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次看《甄嬛传》看到甄嬛离开后宫远避凌云峰,又阴差阳错的决定再次回宫的时候,我就在想:
每次看《甄嬛传》看到甄嬛离开后宫远避凌云峰,又阴差阳错的决定再次回宫的时候,我就在想:
皇上在甄嬛出宫后为什么还愿意接她回宫?
而且,甄嬛当初明明已经心如死灰,说出了那句名场面:这些年情终究是错付了后,为什么最后还会愿意回宫呢。
她是怎么做到在分开3年后还能让皇上满心欢喜的接她回去呢?
类比现代就是离婚分居3年后,前夫现在的白月光换成了她。
甄嬛做了哪些动作、说了哪些话,让她想回宫的时候,勾勾手指尾,皇上就能心无芥蒂的接受她?
01
紧守口风,从不对另一半放狠话
从欢天喜地的准备封妃大典,因为白月光纯元的一件故衣,皇上大发雷霆,几乎是让甄嬛穿着内衣从皇后的宫中走回自己宫里。
并被禁足了。
甄嬛没有大声质问皇上究竟是为什么。
只是有点心灰意冷的哀叹。
后来,母家被皇上搞了,全族还被流放宁古塔,甄嬛挺着几个月的大肚子跟皇上下跪为母族求情,皇上在给白月光写情信,却发现,原来,自己一直是纯元的替身,一个手办,一个感情的替代品!
以甄嬛的心性和高自尊,怎么能接受得了。这么些年自己以为的爱,原来只是一个骗局?
打击那么大,万念俱灰都不为过。
最终只化为一句:这些年的情爱终究是错付了!!
这时的她只想离开。
我们大部分人这时候可能想的是,老子不好过你也别想好过。起码要过个嘴瘾,好好的骂一通,发泄心底的怨和恨。
只恨不得把所有难听的词都骂出来。
骂出来是爽,但对自己有任何好处吗?
没有的。
02
其实甄嬛还有一点很聪明
她始终把她和皇帝关系搞崩的原因定位为“感情不和”而不是皇帝“薄情寡义”。
她生产之后,发现皇帝不可能因为她而对甄家松手后立马克制自己为父亲求情的冲动,转而强调皇帝把自己视为替身是在辜负自己,这样皇帝生气归生气,但气消了,后面是有转圜的可能的,如果还为父亲求情,让皇帝认为她是对“皇帝”不满,而不是对“丈夫”不满,那甄嬛一家带着胧月全部完蛋。
所以才有后面的甄嬛回宫,对皇帝和太后的说辞都是当初因为感情问题心灰意冷,完全不敢提甄远道和母家的事。
甄嬛在皇上面前立的人设就是求爱,只求皇上的真心和真爱。
她生产后趁皇上对她还有那么一点愧疚时,把胧月安排了,把宫人安排好了,然后干干净净的离开。
我在网上看到有些女生在发现丈夫出轨后,既不想办法为自己谋后路,也不想办法抓证据,只一味的闹腾。
闹到最后,自己一无所有。
03
再见先是红了眼,再红着脸
分手后再见面,甄嬛的表现也是非常的有意思。
先惊诧的不敢相信皇上会为了她而来,再跟皇上陈情。
跟皇上表达自己的感情,说这么多年过去了,她终于知道自己还是爱着皇上,对皇上的感情依旧如昨,如果四郎但凡对她还有一分真心,她情愿减寿十年。
再表述当年离开的原因,是以为皇上对她没有感情所以才会心灰意冷的离开。离开后才懂了,她自己的心。
皇上一听,可不就心软了,面子也有了,马上说:你也学会软和了。
甄嬛暗暗扭转过了头,翻了个白眼,再款款情深的跟皇上说想胧月、说想他。
皇上这不就跟着来了:你离开的这么些年,朕连个说贴心话的人都没有。
接着皇上又对甄嬛说的:嬛嬛,这些年你在朕的心里,是从未离开过。朕一直把你当成莞嫔。
然后,甄嬛还贴心的说:“他们俩现在的事,不想让其他的人知道,她也不想回宫。”
皇上这可不就放下心来了。
这一来二去的,皇上心理没结节了,情顺了,就多往凌云峰多跑几趟了。后面,有了孩子,再回宫就理所应当的了。
最后
甄嬛是真正的做到说软话,做硬事啊。
嘴软手硬就是她的一个大特点。从不说硬话,从不做软事。
在职场和婚姻里真的太需要学会她这个能力了。
你们觉得呢?
来源:逆袭中的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