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业》热拍杀青!非遗鱼灯、徽墨惊艳荧屏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4-27 08:31 1

摘要:近日,备受关注的电视剧《家业》圆满杀青,首支片花中,歙县两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汪满田鱼灯和徽墨制作技艺惊艳亮相,将徽州文化的深邃底蕴与家国故事的厚重感完美融合。

《家业》热拍收官!

歙县非遗鱼灯、徽墨惊艳荧屏

近日,备受关注的电视剧《家业》圆满杀青,首支片花中,歙县两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汪满田鱼灯徽墨制作技艺惊艳亮相,将徽州文化的深邃底蕴与家国故事的厚重感完美融合。

作为徽文化核心发源地之一,歙县以这两项非遗为媒,即将通过电视剧展现“千年古县”的诗意与传承。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家业》镜头内的歙县非遗,感受鱼灯游弋、墨香流淌的非遗魅力!

《家业》以明朝年间的古徽州为时空坐标,以千年非遗“徽墨”为故事载体,以一块墨、两代人、三大家族、文化徽州为叙事线索,徐徐展开徽州墨业中众人的命运起伏,并延展勾连出丰富生动、张力十足的人物关系脉络,描刻了性格各异、鲜活饱满的群像众生图谱,继而呈现出属于明朝的市井烟火气和繁荣商贸图。

剧集以女主角李祯自强自立、带领家族从衰落走向复兴的历程为主轴,呈现了完整的人物成长弧光。《家业》将以平实的女性视角切入,并融入现代主义价值观,将目光重点聚焦于女性的事业升级与情感体悟,打造一段励志燃爽的女性蜕变传奇历程。

歙县鱼灯

游弋千年的星河,照见徽州人的浪漫

歙县的汪满田鱼灯、瞻淇鱼灯和渔梁鱼灯,这三盏鱼灯作为民间文艺载体,彰显古徽州民俗文化,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在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娱乐和其他重要的精神领域里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当地民众日常生活及其优质文化基因的重要传承载体,具有较高文化研究价值。

近年来,经汪满田村、瞻淇村和渔梁古镇相关非遗老师和工作人员的不断挖掘、整理与加工提升,歙县的三盏鱼灯向着全世界演绎出别具一格的浪漫。

徽墨

一锭松烟凝风骨,写尽家国春秋

《家业》以“一块墨”作为叙事切口,将完整构建古徽墨的制作技艺,以生动详细的影像化语言真实还原制墨行业。剧集还将以徽墨为故事辐射基点,全方位呈现包括徽墨、徽雕、徽菜、徽剧、徽派建筑、新安画派等在内的徽文化,讲述徽文化独特的源流、价值及文化底蕴,为徽州的地域文化、历史风貌、风土人情及家国情怀与当代观众的情感共振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歙县,是中国徽墨之都。徽墨有落纸如漆,色泽黑润,经久不褪,纸笔不胶,香味浓郁,奉肌腻理等特点。歙县制墨的历史始于唐末,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可谓是千锤百炼,才能做成一块好墨,成就了徽墨“落纸如漆,经久不褪,香味浓郁”。

歙县老胡开文墨厂、黄山市古城歙砚有限公司、黄山市歙县聚墨堂墨业有限公司和黄山市歙县徽韵工艺品厂至今仍可见传统制墨技艺,一方徽墨,包含了匠人的非凡匠心,千年传承,独具魅力。

歙县老胡开文墨厂

值得一提的是,在黄山市拍摄期间,《家业》剧组特地前往歙县老胡开文墨厂考察学习徽墨制作技艺。

老胡开文墨厂(安徽歙县老胡开文墨业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徽墨制作技艺的保护单位,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黄山市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家业》选择歙县鱼灯、徽墨作为重要意象,正是看中其承载的徽州精神——鱼灯的团结奋进、徽墨的匠心坚守,恰与剧中家族兴衰、家国情怀的主题深度契合。鱼灯游弋的长镜头、书房墨香的空镜,都是对徽州文化“无声的致敬”。

当汪满田的鱼灯游过荧屏

当徽墨的沉香萦绕剧情

《家业》与歙县的相遇

是一场非遗与影视的“双向奔赴”

不妨循着《家业》的镜头

走进歙县的青砖黛瓦间

触摸非遗的温度

聆听千年文化的心跳

来源:黄山市广播电视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