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开局握着王炸的康姨母,到死都不知道,她为什么会输?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4-27 01:34 2

摘要:虽然康姨母的母亲王老太太,能够被封诰命夫人的也算是一个人物,但是惯子如杀子,她就是因为太宠着康姨母,才养出了她嚣张跋扈,目中无人,无法无天的性子。

如果我说康姨母是整个《知否》里面最愚蠢至极,最可怜可悲的人,我想应该没有人会反驳吧。

康姨母出身高门显贵的王家,父亲是三朝元老,配享太庙,母亲是诰命夫人,自己是王家嫡长女,受尽了父母的专宠疼爱。

虽然康姨母的母亲王老太太,能够被封诰命夫人的也算是一个人物,但是惯子如杀子,她就是因为太宠着康姨母,才养出了她嚣张跋扈,目中无人,无法无天的性子。

作为王家的嫡长女,她除了父母宠爱,关键还长的漂亮,尤其是对比一女同胞的王若弗,她这个姐姐可是别人口中的天仙下凡。

从小就在别人的恭维声中长大,占尽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就是这样一个女子,没想到结婚后却过得鸡飞狗跳,丈夫妻妾成群,庶子庶女一大堆,丈夫只管娶回家,吃喝拉撒都不管,康姨母只能咬着牙用自己的嫁妆一再填补窟窿。

所以当她看到妹妹王若弗在盛家过得有滋有味,孩子一个比一个有出息的时候,嫉妒的种子便在她心里生根发芽,越长越茂盛,最后长成了一棵大树,酿成了大祸。

或许她本身就是心胸狭窄的女子,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别人在她面前就如同蝼蚁,轻贱低视,就算她犯了错,她的母亲王老太太也会想办法帮她摆平,才导致她变得毫无底线,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据说当时到王家求取康姨母的功勋世家比比皆是,踏破了门槛。

康海丰之所以能够娶到康姨母,还是沾了他父亲的光呢。

康海丰的父亲康老太爷乃当时皇帝的肱股之臣,和康姨母的父亲王老太爷都是皇帝跟前的红人,两人私教甚好。康海丰是康家的独子,自小在康老太爷的鞭策下成长,年纪轻轻就已经是进士。而且长的一表人才,风度翩翩,也是那个时候闺阁女子芳心暗许的才子一个。

当时两家都在鼎盛时期,亲上加亲相当于更上一层楼。

但是康海丰这个人有个缺点,就是没啥上进心,且好色。毕竟家里只有他一根独苗苗,自小变被他的母亲康老太太娇生惯养长大,再加上父亲精明能干,根本不需要他操心什么?只要他不变成一个吃喝嫖赌的纨绔子弟,基本上康家可以保他一世荣华富贵。

康海丰既然没有上进心,他父亲便拖关系给他弄了一个有名无实的挂名差事。

康海丰要容貌有容貌,要家世有家世,要才华有才华,要功名有功名。这样一看确实属于良配,配康姨母绰绰有余。

康家和王家互相交换了更牒,就定下了康海丰和康姨母的婚事。

本来以为是才子佳人的美好故事和结局,结果却是鸡飞狗跳的一出生活闹剧。康海丰和康姨母两个人在家都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长大的两个人,都有自己的骄傲和脾气,以自我为中心不说,还喜欢掌控别人,让周围的一切都要顺着自己的心意。

两个人结婚后不久,就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康姨母嫌弃康海丰不知进取,没有上进心,还贪恋美色,康海丰嫌弃康姨母专横跋扈,不仅仅善妒,还有极强的报复心。两个人互相看对方不顺眼,对于康海丰而言,这个不喜欢不温柔不温顺,那就再找一个好了,天下的女子那么多,都比康姨母看着顺眼多了。这样的结果就是他开始不停的纳妾,看到喜欢的就娶回家,反正康家家大业大房子大,不怕没地方给他养妾室和孩子。

康姨母这个人在家那可是众星拱月的捧着长大的,怎么可能忍受得了这个委屈。回娘家哭诉过几次,身边的人开始教她怎么管教磋磨妾室,给她们喝避子汤,寻着错处就能骂则骂,能打则打,不仅仅要防止妾室生的孩子和她的孩子抢夺家产,还要提防她们吹枕边风,让康海丰变心再休了她。

随着康姨母生了嫡长子康晋,嫡长女康允儿,嫡次女康元儿,康海丰再也不愿意去康姨母的院子里了。因为这些年他娶回家的妾室没少在康姨母手里断送人命。

不知道到底是为了报复康姨母,还是康海丰生性如此,他一房妾室接着一房妾室的娶回家,康姨母手段越恶毒,康海丰纳妾的频率就越高。

康老太爷去世后,康家开始走下坡路。康海丰是个不顶事的富二代,没有了父亲的光环和庇佑,他自己又没有什么真材实料,自己不求上进,顶着一个有名无实的职位混日子罢了。

万万没想到的是,康海丰就连在给康老太爷丁忧期间,都没有停止纳妾,还弄了几个孩子出来,这件事情被御史台知道后,参了他一本,惹得龙颜大怒,革了康海丰的官职,让他变成了一个无业游民。

