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犯的新生之路Ⅱ(233):黄百韬“三个想不到”另有隐情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4-18 08:14 2

摘要:本来想把方靖拉出来,摆一摆老资格,培养一下老乡感情,说一下共同的恩人顾祝同,相互亲近一下的孔庆桂,被黄维闹了个大红脸,也只好无情无趣的回到监室中,闷闷不乐地坐在那里。

本来想把方靖拉出来,摆一摆老资格,培养一下老乡感情,说一下共同的恩人顾祝同,相互亲近一下的孔庆桂,被黄维闹了个大红脸,也只好无情无趣的回到监室中,闷闷不乐地坐在那里。

其实,犯人进到监狱和社会上的人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一样,总愿意通过老乡、同学、战友、同事、同行等等关系,套一下近乎,从此在新环境之中,不再孤单,或可寻求个帮助,实乃人之常情也。不要说旧时,即便是现在的监狱,新犯人进入各监区那天,便会有老犯人围到公示栏里,不停地寻找着老乡、同行甚至有可能的熟人、同案犯等等。在以后的日子里,相互也好有个照应。而出狱之后,就又都成了社会底层,相互哀叹一声,也是有可能的。这种东西,似乎是杜绝不了的,也不是一两个红头文件能解决得了的,或许,发文件者心里同样明得跟镜儿一样。

监室里,王泽浚正盘腿坐在自己的床铺头上,和坐在他前面的廖宗泽、徐远举说着话,这二位在重庆、成都时,和王赞绪、王泽浚父子是有交往的,并不陌生。或许王泽浚已经判决了死缓的缘故,他对于认罪这事,如同喝凉水一样,甚至有几分另类的得意。不过,今天他们所说的,不是王泽浚的暴虐,而是海州撤退的战事。

“别说他黄百韬想不到,我王某同样也想不到,奶奶的,说得好好的,两条路可走,第一条是让周志道的第100军到海州,我们共同防守;第二条是让我们第44军坐船去上海驻防的。可谁也没有想到,11月5日晚上,李延年却突然打电话说,步行向新安镇撤退,7日傍晚之前走到新安镇和黄百韬兵团会合,然后归第7兵团指挥。两天时间,部队来得及准备吗?第44军就那点家当,真的不要了吗?关键是刘峙误国,把消息提前泄漏了,这下子好了,不仅是地方团队、政府单位、政府人员,连老百姓也都知道了,部队还没有出发呢,便把路给堵住了,一路之上,走走停停,怎么可能走得快哟。”王泽浚不停的抱怨着。

廖宗泽对这个故事似乎并不怎么感冒,而是问了一句:“王兄,听说你在海州霸占了一个排长的老婆,你老兄和人家老婆睡觉时,还让那排长给你站着岗,有没有这事儿?”

“去,去,去,廖宗泽,一边去。”王泽浚对于廖宗泽揭自己的短,并没有生气,而是骂着廖宗泽:“我老王,会干那种窝囊事儿?海州城没有女人了,非要抢一个排长的老婆。以后,这种事,不要再说了,丢我的人。”

王泽浚骂完了,才又说道:“说句实话,当时黄百韬一直催,我们也急啊,最后我竟然让当兵的用汽车拼命冲开一条路,把老百姓往路两边逼,这才加快了点速度,终于按黄百韬的要求到达 了新安镇,并迅速通过了运河铁桥,真正让黄百韬想不到的,不是等我们第44军,而是另有其事。”

“不,不,不对吧?”廖宗泽瞪大了眼睛,说道:“我听文强说,他可是亲耳听杨廷宴说,黄百韬临死之时,说他一想不到等你们两天多;二想不到李弥跑得那么快;三没有想到在运河上架一座浮桥,难道还另有隐情?”

胡临聪一听,也走了过来,说道:“泽浚,我虽然没有见到杨廷宴,可我听第25军逃跑出来的人,也是这样说的。”

王泽浚笑了起来,说道:“看来,我今天说的是孤证了,其实,最后见证黄百韬死亡的,应当是刘镇湘,不过,他喝稀饭去了。那么我就问你们三个问题:第一,等我们第44军是徐州‘剿总’下达的命令,而且他一直在催促我,他凭什么想不到?第二,在运河上架设浮桥,徐州‘剿总’的工兵团都给他派过去了,各军的工兵营也被兵团部借调走了,他要这些工兵干什么去了?第三,李弥提前撤退,是因为刘峙的人投降解放军了,人家李弥走之前,和他见过面,不信,哪一天你们见到第9军军长黄淑了,可以直接问他,他也见到黄百韬了。人家李弥说得很客气,刘老总让我们加速往徐州去保驾,那也只好对不起你黄老兄了。他们见面后不长时间,我就派出肖德宣那个团往大许家方面搜索前进了。”

徐远举认真地点了点头,说道:“王兄,有道理,有道理。这些事,都是事先安排好的,黄百韬又是知情的,他不可能于临死之前再哀叹说自己不知道。只是,我一直不明白,工兵都抽调给他了,他为什么不搭建浮桥呢?你们第44军都过了运河,刘镇湘的第64军也过去了,可其他三个军,为何在运河东岸迟迟不动呢?这种老鼠拖木掀的撤退队形,肯定有问题!”

王泽浚笑了起来,说道:“徐远举到底是徐远举,一眼便看出了猫腻,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天大的隐情啊。”

来源:辰东小晨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