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卫视正在热播——《大决战》:史诗巨作致敬人民英雄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4-27 09:42 1

摘要:全景式展现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电视剧《大决战》正在河北卫视热播。该剧由高希希执导,黄剑东编剧,唐国强、王劲松、刘涛、苏青领衔主演,于和伟特邀主演,刘劲、王伍福、郭连文、王健、邵兵等主演。剧中全景式展现了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历史全貌,深刻表达了“没有共产

国+社区新媒体报道 全景式展现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电视剧《大决战》正在河北卫视热播。该剧由高希希执导,黄剑东编剧,唐国强、王劲松、刘涛、苏青领衔主演,于和伟特邀主演,刘劲、王伍福、郭连文、王健、邵兵等主演。剧中全景式展现了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历史全貌,深刻表达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宏大主题,是具有史诗风格的鸿篇巨制。

气与势相济,凸显大剧气质

《大决战》聚焦三大战役,全景而立体地再现革命历史,厚重的题材让电视剧呈现出史诗质感。第一集从解放战争伊始的重要历史事件——重庆谈判讲起。毛泽东和蒋介石这两大关键人物相继登场,二人在宴会场上从饮食习惯谈到象征三民主义的帽子,话语中暗藏机锋、彼此试探,以及周恩来在会场之外发现鬼鬼祟祟的戴笠,无不是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却危机四伏的心理战。种种细节的铺陈,为观众呈现出危机四伏的紧张氛围、风云莫测之感,既是遵从史实,还原两方势力以及对和谈的真实态度,也把文戏的张力拉满,为接下来的历史剧情做了充足交代。从第二集开始,枪战、爆破的对决场面陆续展开,既有敌我双方宏观指挥的较量,也有战壕中普通战士的浴血拼杀。据了解,《大决战》全剧运用实景拍摄、3D建模、AI修复、特效制作相结合拍摄呈现,展现恢弘的战争画面。

然而,所谓“大剧”不是只有大场面、大制作、大投资,而是能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将其中的热血燃情与价值取向深度描摹,实现艺术升华。正义之师,锐不可当。《大决战》中浓郁的历史之气,恢弘的雄辩之势,以真正的大剧精良品相,让人热血沸腾。

形与神俱备,致敬人民英雄

独特、鲜活而富有魅力的人物是故事的灵魂,《大决战》的主角们是人民解放战争中最真实的革命领袖、风云人物。这意味着,演员与原型人物的“相像”与否,直接决定了剧能否被观众认可。“精雕细琢”是该剧在筛选演员时、演员在诠释人物时都怀有的创作态度。比如,当唐国强饰演的毛泽东在赶赴重庆时,既有忧心思虑也满怀坦荡,在飞机上与众人交谈时,一句“共产党人从来不信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饱含心绪和深意,让观众看到伟人领袖的精神魅力。唐国强、刘劲、王伍福等演员在外形、气质、表演上十分贴近原型人物。此外,王劲松饰演的蒋介石,一举一动间暗藏玄机,不管是神情还是语调都颇有纪录片中历史人物原型的味道。饰演林彪的于和伟在剧中使用了“武”戏“文”演,让这个人物充满悬疑和内力。形似是基础,神似是核心,演员的有力诠释让人物生动了起来。

史与诗交融,见证时代选择

史实细节、画面的“颗粒感”无疑是《大决战》一大值得称道的地方,而这也正是剧作能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感知鲜活历史的重要依托。比如,毛主席赴重庆飞机上与赫尔利的对话,蒋介石检查晚宴过程中由一盒辣椒引出的对话,既交代了蒋介石想用和平谈判拖延军事布置时间的诡计,也将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精神境界、胸怀气度化于微处呈现,同时在差异化的对比中巧妙反映了两党的核心价值追求和历史走向。

该剧也通过普通战士的视角,让观众更近距离、全方位地感受战场的厚重。比如,剧中对虚拟人物武雄关的典型刻画,在第一个层面上展现“小”人物的信仰期待和热血内心;第二层面上交代了史实细节——武雄关带领的是一支国民党老兵改编过来的士兵队伍,战斗力虚弱,意志力薄弱;第三层面上则是昭示了胜利的必然——武雄关以身示范何为共产党战士,某种程上来说,此举不仅鼓舞了这支羸弱的队伍,也让国军士兵有所反思和动容。武雄关虽然是虚构的,但他却代表了那个特殊的年代中某个特定人群的缩影。剧中历史信息的准确性、价值性和艺术的分寸感、感染力化为一体,让观众不自觉地走进那段特殊的历史时空,体会当时穷苦百姓心中的感动与抉择。

《大决战》以影像将故事再现的方式,使尘封的历史重新鲜活起来,循序道来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有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蕴含深刻的“史学”价值,在哲理与诗情中阐释出颠扑不破的真理:胜利永远属于人民。

来源:国+社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