要不是仗着家里还有一些老父亲留下的家业,康海丰娶了这么多老婆,养了这么多孩子,早就坐吃山空了。

康老太爷走了,康老太太也走了。这一大家子没有了公婆管束,康姨母开始变本加厉的戕害康海丰娶的妾室和妾室生的孩子,稍有不顺就对妾室和庶子庶女又打又骂,每年手上总要闹出一两条人命。

为了报复康姨母,康海丰开始变本加厉的纳妾,反正娶回家就扔在后院,想起来了就去看一眼,想不起来就当个下人养着。康海丰不会打理庶务,也不善经营,还自负,好面子,端着世家的架子眼高于顶。康家已经呈颓废衰败之势了,他在外面还摆着世家的架子呢?康姨母接手这一大家子的烂摊子,只能汲汲营营的操劳,康姨母虽然心思歹毒,但是治家理财却也算是一把能手,精于算计,每天精打细算,勉强也算是把康家撑住了。

但是就算她再能干,面对一个坐吃山空的局面,又能撑多久呢?

这也是康姨母后面不停的折腾哥哥嫂子,妹妹妹夫的原因之一,她不好过,她也不想让身边的人好过。

▶️康姨母生了三个孩子,和妹妹王若弗一样,一男两女。

嫡长子叫康晋,虽然原著和剧版都对康晋一笔带过,但是因为有个康海丰那样的爹,可见这个儿子也是不成气候的,应该也是没有多大本事和作为的。

嫡长女叫康允儿,年纪应该和盛家的华兰差不多大。这个康允儿应该是在康老太太身边养过几年的,只不过后来康老太太和康老太爷去世了,才跟在康姨母身边的。康允儿除了继承了她母亲的绝世容貌,也继承了她母亲的面甜心苦,装柔弱骗取同情心的一面,惯会演戏。所以,平常的康允儿总是装出一副惹人恋爱的娇柔模样,还通情达理,善解人意。可是实际上呢,她骨子里其实就是另一个康姨母。

康允儿比长柏小了几岁,到了说亲的年纪,康家已经衰败。祖父祖母均已去世,父亲无官无职,哥哥更是指望不上。这个时候康姨母想到了风头正劲的盛家,而且她打小看着长柏长大的,知根知底,配自己的女儿再放心不过。她觉得只要自己的女儿嫁到了盛家,那以后盛家还不是任由自己随意拿捏,出入。

盛紘看出了她的心思,赶紧和母亲商量,然后为长柏求取了海氏,并且答应海氏家族:子孙四十无所出,再纳妾的规矩。

盛紘知道王若弗是个嘴上没有把门的,这件事压根就没告诉她,事情成了才告诉她。

本来康姨母还撺掇妹妹,想要和她亲上加亲,没想到盛紘留了一手,木已成舟才让自己的大娘子通知她,别白日做梦了。

最后康允儿在家一拖再拖,眼看要留成大姑娘了,才不得不求到盛老太太跟前,于是盛老太太给她指了一门也算门当户对的姻缘,就是盛家大房盛维的次子盛长梧。

嫡次女康元儿和盛家的如兰差不多大小,出生的时候可能祖父祖母就不在了,或者年事已高,也没有约束管教过她。这个小女儿活脱脱就是康姨母的缩小版。康姨母的心狠手辣和嚣张跋扈,她是有样学样,学的分毫不差。

在还没有出阁的时候她就撺掇如兰在家给庶子庶女立规矩,摆架子。但是盛家家风家训严格。盛老太太更是一视同仁,说“所有的姑娘 她们在没出嫁之前都是一样的,待遇上不分嫡庶”。看看墨兰和明兰在盛家的身份地位就可以看出来,如兰由王若弗疼着宠着,明兰由祖母疼着宠着,墨兰由盛紘疼着宠着,还有自己的姨娘天天在旁边陪着。可见盛家在对待孩子这件事上,看中的是血脉相连,而不是嫡庶有别。只要妾室和庶子庶女别做出出格的事情,基本上都有个好归宿。

当时王若弗的嫂子有意让如兰给自己当儿媳。王若弗也正有此意,两个人一拍即合。

但是王若弗这个人有事就藏不住,事以密成,言以泄败。她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姐姐康姨母。没想到还没高兴几天呢,墨兰就和梁晗好上了,打了盛家一个措手不及。

就在盛家乱成一锅粥的时候。康姨母把自己的女儿康元儿嫁回了娘家,抢了如兰的婚事。

在王家人看来,娶如兰和娶康元儿都一样,反正都是王家的外甥女,都是亲上加亲。再加上王家的老太太一向看不上盛紘,更加亲近康姨母一家,康元儿又继承了康姨母的容貌和性格,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给王老太太哄的团团转。殊不知,这个康元儿就不是一个善茬,把王家也折腾的够呛。

对比自己妹妹王若弗生的三个孩子,长子长柏,自不用说,学识渊博,沉稳内敛,一身正气,正的发邪,勤学苦读,沉默寡言。华兰更是盛家祖母亲自养大,待人接物颇有勇毅候独女当年的风度和气势。如兰虽然年纪小,不懂事,偶尔犯错,但是还好身边的人都会给她兜底和指正。她心思单纯,像王若弗一样没心没肺,盛家的家风约束,她也算中规中矩的长大了。

