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它对情义的刻画,对谋略的演绎,对朝堂风云的展现,多年来鲜有作品能够望其项背。
前段时间,《琅琊榜》豆瓣评分持续稳居高位,成为国产剧中的经典之作。
著名影评人称赞这部剧代表着中国古装权谋剧的新高度。
它对情义的刻画,对谋略的演绎,对朝堂风云的展现,多年来鲜有作品能够望其项背。
有观众感慨道:看到剧中角色间惊心动魄的智斗,环环相扣的布局与破局,不禁让人产生一种脑力被挑战的震撼。
剧中人的谋略境界,大致可分为五层。不同的境界水准,亦对应了各异的人生轨迹。
01
第一层:谢玉、夏江。罔顾道义,唯利是图,手段阴狠至极。
这部剧伊始便揭开大梁朝堂波谲云诡的一角,太子与誉王争储,朝局动荡不安。
为了巩固自身权势,谢玉与夏江狼狈为奸,策划诸多阴谋。
谢玉身为一品军侯,为助太子上位,在梅长苏等人帮助誉王扳倒文远伯一案中,暗中指使杀手,于杨柳心妓馆制造血案,妄图嫁祸给誉王,以此打击对手势力。
夏江作为悬镜司首尊,掌控着朝廷最隐秘的力量,为保自身地位,不惜陷害忠良。
他利用祁王的赤子之心,伪造信件,诬陷祁王谋逆,致使这位贤明的皇子含冤而死,祁王府上下血流成河。
而后,两人又联手在年终尾祭上,谋划行刺皇上,企图引发朝局大乱,好从中渔利。
然而,善恶终有报,他们的恶行逐渐败露。
谢玉在侯府被众人揭露真面目后,一夜之间沦为阶下囚,家族荣耀瞬间崩塌,最终命丧黄泉。
夏江虽机关算尽,多次逃脱法网,但在梅长苏与靖王的步步紧逼下,也难逃覆灭命运,被终身囚禁。
他们眼中只有利益,毫无道义可言,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将人性的丑恶展现得淋漓尽致。
常言道:多行不义必自毙。人一旦丧失了道德底线,肆意践踏公义,终会自食恶果,被历史唾弃。
坚守良知,捍卫道义,才是立身之本。
02
第二层:太子、誉王。急功近利,有勇无谋,缺乏长远眼光。
在夺嫡之争中,太子与誉王看似风头无两,实则空有其表。
太子仰仗着生母越贵妃的宠爱以及谢玉的扶持,急于求成,频繁在朝堂上安插亲信,妄图扩充势力。
他贸然提议重审侵地案,想借此打压誉王,却未曾料到会牵扯出自身诸多把柄,导致皇上对他越发不满。
誉王素有贤名,礼贤下士,广纳人才,但其行事过于急躁冒进。
得知庆国公一案涉及侵地,他急于在皇上面前表现,未深入调查便贸然上奏,结果被谢玉等人抓住把柄,反遭皇上斥责。
在处理赈灾事宜时,两人都只想着争功,不顾百姓死活,一味地虚报功绩,骗取朝廷赈灾物资,以谋取政治资本。
然而,他们的种种短视行为,终究没能逃过皇上的法眼。
随着剧情推进,太子被废,誉王在得知自己身世真相后,心态失衡,贸然起兵谋反,最终落得个兵败身死的下场。
古人云:欲速则不达。在追逐目标的道路上,若只图一时之快,缺乏深谋远虑,不考虑长远影响,必然会在关键时刻摔得头破血流。
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审时度势,厚积薄发,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03
第三层:沈追、蔡荃。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但不懂权谋变通。
剧中大梁朝堂有两位难得的清官,沈追和蔡荃。
沈追主管户部,一心想要清查国库存银,整治盐政,为朝廷解决财政危机。
他深知盐税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力主彻查私盐贩卖,打击官商勾结的盐枭。
蔡荃任职刑部,刚直不阿,执法如山,对于冤假错案绝不姑息。
他在审理杨柳心妓馆一案时,敏锐察觉到案件背后的阴谋,坚持彻查到底,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
然而,他们虽心怀正义,却不谙权谋之道。
在扳倒谢玉的过程中,沈追、蔡荃过于直接地向皇上上奏谢玉罪行,未考虑到朝堂各方势力的制衡,差点打草惊蛇,让谢玉有机会逃脱罪责。
