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新剧《蛮好的人生》为何遭保险从业者吐槽?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4-19 22:08 3

摘要:孙俪主演的都市剧《蛮好的人生》在央视热播,首播收视率破3%,话题度更是直线飙升。然而,这部号称“以保险行业为切口”的职场剧,却让一群保险从业者集体破防,甚至有人怒斥:“这剧让保险行业倒退十年!”这部剧究竟踩到了哪些雷区,让平时“以和为贵”的保险从业者们血压飙升

孙俪主演的都市剧《蛮好的人生》在央视热播,首播收视率破3%,话题度更是直线飙升。然而,这部号称“以保险行业为切口”的职场剧,却让一群保险从业者集体破防,甚至有人怒斥:“这剧让保险行业倒退十年!”
这部剧究竟踩到了哪些雷区,让平时“以和为贵”的保险从业者们血压飙升?咱们从剧情、行业细节和现实影响三个角度来扒一扒。

《蛮好的人生》中,孙俪饰演的保险精英胡曼黎堪称“行走的违规教科书”。为了开单,她陪客户跳冰湖、伪造客户签名,甚至教人“用假离婚证骗保单”;董子健饰演新人薛晓舟更离谱,为了卖养老险,张口就是“理赔百分百到账”——现实中,保监会早把“保证赔付”这类话术列为高压线,谁敢说分分钟被罚到哭。

更绝的是,剧中胡曼黎还帮客户P体检报告、教富婆用保单洗钱,连2024年刚发布的《人身险销售合规指引》都敢踩。网友辣评:“这哪是保险精英?明明是诈骗团伙女老大!”

保险从业者们看完直接炸锅。一位从业七年的业内人士吐槽:“客户全来问‘你们是不是真这么黑?’”另一位从业者哀叹:“我们这几年好不容易靠合规挽回点口碑,结果一部剧全毁了!”甚至有网友调侃:“建议银保监直接给剧组发罚单。”

面对争议,编剧团队曾喊冤:“我们专门蹲了半年保险公司采风!”但剧中所谓的“真实”,在保险从业者眼里全是“雷区”。比如胡曼黎为了签单,把客户隐私当八卦聊;为了业绩,不惜教唆客户造假。

现实中,这些行为轻则丢饭碗,重则吃官司。导演汪俊还美其名曰“展现行业真实”,结果被保险大V怼:“合规是高压线,这剧拍的全是雷区!”

更让从业者无语的是,剧中把保险行业的“创新”和“违规”混为一谈。例如胡曼黎和薛晓舟推广的“养老社区+保险”模式,现实中确有保险公司在试点,但编剧非要让角色一边搞创新一边踩红线,导致观众分不清哪些是行业进步、哪些是违法操作。

业内人士吐槽:“这就像拍医生救死扶伤,结果主角天天在伪造病历!”

保险从业者的愤怒,本质上源于行业长期被误解的“憋屈”。近年来,保险行业努力扭转“忽悠”“骗钱”的刻板印象,通过严格合规和透明服务重建信任。但《蛮好的人生》中,主角的违规操作被包装成“职场逆袭的智慧”,让从业者觉得“努力全白费了”。

一位网友总结:“这剧播完,保险行业直接从‘专业服务’被打回‘江湖骗术’。”

不过,剧方也有自己的逻辑。孙俪在路演中提到,胡曼黎是保险行业的“老人”,习惯用“以情动人”的旧套路,而薛晓舟代表的“新人”则强调专业合规,两人冲突正是行业新旧观念的碰撞。

按剧透,后续剧情中双方会互相影响,最终达成平衡。但问题在于,前几集把“旧套路”拍得过于狗血,观众还没等到“反转”,就先被违规操作辣了眼睛。

普通观众对这部剧的态度倒是两极分化。一边是“吃瓜群众”看得津津有味:“孙俪湿发飙戏太带感了!”“渣男护小三,正宫甩证据,这剧狗血得让人停不下来!”另一边是职场剧爱好者疯狂吐槽:“编剧对保险行业的了解,还不如我楼下卖煎饼的大妈!”

更有意思的是,与电视剧同名的“蛮好的人生年金保险”意外火出圈。这款由太平洋人寿推出的产品,主打“4年回本、5年领钱”,被网友戏称为“孙俪带货最成功的周边”。然而,保险从业者却哭笑不得:“剧里把行业黑成炭,剧外靠产品洗白?这操作太魔幻了!”

《蛮好的人生》的争议,本质上是职场剧的老毛病——为了戏剧冲突牺牲专业底线。从医疗剧“医生谈恋爱比做手术多”到律政剧“律师庭上咆哮”,国产职场剧总在“真实”与“狗血”间反复横跳。保险从业者呼吁:“职场剧可以夸张,但不能颠倒黑白!”

不过,也有观众为剧方辩护:“电视剧不是纪录片,看得爽就行!”这种分歧恰恰反映了职场剧的尴尬:太专业容易枯燥,太狗血又失真。如何平衡?这确定需要一份深厚的功底。

《蛮好的人生》的争议,给所有职场剧提了个醒:行业剧的“真实”不是靠猎奇和违规来体现,而是建立在尊重专业的基础上。对保险行业而言,这场风波也是一次“去妖魔化”的契机——与其抱怨剧集抹黑,不如借此向公众普及合规的重要性。

毕竟,现实中的保险从业者既不是“骗子”,也不是“圣人”,他们只是一群在风险和人性中寻找平衡的普通人。
至于观众,追剧时不妨记住孙俪剧中的一句台词:“既然当不了贤妻,那就当个前妻。”——同理,如果职场剧拍不好专业,至少先把狗血洒得优雅一点吧!

来源:大象看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