有出嫁,就被当成老姑娘了,是要被人笑话的。

虽然单身的穆霓凰无人敢在她面前笑话她,但是背后闲言碎语,指指点点是一点也不会少。

穆霓凰的婚事对于大梁皇帝来说既是一个烫手山芋,也是一个隐藏的炸弹。

扔了,怕被人戳脊梁骨,点了如果是个哑巴炸弹,自己还能掌控,如果是个炮仗,搞不好炸的自己浑身是伤。

正是因为穆霓凰的地位举足轻重,所以她的婚事对于大梁皇帝乃至整个云南王府都是慎之又慎。

皇帝怕云南王一家独大,既要牵制于他,又想让穆家军为他卖命。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穆霓凰和赤焰军少帅林殊曾经有过婚约。

当时两个人年岁相仿,林殊是晋阳长公主的儿子,梁帝的亲外孙。年少成名,聪颖过人,小小年纪,名满金陵。太皇太后赐婚,穆家和林家都欣喜不已。

两个人虽然不算自幼相识,但是京城高门显贵人家往来频繁,也算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了。

没想到两个人还没等来皇帝的圣旨,林家就出了事。穆霓凰带着未亡人的特殊身份,又要维护南境一方太平,婚事只能一拖再拖。

梁帝忌惮云南王穆家的兵权,又想撇清自己和赤焰军谋逆一案的关系,所以在对待穆霓凰的婚事上就过于犹豫不决。既希望穆霓凰不要嫁人,避免出现党争,又试图通过指婚控制穆王府,但是碍于情面和她的特殊身份,不好强行安排,只能一拖再拖。

穆霓凰早就看穿梁帝的心思和算计,自己也拒绝妥协,实则在她心里和靖王萧景琰一样,林家赤焰军案一日不真相大白,自己一日不得安宁。

提到赤焰军,就不得不提曾经的赤焰军统帅林燮。林燮不仅仅是大梁最精锐的部队统帅,还是大梁皇帝萧选的好朋友,更是大梁皇帝的妹夫,他娶了大梁最美最尊贵的晋阳长公主,并且自己的亲妹妹林乐瑶也嫁给了梁帝萧选,属于亲上加亲。

奈何林燮此人心思单纯,性格耿直。他手握七万精兵锐将,他的妹妹林乐瑶生的儿子祁王更是足智多谋,贤名在外。

祁王主张撤销当时的悬镜司一职,触犯了夏江的利益,而谢玉为了攀附权贵,立功上位,就联合夏江给赤焰军安上了通敌卖国的罪名。

梁帝这个人刚愎自用,且疑心病很重。因为儿子祁王太优秀,加上林燮又是祁王的亲舅舅,凡事都是以祁王为主,导致梁帝寝食难安,觉得林燮此人功高盖主,祁王又得人心。这种:外戚掌兵+皇子掌政的猜测,让梁帝犹如吃了一只苍蝇,又恐惧又恶心,还无法吐出来。

胡思乱想的结果就是听信谗言,然后任由谢玉和夏江联手,残害忠良,清除异己,埋下祸端。

林家因为赤焰军谋逆一案,全族连罪,从此在金陵再无林家。祁王也因为谋逆罪被斩首。

这场祸事的最终受益人夏江和谢玉却越来越好,甚至陛下亲自御笔写下“护国柱石”赠予谢玉,可见谢家此时此刻的地位。

后来大渝使者和北燕使团同时来到大梁,求取霓凰郡主。

这件事顿时炸开了锅。穆霓凰的身份地位虽然不及皇家真的宗室贵女金贵,但是她军事奇才的谋略可比身份高贵多了。大渝和北燕朝局都不稳定,各有几派在你死我活的争夺太子之位,但凡有那个皇子娶了穆霓凰,那就简直是如虎添翼,如同已经稳拿皇太子的宝座一样。

但是梁帝可不是这么想的。放了穆霓凰出去当使者和亲,这不是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嘛。而且自己太了解穆霓凰的优秀和英勇,放着这样的一个奇才去敌国,那就是给自己放了一个炸雷。

于是当两国使者打擂台争强要娶穆霓凰的时候,作为东道主的梁帝发话了,你们可以求娶我大梁最英勇的女将军,我们大梁的好儿郎自然也能参与。于是三家比武招亲的方式,决定了穆霓凰的婚事。

皇帝心想终于把这个烫手山芋扔出来了,既显得我为体恤云南王府费尽心思,不会寒了将士们的心,又挫挫这外来使者的狼子野心。

谢弼和言豫津虽然说不是穆霓凰看着长大的,但是年长他们几岁,而且这几个人自幼和云南王府的穆青小王爷私教甚好,自然她的婚事他们几个最是热心不过。

于是谢弼就怂恿自己家的大哥萧景睿去打擂台,言豫津更是直接,问都没问,就已经帮他把名报上去了。

萧景睿无奈到“喂……你们俩……”

梅长苏更是一针见血“不用紧张,你的武功我最清楚,想赢到最后是不可能的,去比试几轮又有什么关系”?

