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和年轻人相亲不一样,中老年相亲主打一个直来直去,不藏着也不掖着。
几年前,东北的一个中老年相亲节目火了。
和年轻人相亲不一样,中老年相亲主打一个直来直去,不藏着也不掖着。
你什么家庭,我什么条件,你什么需求,我什么能力,房子、儿女、退休金都明明白白地抛出来。
合适就处,不合适就拜拜。
现在这些桥段被搬上了大荧幕,也就是最近央视的热播剧——《我的后半生》。
教授沈卓然年近七十老伴去世,为了慰藉余生,也走上了相亲的路。
但是相亲的路走得并不顺遂,虽然前后有五个相亲对象,大结局时候他依然是孑然一身。
沈教授发现再纯粹的感情也有现实的考量,一切人与人的关系,背后其实都是明码标价。
价值互换
因为生病住院,沈卓然认识了医院40多岁,年轻貌美的护士长连亦怜。
连亦怜对他百般照料不说,还对他崇拜有加。
沈卓然很快喜欢上她,在医院当众跟连亦怜表白,俩人关系升温迅速。
在沈卓然从医院回家之后,连亦怜便以照料他为名,住进了沈家。
每天照料老沈的衣食起居,给沈卓然洗脚、喂药。
沈卓然的女儿沈黛对这位继母百般挑剔,甚至在家里公开祭祀亡母,给连亦怜难堪。
没想到,连亦怜百般忍让,一点都不生气。甚至在沈黛生病之后,耐心照料。
沈黛见到这个后妈如此温柔,也就默认了这桩婚事。
在老沈全家接纳连护士长之后,老沈打算和她订婚。
没想到亦怜却提出要老沈把房子过户给自己的儿子连进。
老教授觉得这个房子有沈黛一份,只肯给连进一半,而是还要在自己百年之后。
连亦怜见拿不到房子,马上翻脸,连进甚至公开辱骂老沈。
不仅搅黄了老教授的70寿宴,还把他气晕了过去。
一桩喜事,就这样变成了一桩闹剧。
不得不说,沈卓然的亲家母真的是人间清醒。
她很早就疑惑:一个四十多岁,年轻貌美的护士长,找一个70岁的老头子,到底图什么呢?
无他,图钱图房而已。
后来,连亦怜找了一个八十岁的老中医。
原因就是,这个老中医愿意把房子过户给连进。
你以为大家谈的是感情,结果大家谈的是生意。
社会心理学家乌利尔·弗拉提出过一个观点: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交易。
这句话虽然听起来很刺耳,但是在现实中,大部分人都会有利益的考量。
电视剧《都挺好》里那个名梗“蔡根花宝贝”就是如此。
苏大强觉得自己和蔡根花是真爱。
儿子吐槽他:人家图你什么呢?图你年纪大,图你不洗澡?就是图你房子。
苏大强不信,坚信自己得到了真爱。
于是把房子卖掉,揣着属于自己的三十万房款去找蔡根花宝贝。
结果“蔡根花宝贝”看他没房子了,根本不想搭理他。
剧中的小白对刘丽娜一直呵护有加。不仅鼓励她创业,还在她低谷的时候安慰她。
可最终,她发现这只是小白招揽客户投资的手段。
人际关系的本质,无非就是交换。
你要想维持关系上的平衡,就要让人做到有利可图。
虽然听起来冷酷,但在很多时候,却是谁也绕不开的现实。
学会接受这一点,在这人世间才能多出一份清醒,少受一点伤害。
付出对等
在电视剧的大结局里,沈教授被抢婚了。
沈卓然和第五个相亲对象乐水珊的婚礼现场,李黑豹突然出现,把她抢走了。
原因也很简单,李黑豹说:你跟老沈在一起,你要照顾他二十年,而跟我在一起,我能照顾你三十年。
这一句话,让乐水珊彻底改变了主意。
是啊,沈卓然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将来在家庭生活中肯定是无法撑起家庭责任的。
乐水珊注定是付出更多的那一个。
李黑豹则不然,他年轻,身体也好,肯定可以帮她承担更多。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再好的感情,一旦变成单方面付出,多半会心生怨怼。彼此扶持,相互对等的关系,才能走得更远。
