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几年后回望, 2024年,对于传统的剧集制作出品公司来说,或许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
越来越短,并不一定非要成短剧。
在几年后回望, 2024年,对于传统的剧集制作出品公司来说,或许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
进入4月下旬,国内各大影视公司陆续披露了2024年年度报告。
剧集市场,特别是对传统的长剧制作出品公司来说,头部的几家公司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收入下滑。
其中,华策影视2024年营收为19.39亿元,同比减少14.48%;慈文传媒营业收入为3.66亿元,同比减少20.63%;柠萌影视净利润由盈转亏,为-1.9亿元。
上述公司都将注意力放在了近两年发展迅速的微短剧上,短,正在成为长剧公司的救命稻草。
与此同时,“短”!也成为2025爱奇艺世界·大会上的主旋律。
其首席内容官王晓晖声称,这将会是今年爱奇艺内容领域的唯一关键词。
曾经以长剧集著称的爱奇艺,如今也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拥抱“短”内容。
此前,爱奇艺、优酷、腾讯等长视频平台已经纷纷拥抱“短剧”,不仅将各自APP的“短剧”入口提升到超越长剧的位置,而且纷纷成立微短剧部门,都想搭上这趟顺风车。
甚至连长剧都在“缩短”,爱优腾普遍将自制剧控制在 12 集以内,单集时长压缩至 30 分钟以下。
从过去两年的剧集市场趋势来看,长剧在集数方面出现变短的情形,且包括《漫长的季节》《我的阿勒泰》等爆款剧集都是8-10集的短剧集。
此外,云合数据发布的《2024年长剧集网播年度观察》指出,去年新剧的备案量、上新量均在缩减,库存剧的上新量持续增长。
新剧上线集数大幅缩减,2024年上新国产新剧总集数7610集,同比减少14%。
为什么很多传统长剧集公司都纷纷把微短剧当作新的方向作为投入?
观众对于倍速观看越来越青睐。这反映出当下观众、消费者对于内容产品消费的怎样的心态?
对此,中国经营报记者张靖超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如果不能自己寻求短而精,让观众遇见(自寻短“见”),长剧的活路将更少。
长剧集公司和平台投入短剧,都带有战略布局的目的。
尤其是在横屏短剧上,长剧集公司拥有强劲的横屏影视制作经验、相应的全套人才储备,并且更有实力和优质网文IP合作。
这些都让长剧集公司在短剧赛道进入白热化中,有超越此前野蛮生长的草创班子,而后发先至的实力。
最终,短剧的引流还是如长剧一般靠口碑,而非一味的买量,这也是长剧集公司发力的立足点。
至于长剧变短,也不过是一种受众无法忍受后的“加戏”。
此前长剧集本来就有无限加戏、加长且无趣的趋势,其目的也是分集卖钱(广告也可能同比更多)的意味。
但这也导致了受众的审美疲劳,以至于通过倍速观看来增加剧情刺激频率的意味。
此外,由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体验,也让受众难忍冗长,更偏重于又快又短的观影效果。
整体而言,求新求变求快的观影体验是此前“烂片”泛滥造成的,而移动端体验变化则是一个催化剂。
倍速刷剧,本身就是观众亲自动手让长剧变短的操作。
所以,短,并不一定是变成短剧,而是让剧情更紧凑和抓人,而非冗长的肥皂泡。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产业评论人
来源:影视热评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