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TVB年度重磅续作《新闻女王2》近日释出演员围读剧照,佘诗曼、高海宁、李施嬅等原班人马悉数亮相,黄宗泽的现身更引发热议。然而剧照中唯独不见首部核心人物马国明的身影,这场精心设计的"缺席营销"瞬间将续集推上舆论风口。
TVB年度重磅续作《新闻女王2》近日释出演员围读剧照,佘诗曼、高海宁、李施嬅等原班人马悉数亮相,黄宗泽的现身更引发热议。然而剧照中唯独不见首部核心人物马国明的身影,这场精心设计的"缺席营销"瞬间将续集推上舆论风口。
原班阵容暗藏缺口 观众开启"寻人模式"首部《新闻女王》以港式职场剧特有的凌厉节奏杀出重围,马国明饰演的"梁景仁"与佘诗曼的"文慧心"形成双核驱动,既是职场宿敌又是情感暗线。续集官宣时"全员回归"的承诺,在围读剧照公布后被撕开缺口——除怀孕的何依婷外,马国明成为唯一缺席的主演。网友将剧照逐帧放大分析,甚至调侃"马sir可能藏在文件袋里",TVB这波"留白式官宣"成功将观众期待值拉满。
黄宗泽的加盟本应成为定心丸,其身着新闻主播制服稳居合照C位,彻底粉碎"客串出演"的猜测。但观众反馈呈现戏剧性反差:对黄宗泽的惊喜迅速转化为对马国明的追问。社交平台涌现"没有梁景仁的文慧心还能完整吗"的质疑,足见角色塑造的深入人心。
TVB祖传悬念战术 缺席比在场更有戏剧组对马国明的去向三缄其口,这种"冷处理"恰是TVB经典营销路数。从早年《大时代》方展博生死未卜,到《金枝欲孽》安茜最终归宿,港剧向来擅长将演员动向转化为剧情悬念。此次马国明的"拖堂式出场",既延续了"新闻部权力博弈"的剧作逻辑,又为现实中的话题发酵留足空间——观众在猜测"戏内角色命运"与"戏外演员去留"间形成双重期待。
资深剧评人指出,这种策略实为险棋:"梁景仁作为新闻部副总监,既是职场对手又是情感支点,其缺席将导致叙事结构重组。但TVB显然深谙观众心理——越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越能激发追剧欲望。"
换角风险与情怀博弈 续集面临双重考验《新闻女王》首部封神的关键,在于精准拿捏职场剧的专业度与人性博弈的戏剧张力。马国明塑造的"梁景仁"之所以立得住,正在于其打破了非黑即白的角色设定:既是撬动收视的新闻骑士,又是深谙办公室政治的操盘手。若续集选择换角或弱化该角色,不仅需要重新建立人物关系网,更要面对观众根深蒂固的角色认同。
尽管黄宗泽的加入带来新鲜血液,但其过往角色多偏重型格路线,与"梁景仁"需要的精英感存在气质差异。有剧迷直言:"Bosco适合演绎亦正亦邪的复杂角色,但梁景仁特有的知识分子式算计,不是换张脸就能复刻的。"这种担忧折射出港剧观众对演员与角色契合度的苛刻要求。
缺席即在场:新型营销范本正在成型值得玩味的是,马国明虽未现身剧组,却以"不在场的存在感"持续占据话题中心。社交媒体关于"梁景仁结局"的预测帖持续刷屏,知乎"如何评价《新闻女王2》马国明缺席"的讨论帖两日突破千评。这种反向营销成效显著:剧集未开机已形成现象级讨论,马国明个人微博单日涨粉超3万,TVB官微相关话题阅读量破亿。
影视营销专家分析:"当观众开始自发为角色编写剧本,意味着IP已突破次元壁。TVB这招'以缺造势',既规避了剧透风险,又将选角悬念转化为免费流量,堪称经典案例。"
眼下《新闻女王2》虽未揭开神秘面纱,但马国明的"战略性缺席"已为续集铺就高热度的起跑线。无论最终是惊喜回归还是遗憾退场,这场精心策划的悬念游戏,已然让观众心甘情愿入局。当情怀营销遇上观众心理学,TVB再次证明:姜,终究是老的辣。
来源:跑题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