萧景睿欲哭无泪“你这也算是安慰我?难道我是最好欺负的人”。

穆霓凰的比武招亲,文试她不过问,但是比武这块她要亲自上场检验。

从萧景睿和梅长苏的聊天内容中可以知道,穆霓凰的武功应该是在琅琊榜上可以排名前十的。连天泉山庄的二少爷萧景睿都只能过几招,那自然不会太差。

而真正的武林高手,梅长苏也不可能让别人上。

这场看似给穆霓凰挑选佳婿的婚事比赛,更像是梁帝的试探和梅长苏对梁帝发起的第一个挑战。

萧景睿,言豫津和谢弼也知道,以穆霓凰的身手,他们几个去了也是凑热闹的,但是就像谢弼说的“我们大梁参加的人数越多,大渝和北燕获胜的机会就越小,我们只需要帮霓凰姐姐淘汰掉虾兵蟹将,帮她筛选不合格的人,就行了”。

而梅长苏要的就是让他们几个搅混这缸水。

穆霓凰的比武招亲大会,甚是隆重庞大,足见梁帝的用心和重视。

特意安排在了金陵城朱雀门外的赞礼楼。大梁皇室中诸如婚礼,成年礼等庆典活动,均在此举行万民朝贺的仪式。霓凰郡主虽非宗室,但功震天下,威名硕硕,在大梁朝廷中所受到的特殊礼遇一向胜过公主。这次她的择婿大会,地点自然而然就定在了这宏大的赞礼楼。

天下英雄好汉聚众金陵,不仅仅是为了娶的天下最优秀最难征服的女子穆霓凰。更重要的是想在这次比武大会上崭露头角。他们自己也知道,凭借自己的能力想要迎娶白富美,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因此得到某个大人物的赏识,从此平步青云,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比武招亲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但是最终无人入的霓凰郡主的眼,这场比武招亲最终不了了之,毕竟有梅长苏坐镇,没有几个人能逃得过他的权谋和掌控。

当太子和越贵妃想要用腌臜的手段得到穆霓凰的战队时,梁帝才暴跳如雷,怒不可揭。

梁帝生性多疑,就算对于自己的太子萧景宣也有忌惮之心,尤其是嫡长子祁王太过于优秀,导致那个时候追随他的文武百官居多。所以为了制衡太子,梁帝还重用了自己的儿子萧景桓誉王。一边用和言皇后关联过密的誉王牵制太子,防止太子一家独大,一边又维护太子与誉王分庭抗礼,维持朝局平衡。

越贵妃想要效仿先太后对莅阳长公主的手段,试图通过下药让霓凰郡主和司马雷联姻,以此拉拢和威胁云南穆王府。

无异于在梁帝的雷点上蹦迪,她不遭殃谁遭殃。太子蠢笨无知,一切都听越贵妃的,越贵妃一后宅女子,鼠目寸光,还妄想干政。被梅长苏识破后,梅长苏让靖王萧景琰速去营救,没想到太子还想射杀两人,简直罪无可恕。

人人都想娶穆霓凰,可是任何人都自觉自己配不上穆霓凰。唯一配的上她的世间好儿郎,已经“不在”。

电视剧版为了保留穆霓凰的人物形象,没有给她添加任何的感情线,甚至把在原著中数次救她于危难之中的聂铎改成了卫挣。

实际上在原著里面,穆霓凰是有感情线的,而且还喜结连理,有个特别好的结果。

原著中,穆霓凰在云南边境数次和楚国斡旋,楚国调用水军,穆霓凰不懂水上战术,屡次吃了憋。梅长苏派了副将聂铎前去协助。

聂铎此人,心高气傲,只服从梅长苏的调令,刚去穆王府,就傲气冲天。

两个人算是不打不相识,在数次合作中逐渐发现对方的优点和魅力。

后来在和穆霓凰的数次并肩作战中,暗生情愫,但是他自己也知道穆霓凰的心里只有林殊。

于是两个人并没有点开这层窗户纸。

后来梅长苏知道了两个人的心思,休书一封,更是把穆霓凰当做亲生妹妹看待。

聂铎才勇敢表白,摘得穆霓凰的芳心,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缘。

梁帝忌惮穆霓凰,不愿意给她指一门好姻缘,既怕她飞得太高,不好掌控,又怕没有婚姻牵绊,她会为了林殊重掀赤焰军旧案。就在这种矛盾重重的心理下,任由穆霓凰变成了老姑娘。

后来穆霓凰和聂铎相爱,靖王萧景琰又不乐意了,他是林殊的生死之交,情同手足。

第一他觉得聂铎作为林殊的手下,配不上穆霓凰,有损林殊的名誉。

第二他觉得只有林殊才能匹配穆霓凰,别人都不配。

第三他觉得穆霓凰值得更好的一段婚姻,而不是选择一个家世不如自己的人。甚至这个人还只是一个副将。

但是穆霓凰和聂铎两情相悦,再加上梅长苏的支持,这段感情总算得到圆满结局。

来源:小田影视解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