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镜子里,五位女子举起剪刀狠狠刺向同一个人,寒光中,她们竟长着同一张脸!尸房里,无头尸体无缝“戴”头,竟是“猫妖”起死回生……都说最吓人的永远是中式恐怖。这不,近日,由任嘉伦、宋祖儿主演的奇幻剧《无忧渡》就让很多网友被吓到了。这部打着晚唐志怪噱头的电视剧,凭借着
镜子里,
五位女子举起剪刀狠狠刺向同一个人,
寒光中,
她们竟长着同一张脸!
尸房里,
无头尸体无缝“戴”头,
竟是“猫妖”起死回生……
都说最吓人的永远是中式恐怖。
这不,
近日,
由任嘉伦、宋祖儿主演的奇幻剧《无忧渡》就让很多网友被吓到了。
这部打着晚唐志怪噱头的电视剧,
凭借着人妖共存的有趣设定,
以及悬念丛生的故事,
上线3小时就斩获爱奇艺热度破6000的亮眼成绩。
然而,
与高热度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该剧的口碑,
不少观众一边惊叹中式美学的视觉盛宴,
一边痛斥剧情拖沓、人设单薄与演员表现乏力。
那么,
这部剧为什么会引发这样的争议呢?
其实,
《无忧渡》在很多方面都做得很用心。
光是“不磨皮”、“单元案”、“实景拍摄”就在同类剧中独树一帜。
而该剧在服化道与场景设计更是堪称精致,
不管是鬼市的阴森诡谲还是妖洞的光影迷离既有冲击力又不失美感。
导演林玉芬摒弃柔光滤镜,
以冷色调强化悬疑氛围,
画面质感直追电影水准。
在剧情安排上,
《无忧渡》的“主线+单元案”的结构能让观众快速入戏,
每个单独成篇的单元剧,
让观众理解起剧情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成本。
而在这几件波谲云诡的案件中,
导演也试图探讨“爱、贪、嗔、痴”的人性主题。
但在这些优点之外,
该剧也有很多的问题,
首先是几个单元剧间的衔接过于生硬,
案件推进过度依赖“反派自曝”的套路。
像“人面鸮”化身的伶人,
明明已掌控局势却强行拖延时间,
最终被主角一剑斩杀。
剧情悬疑感仅仅停留在氛围的渲染,
缺乏逻辑严密的破案过程,
这也导致很多观众直呼“故弄玄虚”。
其次是该剧的主线与支线出现了失衡,
剧集试图兼顾男女主感情线与单元案件,
但却陷入了“两头不讨好”的尴尬处境。
半夏与宣夜的情感升温缺乏细腻铺垫,
从“怯懦少女”到“捉妖搭档”的转变生硬突兀。
而单元案件中的配角如人面鸮、猫妖等,
因戏份压缩沦为工具人,
其动机与情感流于表面,
未能深化“人妖共存”的主题。
比起用妖的经历直击人心的《聊斋》,
《无忧渡》里的妖更像推动剧情的“道具”,
志怪内核沦为了背景板。
最后也是争议最大的,
是演员们的演技。
任嘉伦饰演的捉妖师宣夜,
本是个亦正亦邪的复杂角色。
但任嘉伦的表演却显得这个角色有点呆,
在剧中经常出现砍完一刀就原地发呆,
目送妖怪逃跑的操作。
被不少网友调侃“捉妖师是来剧组领盒饭的”。
而更糟糕的是任嘉伦的原声台词吐字含糊、气息虚弱,
与角色“洒脱张扬”的设定严重割裂。
再加之他的这次扮相疲态尽显,
泪沟与松弛的皮肤进一步削弱了角色魅力,
与宋祖儿的对手戏被很多人调侃为“叔侄恋”。
尽管他在动作戏中依旧保持古装男神的仪态风范,
但整体表现难掩“力不从心”的颓势。
至于宋祖儿饰演的段半夏,
没有了《乔家的儿女》时的灵动。
只剩下瞪眼、噘嘴、皱眉三板斧。
面对妖物时的惊恐与后期的坚毅缺乏过渡,
情绪表达流于表面。
例如在“碧玉梨”单元中,
她被困幻境时的绝望奔逃本应是高光片段,
却因表情单一未能传递出层次感。
其实,
《无忧渡》在悬疑爱情之外,
试图以“人妖共存”探讨身份认同与偏见。
只可惜,
它在主题表达上浮于口号,
未能真正把挖掘出问题。
例如宣夜作为半妖的挣扎本可深化种族对立议题,
却因剧情简化沦为“英雄救美”的俗套。
而半夏的“阴阳眼”设定亦未挖掘出个体与异类共生的哲学思考。
所以,
《无忧渡》只做到了视觉奇观的堆砌,
却未能赋予志怪以灵魂。
也许,
东方志怪的美学复兴,
不能仅止步于华丽的外表。
以妖写人、借人识妖,
才能让志怪奇谈剖出人性的复杂层次。
那么,
各位亲爱的朋友,
你们喜欢《无忧渡》这部剧吗?
欢迎留言讨论,我们一起交流。
我是榕树洞里看世界,小小树洞纵论天下琐事。
来源:景媛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