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刷完4集孙俪《蛮好的生活》,对比之下,觉得豆瓣6.4分的《乌云之上》都能算精品了。
2025年了,居然还有这样的剧情?
丈夫出轨,孙俪饰演的妻子色诱不成,拉着小三一起跳河,逼问男人你救谁?
???
刷完4集孙俪《蛮好的生活》,对比之下,觉得豆瓣6.4分的《乌云之上》都能算精品了。
《乌云之上》只是寡淡,只是无功无过,而《蛮好的生活》是狗血糟粕一锅炖。
来,展开说。
一,状态可以逆风、人格不能通缩
孙俪饰演的胡曼黎,中专毕业,从保险公司前台小妹做到年薪百万多的开单王,一无裙带背景、二无显赫家室,想必情商能力都很高吧?
穿着拉风行头,拽得二五八万的走过来。上一次演职场精英,演得如此有形无实,还是Angelababy
剧本打开方式不对,赋魅时悬浮,赋能时飘忽。
欲扬先抑时,抑得用力过猛,扬得尴尬油腻。
上来就给她高收入的职场女强人起点,又不满足于只写单面的她强,要角色的复杂弧光、要更饱满的维度、更大的反转反弹空间,要写“她强但她也挺讨人嫌”。
出发点没问题,但“她强”写得虚,“她讨人嫌”写得用力过猛。
隔壁《乌云之上》,孙俪演颇有能力的女警察,相对较少刻意拉风开挂,但人物反而更立得住。
数年前的《理想之城》,满屏职场老狐狸,纵横捭阖斗法,都在事在细节。
《蛮好的生活》写她强,落点则从实感细节跑偏到了虚感夸张。
强调姿态,多过于春风化雨真正让人信服。
放狠话的花架子,多于实际的周全步骤。
见客户之前和手下小姑娘说“行吗?把吗去掉”。
和情敌对峙时,中学小太妹打架一样勾手,“你,过来”。
她的强,更多是仅台词可见的皮面,而不是静水无声自惊雷的真力量。
劝说客户买保险,待之以诚、动之以利,思路没有问题,但这段最后胡曼黎纠正对方对保险行业的偏见,突然又开始生硬上价值,属实有点尴尬。
这当然不是《蛮好的生活》一部剧的孤例,而是很多剧作的顺拐困境。
要“爽”,那就顺拐着硬放狠话。
要“强”,那就顺拐着硬加光环。
徒有其表,形似而魂缺位。
剧作不是设定“她强”就可以了,需要更多配得型细节以作支撑。
可这部剧中,市井智慧几乎隐形,甚至被变形处理为粗俗虚荣。
“中专学历靠自己走到高位”的设定,打开方式并没有呈现出与之相匹配的高情商高能力,反而更侧重学历歧视,作为教授丈夫的对标项目,体现不配。
开局顺风盘,都已如此掉线,很难想象逆风翻盘会翻多大车。
逆风翻盘式套路的微妙难点,是状态可以在泥中,但人格不能矮化、魅力不能残化、势能不能猥琐化。
情况可以是逆风的事事不如意,但角色的本源能量体,不能是纸老虎一般的空架子。
《蛮好的生活》前四集,显然没建立起这种信任感。
二,潜台词“是她配不上陈世美”
剧中女主发现老公出轨、被小三羞辱之后,在闺蜜建议下居然回家色诱老公?
被对方拒绝之后逼问“为什么对我不行”,发泄情绪撕了有收藏价值的书,因为此前她就是在那套书中发现出轨的情诗。
吵架情绪过激砸东西正常,而这段的诡异在于,妻子明明是受害者,道德上被亏欠、情感上被辜负、亲密动作上又被推开被羞辱,但撕书吵架的情节,却演得更像黑社会来要钱。
胡搅蛮缠、无理威胁,大过于天经地义的诘问。
节奏是妻子一边撕一边吼一边扔,一边逼问“为什么”。
潜藏的内置情绪属性中,对加害者受害者做了一次隐形的对调,愣是被拍出了一种“俗气恶毒老婆迫害文化珍品”的既视感。
要不说被辜负的妻子发泄情绪,我还以为是拍“秦始皇焚书坑儒迫害知识分子”。
没有苛责受害人当完美受害人的意思,但悬浮狗血的前四集中,最强烈最有实感的,只有出轨丈夫对妻子的厌弃。
主创团队和题材方向,或许才是真正的同床异梦。
《墨雨云间》是女性复仇爽剧,谈不上什么高深的现实艺术价值,但是薛芳菲“请苍天,辨忠奸”感情色彩是对的。
倘若你把吴谨言的表演,换成小人得志式的、恶狠狠的眼珠子要蹦出去的、粗鄙不讲理式的,整个都会崩。
(没有说孙俪的表演就如此的意思)
但这一段给我造成的不适感,核心在这种错位。
台词明面是她供他读博、她供出了他的今天,潜台词是“粗鄙的她不值得”,她挟恩以作威,她粗鄙以欺凌。
这不是什么雌竞视角,这是老男人“我出轨但我是清高有文化的受害者”视角,是“我家里的老婆粗鄙不堪,我看都不想看她一眼”视角。
这是“她配不上陈世美”的视角。
当然你可以说,那是渣男心理活动,渣男的想法不代表创作者的意图。当然,刑侦剧里罪犯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完全不等于创作者想杀人。
但剧中这一段,镜头的取舍、表达的侧重、呈现的质感,看似是色诱,实则强调她的言语暴力、动作暴力、情绪暴力,裹着男性创作者对“糟糠妻”的羞辱式厌弃。
如果说某些女频剧作的问题,是口号喊得空又空、故事搞得假又假,那么《蛮好的生活》的双重弊病,则是满屏悬浮狗血剧情中,虚假的女性爽剧名头下透出真厌弃。
三,影子的影子
很糟糕的部分,还包括女主训斥无辜小姑娘,误会小姑娘破坏自己婚姻家庭,趾高气扬满口“我老公离开我就不能活”为难无辜小姑娘。
假装恩爱、威压小三,已经很过时狗血了,霸凌的对象还是纯属倒霉的无关小女孩?