康姨母是越想越不甘心。明明是自己比妹妹长的好,嫁的好,能力强,手段高,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不如她的孩子,自己的日子不如她的日子。看着康家像个吃人不眨眼的地狱,康姨母的仇恨火苗就越烧越旺,恨不得一把火烧了整个盛家。

▶️看看妻妾成群,一事无成的康海丰,再看看以前不如自己丈夫,如今事业有成的盛紘。

看看长柏,已经在翰林院任职,再看看自己的儿子康晋,一事无成。

看看长女康允儿,只能嫁给商贾之家,还是嫡次子,再看看华兰,虽然嫁入的袁家也是嫡次子,但是有盛家做靠山,前途一片光明。

看看次女康元儿,只能嫁给自己一事无成的侄子,再看看如兰,有了盛家这个靠山,也能找到好的姻缘。

最后压倒骆驼的一根稻草,应该就是明兰嫁给了顾廷烨。

她怎么也没有想过,一个庶女居然嫁到了高门大户的侯爵府,还当上了侯爵府的大娘子。

想想自己一个高门贵女,父亲三朝元老,配享太庙,母亲诰命加身,尊荣无数,自己却在康家这个吃人的地狱汲汲营营。

而自己还不能和离,逃离一切。只能堵上余生,和康海丰不死不休。

于是她三番五次上门挑衅明兰,还怂恿妹妹王若弗给盛老太太下毒。

最毒妇人心,她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完全不顾妹妹的死活和妹妹孩子的将来。

她跑到顾家无理取闹,被顾廷烨的奶妈常嬷嬷羞辱的时候,居然还想在人家家里对主人动家法。殊不知,人家的老太太小秦氏可比她聪明多了,不仅仅把她当刀使,还惯于煽风点火。就等着让她去冲锋陷阵,自己好做收渔翁之利呢?

▶️说实话,她说明兰是她外甥女,也不怕打脸。人家算她哪门子的外甥女啊?明兰虽然记在王若弗的名下,却是在盛老太太跟前扶养长大,平日里和王若弗也不亲近。

康姨母对自己亲生的外甥女都不怎么样,怎么可能对盛家的庶子庶女好脸色。

在她眼里,嫡庶有别,庶子庶女除了分家产还是惹祸精。她家里丈夫娶了一堆的侍妾,生了十几个庶子庶女,她看到都头疼不已。

不知道她是多厚的脸皮,才好意思三番五次的登顾家的门,还要把自己的庶女送给顾廷烨做妾。

她说明兰不知道她的厉害,那是因为明兰要脸面,不想和她这种人撕破脸。可是顾廷烨可不会惯着他。顾廷烨这种人少年时期就是混不吝的主,惹毛了他,那可能就是想去给阎王送人头了。

她给盛老太太下毒事发以后,她还想栽赃陷害王若弗。可怜的王若弗直到此时此刻才看清自己姐姐的蛇蝎心肠。王家老太太还想要以恩挟持盛纮,让他念着旧恩,放过康姨母。

如果不是明兰执意要为祖母讨个公道,如果不是长柏放弃官职,也要将她绳之以法。还真有可能让她又逃了过去。

最后她居然还想在明兰生产的时候害了明兰,被及时赶回来的顾廷烨给了一剑,最后盛家和康家出面,举报她杀人的证据,给她关到了慎行司,这个祸害才算真正的被除去了。这么多人都没有斗死这个祸害,只能说明她的命真硬。

▶️康姨母落得如此地步,只能说是她自己咎由自取,性格使然。

年少时太一帆风顺,无法无天,做错了什么事都有人善后买单,才导致她后面逐渐疯癫,狂妄,不羁,放纵。

本是高门贵女,最后却落得一个人人唾弃,猪狗不如的地步。

明明是一手好牌,却让她打的稀烂,只能说明这个人只有小聪明,没有大智慧。

她所学所用所想都是在害人,殊不知一句话叫“害人害己”,她所有加害别人的手法最终都会反噬到她自己身上。

她以为自己背靠王家这棵大树又有父亲的荫封加持,还有老母亲的宠爱和冲锋陷阵。但是如果当所有的利益避趋都不在她身上,那么所有的人为了利益,肯定第一个把她推出去。

她对所有人做过的一切,都不值得别人的原谅和对她的同情。

如果当初她嫁到康家,能够好好约束康海丰,就算康海丰没有大的作为,也不至于一事无成。再加上康海丰贪图美色,她好好给他物色几个自己能够拿捏的美女抬上来做妾,夫妻情谊也不至于变成了相看两相厌,深恶痛绝。再加上王家她父母留给她的的背书,妹妹婆家的崛起。但凡她够聪明,会做人,好好拉拢王若弗,都不会是如今的死局。

美貌和家世对于古代女子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好,披荆斩棘,用不好,毁了自己。

康姨母这一辈子都在仗着家世仗势欺人,从未想过善待他人和善待自己,这样的女子,其实一生都是悲剧。

来源:李星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