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背叛》是作家豆豆的第一部作品,塑造了宋一坤这个形象鲜明、介于黑白两道之间的的“大哥”形象。他出身于山区的穷苦家庭,有着改变命运、“过另一种生活”的强烈意识。因为是学哲学的,所以擅长思辨,遇事沉着冷静,有大将风度。他能够从别人司空见惯的信息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东西
《背叛》是作家豆豆的第一部作品,塑造了宋一坤这个形象鲜明、介于黑白两道之间的的“大哥”形象。他出身于山区的穷苦家庭,有着改变命运、“过另一种生活”的强烈意识。因为是学哲学的,所以擅长思辨,遇事沉着冷静,有大将风度。他能够从别人司空见惯的信息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东西,以缜密的设计长远布局,在法律边缘去创造财富,在自己的朋友圈里享有极高的威望。
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文笔与精巧的构思,单说这本书的标题《背叛》 就意蕴丰富。简单来说,“背叛”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夏英杰对宋一坤的背叛
夏英杰在得知方子云因宋一坤的计划而死,且该计划导致众多农民受害后,良知促使她胁迫叶红军秘密退还赃款,亲手破坏了宋一坤精心策划的工程,这是对宋一坤爱情和计划的背叛。
二是叶红军对宋一坤的背叛
作为宋一坤的至今好友,生死弟兄,叶红军在夏英杰的劝说下,选择倒戈,帮助夏英杰退还赃款,背叛了与宋一坤的合作关系。
三是方子云对文学理想的背叛
方子云怀着“曲线救诗”的梦想下海经商,然而现实的残酷让他的梦想破灭,还遭遇了诈骗案。他本想通过商业成功来支持自己的诗歌创作,却在过程中失去了自我,最终因无法承受良心的谴责和理想的破灭而自杀。
四是宋一坤对自己的背叛
宋一坤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策划了一系列高智商的骗局。当他看到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一系列悲剧发生时,内心受到极大的冲击。最终,他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斩断了黑手党伸进中国的魔手,这是他对自己过去行为的背叛,也是对良知和正义的回归。
这四种“背叛”,都可以加上一个“高贵”的定语。因为,他们虽然远离了初衷,但都奔向了正义,维护了人格。正如宋一坤在对夏英杰坦露心声的时候说的那句话:
“我算到了一切,但唯独漏算了良心,没有考虑到一个人的良心能够承受多少的煎熬。”
也就是说,宋一坤的这个商业计划之所以失败,不是失败在他的智商上,而是仅仅停留在“术”的层面上,忽略了“道”。
不符合“人道”的东西,再完美也是有天然缺陷的。
从这个角度再来看巍子、许晴版的电视剧结局的设定,这对原著的结尾也是一种“背叛”:
首先是宋一坤。
原著:宋一坤破坏意大利黑手党洗钱计划后,抱着必死信念与黑手党展开终极谈判,最终以自己的死换来所有人的平安。
电视剧:宋一坤也是因背叛黑手党而付出生命代价,但电视剧强调了他的民族气节。他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把工程交给黑手党指定的公司,坦然赴死,并且在死前还去看了司机小马,看到小马的变化,他内心受到触动。——这是一种极高明的“留白”艺术,尊重了人性的复杂。
其次是夏英杰。
原著:夏英杰在失去宋一坤后,服用过量安眠药自杀。
电视剧:夏英杰没有死,她在法国忙着写作时突然昏倒。宋一坤被押送到医院与她见了最后一面,就在宋一坤刚走出医院时,夏英杰被告知自己怀孕了。夏英杰止住哭声,光着脚奔出病房,向宋一坤大声说明情况,给宋一坤一个天大的安慰。而且镜头一转,两年后,夏英杰带着儿子给宋一坤扫墓。——这种改动比较套路化,属于“光明的尾巴”系列。
最后是情节走向。
原著:整个故事围绕着宋一坤的复杂阴谋展开,最终他在众叛亲离的绝境下,为了让工程走向正轨,不得不背叛自己,付出生命代价。
电视剧:更侧重于表现宋一坤从策划阴谋到最后良心发现、回归正义的过程,突出了他的转变,以及他为了国家利益和道德良知,勇敢面对黑手党并接受惩罚的情节。
总体来说,电视剧对原著结尾的改动,使故事更符合主流价值观,强调了正义、良知和民族大义等主题,同时也让夏英杰的角色有了新的生命延续,给观众留下了一些希望和温暖的感觉。虽然从生活逻辑上来未必会如此圆满,但艺术毕竟是要高于生活的。
熟悉和喜欢豆豆作品的朋友们怎么看这个问题呢?欢迎留言讨论!(知人篇24)
来源:此心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