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叶晨导演的冒险从选择竖屏开始。在这个连电影都要裁剪成短视频切片喂给观众的时代,《当我凝视深渊》偏要将竖屏当作电视剧的质量来要求——盛以婕饰演的职场女强人在经受公司破产、婚姻欺骗、孩子丢失、被债主追债等一系列人生低谷时,没有选择放弃妥协,而是重拾女性之光,团结弱
当杜玉明那张辨识度极高的脸从9:16的屏幕里浮出时,弹幕炸了——“这不是中国金牌反派吗?手机屏装得下他的气场?”
叶晨导演的冒险从选择竖屏开始。在这个连电影都要裁剪成短视频切片喂给观众的时代,《当我凝视深渊》偏要将竖屏当作电视剧的质量来要求——盛以婕饰演的职场女强人在经受公司破产、婚姻欺骗、孩子丢失、被债主追债等一系列人生低谷时,没有选择放弃妥协,而是重拾女性之光,团结弱小,乘风破浪、披荆斩棘、走向成功;王双宝饰演的企业老总在公司盛气凌人的气场,窒息感沿着屏幕纵轴攀升,像极了命运不可逆的注脚。
摄影指导邹连军把《扫黑风暴》的暗调美学压缩进手机屏幕:当张晓月饰演的青梅竹马的小迷妹在厨房切菜,刀光在竖构图里连成一道银色瀑布,案板上的胡萝卜突然渗出血色——这不是穿帮,是女性被日常暴力割裂的隐喻。
杜玉明进场那天,剧组正在拍工厂附近城中村戏份。他站在贴满“重金求子”小广告的筒子楼前,忽然笑问导演:“知道为什么旧社会的反派爱穿长衫吗?因为衣摆能藏住时代的刀。”这句话被编剧连夜写进剧本,成了他角色的核心台词。
王双宝更绝。有场戏需要他在手机直播里威胁女主,他坚持不用提词器:“真正的恶人从不需要背台词,他们只背诵人性弱点。”监视器里,他布满皱纹的眼袋随着美颜滤镜的磨皮效果时隐时现,赛博幽灵与肉身凡胎在竖屏里达成恐怖平衡。
两位“反派专业户”的加盟,像在甜宠剧里投放了两枚芥子气弹——当于轩鸿灏饰演的渣男在努力使用算计的眼神时,老戏骨们早已把恶念刻进每道抬头纹里、形成了这部戏精彩绝伦的碰撞。
叶晨导演的野心藏在四个女性角色的指甲盖上——职场女强人的法式美甲崩裂在会议桌沿,家庭主妇的甲缝残留着菜叶汁,文艺女青年的指甲油是梵高星空色,太妹的豹纹甲片藏着刀片。
这场精心设计的“指甲战争”在第七集爆发。当王希如饰演的太妹用甲片划破渣男脸颊时,镜头突然旋转90度:竖屏变横屏,鲜血沿屏幕对角线流淌,弹幕瞬间被“技术故障?”刷屏。第二天剧组才揭晓谜底——这是专为手机端设计的“血色分镜”,要观众手动翻转屏幕才能看清四个女人联手布下的局。
这种打破第四堵墙的设计,恰似剧中女性觉醒的路径:你必须主动翻转被规训的视角,才能窥见糖衣下的匕首。就像出品人看着监视器流泪时说的:“哪有什么大女主,不过是被生活捅穿心脏后,自己缝补翅膀的幸存者。”
“凝视深渊的成本是多少?”制片人给我算了笔账:
杜玉明三天戏份≈别的短剧的全部成本
王双宝的麻将桌是《地球最后的夜晚》灯光师亲手调的色温
剧本第六稿废弃的纸页能铺满西安城墙
但真正的成本藏在细节里——有场地铁戏为等真实人流拍足七小时,群众演员的手机屏保都被美术组换成剧集海报;杨晓彤为拍热辣滚筒身材减重12斤,只因导演说“绝望的重量是浮肿的反义词”;就连王锤锤(王依丹)的网红式瞪眼,都被调教成“算法驯化下的瞳孔地震”。
这种较劲,在竖屏短剧按小时量产流水线作品的当下,近乎悲壮。就像叶晨在杀青时上醉说的:“观众的手指划得太快了,我们得往每秒24帧里塞进24克拉的魂。”
当某平台高管看完样片皱眉说“节奏太慢”,叶晨把《当我凝视深渊》的前三集剪成15秒卡点短视频投流。那晚,他在机房重看杜玉明的杀青戏:老戏骨在雨巷里转身,长衫下摆扫过手机屏幕,弹幕突然飘过一句“杜玉明来老师太棒了”。
或许这才是竖屏剧的终极悖论——当9:16的画幅成为时代瞳孔,我们注定要用电影级的诚意,搏击三秒定生死的算法。片尾曲响起时,四个女人的剪影在竖屏里拼成完整的“惡”字,这或许就是叶晨的答案:深渊不在屏幕里,在我们如何凝视光的方式。
来源:中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