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播即火?徐志胜新剧尬得离谱,却登顶热榜,网友评价超犀利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4-13 18:15 3

摘要:这部剧打着“反套路武侠”的旗号,靠着荒诞的剧情、密集的笑料,还有脱口秀演员的跨界表演,一下火了起来。

徐志胜主演的古装武侠喜剧《侠客行不通》

在腾讯视频才播5集,就一下子冲上了平台飙升榜第一

这部剧打着“反套路武侠”的旗号,靠着荒诞的剧情、密集的笑料,还有脱口秀演员的跨界表演,一下火了起来。

《侠客行不通》是根据常盘勇者的同名漫画改编的。

这剧把武侠里的经典元素都拿过来,然后玩了个大颠覆。

主打一个"丑侠闯江湖"——富二代苟凌风(徐志胜饰)从小痴迷武侠小说,被魔教高手忽悠学了15年邪门武功。顶着张"通缉犯脸"下山后,发现江湖根本不是想象中那样:

行侠仗义要考证!武林协会KPI考核堪比公务员

白衣少侠靠脸接单,丑侠只能领最低级"丙等证书"

魔教卧底混成协会高层,副会长烧饼独眼断眉直接自爆

徐志胜组"虎丑者联盟",队友包括医美失败的白发魔女和追星族剑圣之子

这剧最大的颠覆就是“武林侠会”这个设定——当侠客还得考官方认证的侠客证。

苟凌风因为长得凶,又没受过正统培训,考试的时候连标准化考题都答不对(比如“妇孺遇险应先联系官府”),最后靠花钱买通关系,才拿到个“丙等丑侠”证书。

这个情节把现代社会的职场规则搬到了江湖里,讽刺又搞笑。

关于观感:疯疯癫癫的,笑点都在细节里

前五集的风格特别“疯癫”,把传统武侠那种严肃的感觉全打破了,靠三重反差来制造笑料。

~徐志胜用山东方言说“俺要当大侠”,再配上粗布麻衣的造型,把武侠剧拍出了乡土喜剧的感觉。

他那“凶萌”的长相,成了推动剧情的关键:进城被认成通缉犯,考证因为“吓到小孩”被拒,还得靠医美来改善形象。

~武林侠会不仅要求侠客持证上岗,还搞了个KPI排行榜,大侠们为了冲业绩,到处接任务。

苟凌风用银票打通关节的情节,直接戳中了“人情社会”的潜规则,把现代职场梗和古代江湖结合在一起,整出了黑色幽默。

这剧不靠网络热梗,而是靠台词和肢体语言来抖包袱。

比如烧饼演的魔教卧底副会长,上一秒还在阴狠地威胁男主,下一秒就被拍进墙里,还高呼“神教复兴有望”;

呼兰、孟川客串的山贼,猥琐地邪笑,结果踩到陷阱自食其果。

关于演员:喜剧人组团来“团建”

《侠客行不通》把脱口秀、相声演员都请来了,形成了一个特别的喜剧生态。

徐志胜的表演就在角色和自己之间找到了平衡:

皱眉噘嘴的无奈表情,拖长尾音的山东腔调,既符合苟凌风那种“被误解的善良”,又带着脱口秀舞台上的松弛感。

他那些魔功招式配上五毛特效,反而让荒诞感更强了。

德云社的烧饼演了个独眼反派,阴险狡诈和中二热血无缝切换。

被男主击败后还高呼“神教万岁”,结果当场“猝死”,被观众调侃“武林草台班子实锤”。

呼兰、孟川客串的山贼,易小星演的“电钻神医”,都靠夸张表演贡献了不少高光笑点。

这种“熟人局”的选角,虽然演技上没啥深度,但特别符合喜剧受众的期待。

不过,这部剧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有人觉得这是武侠喜剧的新路子,但也有人觉得这是内娱开启摆烂模式的信号

前五集剧情就像打地鼠:男主每集都在被误认成魔教→打架自证→继续被误会。

唯一推进的主线是考证失败后靠"钞能力"买证,武林版《社畜生存指南》混搭《吐槽大会》画风。

顶着锅盖头刘海出场的徐志胜,完美诠释了什么叫用脸演戏"——挤眉弄眼+浮夸肢体,仿佛把《脱口秀大会》舞台搬到了横店。

这场跨界暴露出三大问题:

1. 行业病急乱投医

制片方显然在复制《鹊刀门》的成功公式:喜剧演员+武林反套路。

但赵家班有几十年舞台功底,而徐志胜团队连基础走位都生疏,打戏靠慢镜头和替身硬撑。

2. 流量至上的选角逻辑

剧组集齐笑果文化半壁江山(呼兰、孟川、烧饼),却让这群毫无表演经验的人硬演。

徐志胜被围殴时,脱口秀式碎碎念"长得丑是我的错?",瞬间让人串戏到开放麦现场。

3. 演技灾难现场

当男主发现师父是魔教时,徐志胜的"震惊"演技宛如地铁老人看手机;

被武林美女嫌弃长相时,他的委屈表情和综艺里被调侃"脱口秀鹿晗"时一模一样。

弹幕疯狂吐槽:"这是在拍《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番外篇吧?"

资本显然摸清了财富密码:用脱口秀演员的现成热度,搭配五毛特效和网络段子,批量生产电子榨菜。

毕竟比起打磨剧本,买热搜#徐志胜古装惊艳# #呼兰演山贼好像本人# 显然更划算。

当徐志胜顶着红色鼻头说出"我要当大侠"时,恍惚间看到内娱在呐喊:"我要摆烂!"

《鹊刀门》证明了喜剧演员能演好戏,但《侠客行不通》恰恰展示了不走心的跨界有多可怕。

如果演技不需要培训、剧本不需要逻辑,那影视行业和直播带货有什么区别?毕竟都是卖脸嘛。

不过,这部剧在行业里的意义还是挺大的:

它把东北喜剧(比如《鹊刀门传奇》)那种市井幽默,升级成了更年轻的“脱口秀+武侠”模式,特别能吸引Z世代的观众。

徐志胜的跨界到底能不能成功,还得再看看。但他那种“以丑为美”的角色适配性,给喜剧演员转型提供了新思路。

每集30分钟,主线明确的单元剧结构,特别符合现在观众碎片化观影的习惯。

江湖里得有笑声,也得有诚意。

《侠客行不通》用疯癫的方式解构了传统武侠,用笑声把沉重的东西都消解了。

虽然它现在还比不上《武林外传》《鹊刀门传奇》这些经典,但它确实给武侠喜剧开辟了一条新路。

要是后续剧情能把主线夯实,把笑点和深度平衡好,说不定真能打破“武侠行不通”的魔咒。

反正江湖也没规定大侠必须长得帅,只要观众能笑出来,这条路就值得走下去。

来源:樱桃侃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