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后半生》:原来,这才是刘得宝坚持要修祠堂的真相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4-12 23:18 2

摘要:《我的后半生》是一部都市老年婚恋轻喜剧,讲述了文学系退休教授沈卓然,在妻子离世之后的情感经历。

《我的后半生》是一部都市老年婚恋轻喜剧,讲述了文学系退休教授沈卓然,在妻子离世之后的情感经历。

刘丽娜最近的烦心事很多,生意上出了纰漏,牵扯了版权问题,不但最后失去了订单,还搭进去了十几万。

不但一下子就把之前挣的全吐回去了,还倒贴了一些钱,家里的经济情况一下子雪上加霜。

收入端,因为公司项目现金流出现问题,不但拿走了家里的八十万存款,从下个月起还要降薪。

而支出端,儿子马上就要上大学,原本打算出国,如今基本没戏,还有父亲买墓地也需要钱。

所有的事情挤到了一块,刘丽娜本就心情烦躁,看到丈夫沈青偷偷看艾斯李的照片,一下子就绷不住了。

争吵推搡,最后吵着要离婚。

直到闺蜜好言相劝,她才发现起因就是一张照片而已,实际上什么实质都没有。

是的,她冲的根本不是什么艾斯李,而是长期被沈青忽视的不满,一次积压的爆发。

巧合的是,她的父亲母亲,孙宝琴和刘得宝也正在闹离婚。起因也是微不足道的事情。

刘得宝要两万块钱回老家修祠堂,要八万块钱回老家买墓地,他的钱都在孙宝琴手里,孙宝琴死活不给。

刘得宝无奈之下,兜兜转转找了沈黛借钱,被孙宝琴发现了,孙宝琴觉得很丢脸,让女儿在沈家抬不起头。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女婿沈青对岳父没意见,反而一直对她很不满。

不满她的没有边界感,总喜欢插手家里的财务事情,还有就是管不住嘴巴,总是胡说八道。

刘得宝为什么那坚持,他给出的理由其实很理性。

人到了这个年纪了,总是要考虑后事,回老家修祠堂买墓地,加起来十万块钱,怎么都比在南京便宜。

说到底其实是为了省钱,把更多的钱给到刘丽娜,给沈多乐出国留学,刘得宝其实一直都很节俭。

孙宝琴其实是明白的,她也想着多帮着刘丽娜一些,但她就是控制不住情绪,她不满的其实是老刘家。

自从嫁入老刘家这么许多年,她受了不少的委屈,将来死了还要葬回山沟子里,她一想到就不舒服。

更让她生气的是,刘得宝不听她的话,居然背着她借钱办事情。

刘丽娜理解父亲,也知道劝不了母亲,所以想要自己掏钱,谁曾想生意刚好出了问题,所以有了前面的爆发。

只是她没有想到,看起来老实本分的刘得宝,实际上没有说实话。

刘得宝年轻到时候,拼了命想要留在南京,为什么如今年纪大了,却又想回老家。

就像刘丽娜说的,回到老家下葬,以后清明扫墓都不方便。

刘得宝这么坚持,根本原因其实在他和刘丽娜说的另外一句话里。

他混了一辈子,也就是临近退休混上一个高工,他这辈子一事无成,没有任何吹嘘的资本。

是的,哪怕只是想吹吹牛,满足一下虚荣心和面子,他都做不到。

和朋友出去钓鱼聚会,零用钱被妻子管得死死的,想花钱买面子都做不到。

稍微穿一件女儿给的进口衣服,用女婿送的昂贵钓竿,都要被妻子冷嘲热讽,他觉得活着很没意思。

好像自己什么都不配,这辈子就不配享受一点,连买墓地找的借口,都是给女儿省钱。

而祠堂和墓地,给了他吹嘘的资本,也是这辈子最后的机会。

他的老家在徐州,汉高祖刘邦就是徐州的,他又是姓刘,重修祠堂自然也要修族谱。

虽然不是所有姓刘的就是刘邦的后人,但是族谱这种东西是可以攀附的,反正没有人能考证,只需要自圆其说。

这个事情办好了,以后他在朋友面前就有了吹牛的资本,妻子孙宝琴也再没有看不起他老刘家的资格。

百年以后葬回老家落叶归根,总好过睡在一个没有归属感的地方。

人活到最后就是想争一口气,求一个自己心里畅快。这也是刘得宝无趣的一生,最后一点念想了。

来源:乌圆追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