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何以打动城市人?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4-11-19 19:40 5

摘要:剧情以两位勤劳善良的女主人——黄玲和宋莹为纽带,串起了两个家庭简单却深厚的情感。两家人和周围的邻居们,彼此帮忙,借柴米油盐,相互照看孩子……呈现出一幅共享、有分享,有共担、有分担的和谐画面。

俗话说:“远水不解近渴,远亲不如近邻。”在国人的社交圈中,邻里关系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日子,折射出的是人间冷暖。

这段日子,伴随浙产年代剧《小巷人家》热播,让很多人再度怀念那个没有“水泥森林”的年代,那年那月,生活果然是烟火气很足,氛围感很温馨!

一条小巷,几户邻居,在数十年的相处中,贯穿出生、求学、恋爱、结婚、生子的全过程,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都和其息息相关。

(一)

如果不是《小巷人家》,邻里关系还从未被如此大写特写过,它顶多被当作一种生活的调剂。这一次,《小巷人家》则把邻里关系置于焦点位置。


《论语·里仁》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一句古语更道出了传统中国对邻里关系的认知和期待。

剧情以两位勤劳善良的女主人——黄玲和宋莹为纽带,串起了两个家庭简单却深厚的情感。两家人和周围的邻居们,彼此帮忙,借柴米油盐,相互照看孩子……呈现出一幅共享、有分享,有共担、有分担的和谐画面。

这些真实感像本教科书,值得当代许多中国家庭重温学习,也为众多年轻人在邻里交往方面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从邻里温情过渡到青春故事,《小巷人家》的故事广度得以扩展,对于现实生活则产生了更为直接的情感观照。就像“人民网评”在文章中说的那样:观众在感受日常生活的同时,能体会到“温暖可以治愈一切,向前可以克服一切”的精神力量。

这种家庭与家庭间极具人情味儿的相处模式,在特殊的年代给人特别的回忆。亲人住得远,遇上难事、烦心事,最先能伸出援助之手的就是邻里。好的邻里,受益终身,古有孟母为了给孩子找一个好的邻居,三迁住所。

套用一种时髦的说法,主打邻里关系的《小巷人家》,给荧幕前的人们提供了满满的情绪价值,缓解了内心的孤独和冷漠。

(二)

同住一条巷,共处一家门,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样温馨的画面,几乎发生在每一座城市。小到借柴米油盐、大到帮着照顾孩子老人,生活条件的局限,让人们更加珍惜和需要邻里这份情谊。小巷里的感情为何这般被人津津乐道?

一是松弛感。居住环境虽然局促,但小巷里感情却是自然的。你在每个时间点都可以感受到生活气息,早晨的互道早安、中午的灶台烟火、晚上的巷间茶话会,邻里间的互动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摩擦冲突,但生活简单而充实,绝不内耗,这样的即时感,让人特别放松。

二是温暖感。邻里间温馨的陪伴,如同生活中的一抹亮色。共享,是小巷里共处的主题。谁家烧了好菜,就会拿来各家分享;物资供应紧张,谁家在外地搞到一些日用品,也会各家分分;逢年过节,其乐融融围坐在一起嗑嗑瓜子、聊聊天,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孩子们也能“共享”爸妈,在长辈们的关爱中健康成长。

三是怀旧感。伴随城市化进程,城市变大了,曾经分布于城市各个角落的小巷,转眼变成了高楼大厦,消失的小巷也带走了一代人的回忆。和这些回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有时会让人想逃离现实,而儿时的那条小巷,像是一个“精神乌托邦”,治愈内心的焦虑。

宁波人对小巷生活是深入骨子里的热爱。秀水街、大河巷、潜龙巷、桂芳巷、永丰巷、元吉巷……这些“上岁数”的巷子,有着太多美好的家长里短,把宁波人温馨的邻里关系娓娓道来。

曾住在潜龙巷的居民至今还有这样美好的记忆:年轻媳妇、大妈一边听着广播一边淘米、洗菜,晚上则搬着板凳聚在巷口,在女广播员一声清脆的“今天播音到此结束”中,结束美好的一天。

巷子之外,这些和睦的画面依旧在被延续,即便是搬离小巷,大家仍保持联系,互相往来,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有着说不完的话、唠不完的嗑。

(三)

城市型社区的邻里关系,既简单又复杂。

有调查显示,中国41%的人不熟悉自己的邻居,13%的人不认识自己的邻居,距离最近的家庭,竟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实在是令人尴尬。

能化解这份尴尬的,正是小巷人家中流露的松弛感和亲和力,这也是城市化的小区最欠缺和最羡慕的部分。

关于新时代的邻里关系,网上有过一阵讨论,有人总结道:过去邻里之间互相“蹭饭”,如今借根葱都要纠结许久,过去邻居家的孩子是最亲密的伙伴,如今陪伴孩子的只有手机电脑,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一个最明显的感受是,即便是同搭一部电梯上楼,也是各回各的家,没有半句招呼。

重新找回温馨的邻里关系,对于习惯了朝九晚五生活的城市居民来说,这是精神刚需。

一是需要情绪分享。邻里间会遇到各种“琐碎的事”,这当中常常事很小、矛盾大,疏导、引导好邻里关系,适时的情绪分享,会是很好的润滑剂。在鄞州,举办邻里运动会、百家宴等形式正成为一种主流。

二是需要价值共鸣。熟悉彼此,发现彼此的价值是一条捷径,套用如今流行的话说,就是找到存在感,融入朋友圈。你是厨师也好,汽车修理工也罢,以各自技能让邻居们记住自己,这一独特的“串门”,是拉近邻里关系最好的保鲜剂。

小巷人家的美好,成就是精神世界的收获,弥漫着烟火气,透着邻里和谐,传递着温情与力量,每个人的心中,都渴望有一个小巷人家。

来源:聪明冰淇淋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