这是什么狗血幽默狗血转折吗?
一点也不幽默,一点也不奇观,只有直观的言语暴力。
至于女主要回去色诱男主,不愿分割婚内财产给渣男,踢渣男净身出户难度大,种种经济考量的角度,种种“留下他”的理由都可以写,但他们都不写,而写她天经地义、好像唯一默认的路就是“那当然是原谅他讨好他啊”。
现实生活和理想口号不一样,很正常。
如果要拍同床异梦、一地鸡毛,但出于利益考量依旧要挽留老公,没问题。
拍好了拍实了是人性复杂的唏嘘,是面无全非的鸡皮疙瘩。
《喜宴》中假结婚变真怀孕之后,真男友并未挥剑斩情丝,复杂混乱的故事,真正剖开了人间世情。问题在于这部《蛮好》完全不是。
《还有明天》中女主反复被家暴,最后她去投票,选择相信一种制度性的更好的新可能。
物理上未远走,但精神上早已经走了。
此前不敢离开的漫长伤痕中,她是绝望的瑟瑟发抖的受害者。
同样是“她没有第一时间离开他”,《还有明天》没有任何指涉向“她活该”的表达,未离开是受害者的畏惧和不得已,而不是天经地义的“她当然该拼命挽留他”。
《好事成双》是典型的“离婚搞事业”套路,用正确的鸡汤漂亮话,堆砌并不真正存在的表层爽感;质感肌理水准另说,至少创作意图和素材不打架。
《墨雨云间》是高度虚构的爽文体,加持古偶言情的情爱氛围。说着假装人间清醒的台词,干着逆风翻盘的大事,提供替代幻想和爽感。
《国色芳华》中的胜意则是血色唏嘘一笔,一度在何惟芳帮助下离开人渣,和姐妹们用双手种出芳华新人生。然而她被唤醒的意识,被点亮的希望,终究敌不过漫长的剥夺偏见语境;她最终因为已夭折的孩子而被狠狠戳中痛处,最终又相信渣男,最终喋血倒在美好来临前。
不是所有人都快刀斩渣男,快意新人生,她是“醒了但没一直醒”的人。
上述作品都在自己的创作预期和轨道中,有自己的自洽闭环。
《蛮好的人生》跟不上这届“女本位”的趋势,又想要女观众的红利,很难自洽。
女主角当然并不一定要人间清醒,她可以保守可以恋旧,可以不“人间清醒”,可以觉得爱情是人生价值第一顺位。但把“过时裹脚布”和“拉风爽感”缝成四不像,打着女频爽剧的旗号把观众骗进来恶心,完全是另一回事。
某些部分,甚至叫人怀疑,孙俪是不是在搞马伊琍模仿秀?
角色有局部合理性,但没有真正的血肉支点,让人幻视,照着马伊琍演的罗子君,学了一个影子的影子。
因为没有浑然有机的血肉质感,所以假得像影子的影子。
孙俪是何其有能力的女演员,这些年她的名场面一茬又一茬,纵使是在《蛮好的人生》悬浮狗血的故事中,她某些伤心镜头表现也依旧炉火纯青。所以另一些桥段中她的表演有问题,至多说明打开方式不对。
我更愿意讨论,就连孙俪都接不到更好的本子吗?论名头阵容,这个盘子肯定不差,但剧本质量实在难恭维。
导演编剧真实的表达方向,套路模型的遗留惯性,市场流行的需求趋势,逐渐升温的女性知觉,各种因素混杂搅合在一起,彼此形成离心力。
如果头部女演员都只有这样的本子可以接,那才是最可怕的。
来源:舒心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