剧中沈青和刘丽娜的关系就是崩溃于此。
刘丽娜一心扑在家里,扑在沈青和孩子身上。
她牺牲自己的事业,自己的社交,全部精力都放在家里。
但是沈青却一心搞自己的事业,对她漠不关心,对家里的事情也是不闻不问。
时间一长,刘丽娜心灰意冷。俩人在争执之下,差点离婚。
很多人说感情不能计较回报。
但是倘若有人只索取,却不付出,再好的关系也会走向陌路。
好的关系,都是相互的。
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付出。
你赠我一尺,我还你一丈。彼此对等付出,才是关系融洽的秘诀。
灵魂匹配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说:有些关系,并不是明码标价的。
真正的灵魂知己,图的是灵魂共鸣,根本不图身外之物。
但要我说,灵魂匹配反而是人与人关系之中最稀缺的价值,是最昂贵的、可遇不可求的。
剧中第二个相亲对象聂娟娟就是如此。
她和沈卓然因为一次误会,不打不相识。
因为一个昆曲的唱词,俩人在报刊上发文,互相指责对方有问题。
最后发现,他们居然有着共同的爱好、经历、审美。
俩人在垂暮之年得到一个真正理解自己的人,彼此都激动不已。
沈教授每天下午三点准时接听聂娟娟电话,一个月电话费五六百。
因为聂老师一句话,老沈以70岁高龄去湖里挖藕泥,让年轻人都无比佩服。
他还冒着雨去竹林录戏班唱的昆曲,就为了给聂老师分享穿过竹林的声音。
亲家母说聂老师是“老仙女”,因为“不食人间烟火”。她也没什么要求,不要钱,也不要房。
但是沈教授跟丢了魂一样,疯狂迷恋她。
现在人常说:真正的高手,都懂得提供情绪价值。
但要我说:没有什么比“我懂你”,更让人心动的情绪价值。
得知聂老师患癌后,沈教授不离不弃,甚至宁可住进养老院也要照顾她。
千人万人中,一人两人知。
契合的三观,相投的趣味,无言的默契。
这样的人遇到一个,人生的孤独就有了解药。这样的情绪价值,是很多东西都比不上的。
剧中一共给主角安排了五个相亲对象。
其中有两个,沈卓然一直不感冒,一个是勤劳能干的吕原,一个是温柔贤惠的彭玉兰。
其中有个很大的原因是:志趣不相投,灵魂不匹配。
俩人都无法接近老沈的精神世界,在很多问题上根本无法沟通,自然也就无法亲近。
夫妻是这样,朋友也是这样。
金庸和蔡澜,俩人志趣相投。
他们一起看同一本书,彼此交流想法。
一起去旅游观光,体验不同的文化,看不同风景,吃不一样的美食。
平日聚在一起,开怀畅饮,谈古论今,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三观相合,灵魂相契,俩人的友谊维持终生。
人与人之间固然是一种价值的匹配,但是这种价值也包含三观、志趣。
灵魂匹配,磁场相似,这也是一种珍贵而又稀少的价值。
▽
看过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找朋友实验。
实验人员找来一百个大学生,男女各五十,然后每个人从一到一百标上序号。
要求两两匹配,最后两个人数字相加最大的一组获胜,其他人则按照数字大小获取奖金。
最后实验人员发现:相互结合的两个人数字大小差不多,几乎都相差十以内。
这其实就是关系中的匹配法则。
数字代表着一个人的价值、财力、见识,彼此匹配的人,才能形成一对稳定的关系。
所有的关系都是明码标价的,交往的基础永远是你有价值。
与其责怪别人对自己不好,不如让自己变得有价值。
科斯定律讲:任何一件事物,最终都一定会流向和它最匹配的人。
来源:左右图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