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后来成了大老板,并不认为自己和母亲张桂兰做错了,他对抛弃他母亲的江德福充满仇恨,更恨抢去本属于他母亲荣耀的安杰。
《父母爱情》无论是原著作者,还是剧版的编剧,都出自刘静老师之手,相较与原著,剧版要温情很多。
原著中,江昌义并没有和安杰的外甥女好上,也没有向安杰和江德福坦诚自己的身世,请求他们的原谅。
他后来成了大老板,并不认为自己和母亲张桂兰做错了,他对抛弃他母亲的江德福充满仇恨,更恨抢去本属于他母亲荣耀的安杰。
原著中,江昌义对小妹(江亚宁)说道:
你们家我最恨的就是你的母亲,她看我的眼神,就像看一个小偷,一个无赖。
她认为我这个小偷,偷走了她明媒正娶正房太太的荣耀。
可叫我说,她才是一个小偷,是她偷走了原本属于我母亲的一切。
我母亲是自找,谁让她不守妇道,和大伯哥通奸呢?
可如果她守了妇道不与我父亲通奸,你父亲回来就不会休掉她吗?
你父亲肯把一个裹着小脚、大字不识的农村女人带进城市吗?
你说,会吗?
城市女人真叫绝,她们看不起农村人,管农村人叫乡巴佬,但一旦这些乡巴佬男人出人头地了,城市女人又不肯放过他们,蜂拥而上地统统将他们掳走,抢走原本该属于农村女人的一切!
曾经我把江昌义说得这番话,认为是胡搅蛮缠、颠倒是非。是他为了给自己的卑鄙行为开罪。
可当我看到剧版中,江德福带着城市老婆安杰和女儿亚菲,荣归故里,被乡亲们簇拥、宴请,而那苍老的、卑微的小脚太太张桂兰得知后,蹒跚着想上前看一眼自己的第一个男人,却被“识趣”的小儿子赶走。
张桂兰失落、老态的背影,和风姿绰约、徐娘未老的安杰形成鲜明对比,安杰也在那一刻,释怀了江德福的过往。她甚至在离别时,要求江德福回头看一眼站在门口遥遥相望的老妪。
但江德福却一改以往对安杰言听计从的态度,仿佛受辱般狠狠瞪了安杰一眼,挺直腰背,至死不肯回头。
看到江德福对待和自己有过肌肤之亲的女人如此决绝,我才明白江昌义的“实话”有多残酷,他狠狠抽了江德福的脸。
张桂兰,江德福少年时包办婚姻的妻子。
按照乡间“女大三抱金砖”的风俗,张桂兰比江德福要年长几岁。
可即便如此,江德福也是和张桂兰实实在在入了洞房的,他们是真正的少年夫妻。
如果没有发生老六团来农村招兵的事,那江德福和张桂兰会像他们的父辈一样,生儿育女、相守一生。
但人的命运就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改变的,老六团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江德福和张桂兰的命运轨迹。
“不安分”的江德福撇下新婚的妻子,跟着老六团走了,这一走就是数年,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起初张桂兰也是满怀希望等着这个年轻丈夫的,可越等就越心慌、越等越痛苦。就像江昌义说的:
我母亲守了五六年的活寡,作为女人,你应该比我还清楚这里头的苦衷。
一边是毫无音讯的丈夫,一边是整日在自己眼前晃的大伯哥,张桂兰理智的天平在一点点坍塌,最终,她耐不住寂寞和对前途未知的绝望,倒向了大伯哥的怀抱。
好巧不巧,就在张桂兰和大伯哥好上,并怀上江昌义后,江德福不声不响回来了。
此时的江德福,已经是一名英雄团长了 。
他很快发现了张桂兰肚子里的“孽种”,张桂兰一口咬定是江德福的,但这种事是骗不了人的。
江德福一怒之下,将张桂兰赶出了家门。那时候赶走一个女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甚至连休书都没有,更何况是张桂兰有错在先。
张桂兰回到娘家生下了江昌义,含辛茹苦将江昌义养大,这期间受到的欺辱和折磨,可想而知。而此时,江德福则娶了年轻漂亮的城市小姐安杰,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等江昌义成年,为了给儿子谋得更好的出路,张桂兰才将这段实情告诉了江昌义,这才有江昌义“滴泪认父”的故事。
江昌义也通过江德福这个“跳板”,彻底改变了命运,成为了腰缠万贯的大老板。
