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集长剧被指注水,历史传奇变言情套路?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4-19 00:56 1

摘要:“霍去病23岁去世拍75集,剧组是把他喝奶的日子都拍出来了吗”“建议改名《霍去病の恋爱循环》,70集谈恋爱最后5集封狼居胥”的讽刺弹幕刷满屏幕。

2025年4月16日晚上十点,一部压了九年的电视剧突然空降播出。

观众点开《风起大漠》第一集时,弹幕瞬间炸了锅。

这部原名《霍去病传奇》的75集长剧,开播半小时就被吐槽淹没。

“霍去病23岁去世拍75集,剧组是把他喝奶的日子都拍出来了吗”“建议改名《霍去病の恋爱循环》,70集谈恋爱最后5集封狼居胥”的讽刺弹幕刷满屏幕。

观众发现男主角张若昀穿着盔甲策马出场时,评论区有人直接开麦:“这满脸写着我在演史诗剧的表情,真不如回去拍《庆余年》。

这波差评来得并不意外。

七十五集的体量在历史正剧里本就少见,更别提霍去病真实的军事生涯只有五年——从十七岁初征到二十三岁病逝。

制作方把九十二集原片删到七十五集的操作,反而让观众质疑“注水严重”。

历史粉翻出剧中新增的原创女主设定,发现这位玛丽苏角色不仅参与重要战役,还与霍去病有感情线。

有人翻出剧组2016年的备案资料,发现编剧团队曾公开表示“要展现少年将军的成长过程”,但观众显然不买账:“五年时间从新兵升到大司马,成长空间比剧集缩水还快。”

张若昀的选角争议一个月前就有预兆。

他主演的《显微镜下的大明》三月刚完结,观众还在吐槽他演的算学天才“像村口二傻子”。

这部马伯庸IP改编剧配置不差,悬疑探案加戏骨云集,首播两集却因为“人均谜语人”的台词劝退观众。

原著粉发现剧版把剥洋葱式的破案过程改成了直给模式,张若昀全程瞪眼抿嘴的表演引发两极评价。

粉丝解释角色设定是自闭症,弹幕飘过“自闭症不等于面瘫”的反驳。

同剧戚薇的脸部状态和费启鸣的AI式演技,反倒让男主角的争议显得没那么突兀。

连着两部剧口碑翻车,观众开始盘点张若昀的选角模式。

从《庆余年》的范闲到《雪中悍刀行》的徐凤年,再到《显微镜下的大明》的帅家默,三个角色都被总结成“智商开挂加吊儿郎当”的固定模板。

有网友剪出他近五年影视片段,挑眉、歪嘴、晃脑袋的表情高度雷同。

这次接拍积压九年的《风起大漠》,被业内人士爆料是“帮资本清库存”,观众发现他在剧中的表演状态确实接近九年前:镜头扫过特写时,二十三岁霍去病眼角的细纹比历史考据还明显。

历史剧对比案例被反复提及。

2019年《庆余年》大爆时,观众夸过编剧王倦改活了男频文,陈萍萍、庆帝这些配角至今还是剪辑区热门素材。

当时也有武戏拖沓的批评,但精致的服化道和完整的故事线盖过了瑕疵。

反观《风起大漠》,为过审狂删十七集的操作直接导致剧情碎成饺子馅,霍去病喝个羊奶的镜头能剪进三集闪回。

观众翻出《庆余年》里范闲朝堂斗诗的片段,弹幕飘过“同样是装X,四年前看着爽现在看着尬”的扎心评论。

平台数据给出矛盾的信息。

《显微镜下的大明》在爱奇艺热度值破9000,冲进平台历史悬疑剧前三,但讨论区最热的帖子是“张若昀到底会不会选剧本”。

有观众认真分析:马伯庸IP改编本就容易高开低走,《风起大漠》的制作问题更多是积压剧通病。

关于演技争议,粉丝贴出《庆余年》第二季片场照试图控评,立刻有人回怼“先解释下为什么霍去病打仗还要带美瞳”。

两部剧的舆论风波暴露出行业深层问题。

当75集长篇剧集遇上短视频时代观众的耐心,当历史考据遇上资本清库存的需求,当固定戏路遇上观众审美疲劳,争议爆发几乎成为必然。

来源:影视大哼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