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是玲姐,专注于影视剧评论。点击右上方“关注”,持续为你带来《大宅门》原创剧评。今天是第88篇。
我是玲姐,专注于影视剧评论。点击右上方“关注”,持续为你带来《大宅门》原创剧评。今天是第88篇。
喜欢该剧的友人们,可以一起讨论呀!
《大宅门》第30集,跟两位先生去安国学办药的白敬业,因赌钱输了巨款,被扣住。
白景琦气急败坏却束手无策,他跟因此事哭着前来告罪辞职的涂二爷说:
“您让我拿什么救他?别说十二万,现在就是一万二我都拿不出来”。
作为当家人的白景琦这话一点也不假。目前的白府,确实正遭遇着经济危机:
宫里欠的药款等于打了水漂,上个月刚烧了假冒伪劣的九转金丹,南方起运的药材又被劫,损失巨大;
白府被强行摊派的50万两军饷,都是从多地分号勉强才凑齐的;
仅剩的留作二老太太七十大寿的银子,也不能动……
确实是有些为难啊。但毕竟是亲生的长子,也不能不救。
最后,还是杨九红拿她兄嫂放高利贷的收益,帮着白景琦赎回了白敬业。
虽然白景琦痛恨放印子钱,但他已经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时候,也只能是先应急再说。
可接下来的小半集,来了几段看似搞笑有趣的小插曲。
不仅是从剧情结构上,缓解了上半集的紧张氛围;
而且从内容上,更是值得玩味:
白景琦一不注意,他的马误吃了包子铺的8笼包子。
财大气粗的白景琦,不慌不忙,丢给小老板一块大洋,紧跟一句“不用找了”。
老板激动得态度180大转弯:“这位爷,您的牲口什么时候饿了就上我这儿来啊。“
下一场戏。在街上对向赶车的白景琦和郑老屁,因互不相让打了一架。
眼看“媳妇给做的新鞋”弄脏弄坏了,打架时很豪横的郑老屁,却哭了。
白景琦见状,带他去内联升老字号买鞋。掌柜很鸡贼,一口气给郑老屁整了六双鞋:
“傻爷们,都记在七老爷账上,反正他花钱也没个数。”
两块一双的鞋,把郑老屁惊呆了:买袋白面才八毛!
看到这里,观众感受到了赤裸裸的阶级对比落差:
社会底层小人物和豪门的白景琦,完全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啊!
而这,只是导演的第一层用意。
就像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六回里,将“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和“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这两件看似不相干的事情放在一起写,实则有深意。
当青春期的宝玉困惑于自己身体变化、把它当作人生最大事的时候,
作为底层人物的刘姥姥腆着老脸只为求得贾府几两银子以便全家度过饥荒。
阶层的巨大差异,就这样不动声色地体现了出来。
说回《大宅门》这半集的戏。
要知道,此时正是白家最落魄、最艰难的时候,“连十二万都拿不出来”去赎亲儿子;
但比起为一双弄脏的布鞋而痛哭的郑老屁、希望白家的马能天天来吃包子的小老板,白家的这种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是导演的第二层用意。
导演还有第三层用意。在玲姐看来,是为了展现白景琦和白景琦的不同。
同一集里,上半段,是“您让我拿什么救他?就是一万二我都拿不出来”的白景琦;
下半段中,则是大手一挥,一块大洋为马吃包子买单的白景琦,是那个“花钱没个数”不知账上多了5双名牌鞋款的白景琦。
这是同一个白景琦,但这不是花小钱和花大钱的区别。
而是导演通过白景琦身份识别上的差异,随剧情带来巨大的反讽意味。
其实,相同方式的情节设置,在上一集里也有。
白景琦大义火烧自家假冒伪劣药品后,请几位先生吃饭的席间。
他也是前一分钟掏出一个大钱包、数也不数就给掌柜说“给伙计们分分”,被提醒时,还笑侃“钱是王八蛋,数它干什么”。
后一分钟,他就面色凝重,端起酒杯:“白家老号又要渡难关了,各位,看在咱们几代人的交情份上,咱们同舟共济……”。
这种身份识别上的不同,是他作为个人和作为权力代表的不同。
作为个体的白景琦,性格洒脱、不拘小节,乐善好施,也因此能收获衷心的家仆;
但他花钱没数,有着豪门子弟”不知民间疾苦“的阶 级局限性。
作为权力代表的白景琦,他是白家当家人、百草厅东家,身上肩负着重担,也有着不只为私人的大气和担当;
但他也有着在时代浪潮中“夹缝生存”的民族工商业者都曾遇到过的艰难和无奈。
相对于那个”同舟共济渡难关“和十二万的大窟窿来说,“一块大洋”和“两块一双”确实解决不了啥问题;
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防患于未然“的名言警句,不知当时的白景琦是否还想得起来。
在这两集中白景琦的“花钱没数”行为和“渡难关”号召,看似角色的内在性格分裂,实则让我看到了,导演郭宝昌对家族命运之内因作用的某种反思。
这反思,可谓相当之勇敢。
如果你刚好看过《大宅门》这部电视剧,有任何想说的话,欢迎留言,我们一起讨论呀!
(玲姐原创,抄袭必究!)
来源:榆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