在推行改革措施时,他们也因不懂迂回策略,遭到众多既得利益者的反对,改革之路举步维艰。
沈追和蔡荃是清官的典范,他们秉持正义,坚守原则,但在复杂的朝堂斗争中,由于缺乏权谋智慧,往往事倍功半。
正如古人所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在坚守底线的同时,还需懂得灵活应变,审时度势,方能在乱世中有所作为。
04
第四层:梅长苏。足智多谋,算无遗策,但执念过重,身心俱疲。
梅长苏,这位麒麟才子,身负血海深仇,以江左盟宗主的身份重返金陵,搅弄风云。
他精心布局,凭借着卓越的智谋,一步步将太子、誉王等人拉下马来。
在扳倒谢玉的过程中,他利用各方矛盾,巧妙设计,让谢玉与卓家反目,引发侯府内乱,最终成功揭露谢玉的罪行。
面对夏江的陷害,他沉着应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将悬镜司的阴谋公之于众。
为了扶持靖王上位,他殚精竭虑,安排每一步棋都恰到好处,从誉王、太子手中为靖王争取资源,提升靖王的威望。
然而,梅长苏太过执念于复仇与扶靖王上位,他不顾自己孱弱的身体,日夜操劳,将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这场权力的棋局中。
虽最终大仇得报,靖王登上皇位,但他自己却油尽灯枯,客死异乡。
梅长苏的智慧令人折服,但他的执念也让人叹息。
人生在世,固然要有目标与追求,但也不能被执念所累,要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放下,给自己留一丝喘息的机会。
否则,即便赢得了天下,却失去了享受生活的能力,又有何意义?
05
第五层:靖王。心怀大义,不忘初心,能屈能伸,终成大业。
靖王萧景琰,在夺嫡之争中起初并不被看好。
他性格刚直,坚守正义,因不满太子、誉王等人的所作所为,一直被边缘化,驻守在偏远的东海之滨。
但他从未改变自己的初心,心系百姓,渴望为大梁开创一个清明盛世。
在梅长苏的辅佐下,靖王逐渐明白权谋的重要性,他开始学会在朝堂上隐忍,等待时机。
面对谢玉、夏江等人的陷害,他没有冲动行事,而是冷静应对,配合梅长苏的计划,一步步揭露敌人的阴谋。
在赈灾、抗击外敌等大事上,他亲力亲为,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和将士的忠诚。
当得知梅长苏就是自己的挚友林殊时,他虽痛心不已,但依然尊重梅长苏的选择,继续为了共同的理想前行。
最终,靖王在梅长苏的助力下,登上皇位,实现了自己的抱负,为大梁带来了新的生机。
正如孟子所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靖王在复杂的局势中,始终坚守本心,不为权力所诱惑,不为困境所动摇,能屈能伸,成就了一番大业。
一个人只有坚守初心,在面对困难与诱惑时保持坚定,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实现自己的价值。
很多人说,《琅琊榜》是中国最精彩的权谋剧。
其深刻内涵远远超越一般的古装剧。
但实际上,权谋仅仅是表象。
剧中梅长苏曾说:“既然走上了这条路,那便不能回头,我所能做的,就是尽量让自己走得更远一些。”
这句话背后,反映出大多数角色被仇恨、欲望驱使,迷失了自我。
而靖王、梅长苏等少数人,虽身处权谋漩涡中心,却能认清自己的本心,坚守自己的理想。
王阳明曾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最顶级的智慧,从来不是对谋略的精通,对权力的掌控。
而是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看清自己的心,守护自己的良知。
无论遭遇何种艰难险阻,都能保持内心的澄澈与坚定。
知世故而不世故,历磨难而守初心,这才是一个人最值得推崇的活法。
点个赞吧,愿你我在这纷繁复杂的世事中,看清自己的心,守护自己的良知。
来源:柳柳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