刘静(剧中亚宁原型)在原著中这样写道:
面对这个一身名牌西服一口纯正普通话的成熟的有魅力的男人,我无论如何也不能把他同那个留着锅盖头,穿着一身粗布衣裤和方口布鞋的老实木讷农村青年联系在一起。
我坐在他对面,像是接受审判,代我的母亲,代那些抢走农村优秀男人掠走农村女人的幸福的所有城市女人受过。
江昌义的话,像那条吮了水的软鞭子,抽在亚宁身上、打在江德福脸上,沉痛却真实。
剧版《父母爱情》之所以看起来温情脉脉,是因为把真实生活中的那些丑陋、不堪都屏蔽掉了,或者说都美化了。
刘静老师很聪明的安排江德福的农村老婆张桂兰出轨、老丁的粗鄙妻子王秀娥难产去世,就连王政委的能干媳妇张桂英也说死就死了。
至此,剧中三个“出人头地”的男人,便可以放开膀子,正大光明地“换老婆”了。
当年,他们几个都是农村的穷小子,能娶上老婆就算烧高香了。
可当他们在社会上有了一席之地,成了“有身份的人”,首先嫌弃的就是跟不上自己步伐的“乡下婆娘”。
上岸第一剑,先斩身边人!人性的幽深就是——当你在发达之后,都是想着如何甩掉从前的标签,那些不堪的往事,还有曾经的故人。
即便像老丁这么讨喜的人,对朋友仗义、对孩子仁爱,却唯独对王秀娥大呼小叫、动不动发火。
王振彪更不用说了,他和妻子张桂英的交流方式从来都是“横冲直撞”,都不曾拿正眼看过张桂英一眼。
所以,当王秀娥难产而死、张桂英突然离世后,老丁和王振彪都不约而同先后要和“岛花”葛美霞结婚,只不过老丁迫于政治压力放弃了,王振彪后来者居上,抱得美人归。
葛美霞是岛上渔霸的女儿,和资本家的女儿安杰有很多相似点——比如都成分不好,比如都有文化,比如都美丽动人。
这就是江昌义口中的“城市女人”,她们看不起乡巴佬、渔霸,可当这些男人功成名就,她们便蜂拥而上,也不嫌弃老了,也不嫌弃再婚了。
剧中无论是江德福、还是老丁、王振彪,都在第二段婚姻中收获了幸福,他们享受着“娇妻’的温柔体贴,早将那裹着小脚、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村女人忘得一干二净了。
婚姻中的残酷现实就是:所有人都是慕强的,当自己越来越强时,他(她)不会停下脚步等一等跟不上的同伴,而是大踏步地奔向更强大的下一个目标。
要么一起变好,要么就换人。
江德福和安杰的婚姻让我们感受到美好,是因为两个人势均力敌、彼此成就。
江德福给了安杰一世安稳,安杰还江德福身心上的慰藉。
原著中,江德福在一次酒后不无得意地说道:农村包围城市能解放全中国,城市包围农村能过上好生活。
此时的他,恐怕要感谢当年张桂兰的背叛,没有她的背叛,他就过不上现在的好生活。
即便是抛弃张桂兰,娶了安杰这样的娇小姐为妻,他也会背负道德的枷锁,不像现在这么理直气壮地享受新生活。
所以,江德福对张桂兰早已没有了怨恨,他不肯回头看张桂兰,不是因为仇恨,而是因为心虚,他不愿暴露心中的那些见不得人的“人性幽暗”。
江德福自欺欺人地宁愿相信,是张桂兰的背叛,才让自己和她离婚,她现在的落魄潦倒都是咎由自取;也不肯承认,即便张桂兰坚守妇道,他恐怕也难对她不离不弃、相守到老。
江德福内心很清楚,张桂兰无论怎么做,都逃不过被抛弃的命运,在他跟着老六团走的那一刻,张桂兰的命运便已注定。
他不肯回头看张桂兰一眼,正是因为无法正视自己内心的自私和卑劣。
看吧,人真得就是很自私,很残忍的,婚姻也是很残酷,很现实的。
好在,剧版中的张桂兰比原著的结局要好很多,原著中 ,张桂兰苦了一生、恨了一生,临死前将江昌义的身世告诉他,并授意江昌义去恶心江德福;
但在剧中,张桂兰重新组建了家庭,还有孝顺的儿子和儿媳,她离开江德福后,又重新拥抱了生活。
所以,剧中的张桂兰虽然老迈、虽然沧桑,却一脸平静安详,她无怨无恨,对和江德福的那一段过往只剩追忆。这也是她要看看“他三叔”的原因。
相较于江德福的躲闪,张桂兰更坦然也更坦荡!
这也是原作者刘静对江昌义口中“乡下女人”的悲悯,她理解她们,也同情她们,她愿意用笔尖,给她们描绘更好的生活。
江昌义那条吮了水的软鞭子,一直在刘静耳边唰唰作响,抽在她身,打在父脸。
来源:黎筱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