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立演的《我的后半生》应该改名为“七旬老头的临终妄想”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4-12 17:10 3

摘要:我被骗了,我以为《我的后半生》是马伊琍和靳东主演的《我的前半生》的续集。结果没想到是张国立演的老年婚恋剧。我当即放弃,奈何我妈喜欢看。电视机在客厅里,走过路过时候就会瞄两眼,结果就那两眼把我逗乐了。

我被骗了,我以为《我的后半生》是马伊琍和靳东主演的《我的前半生》的续集。结果没想到是张国立演的老年婚恋剧。我当即放弃,奈何我妈喜欢看。电视机在客厅里,走过路过时候就会瞄两眼,结果就那两眼把我逗乐了。

剧方宣传这部是老年人婚恋爱情现状的电视剧,哪里反映现实了?我看是七旬普信男吃了菌子临死前的妄想发作才对。七老八十了还幻想着自己被小自己二十多岁的女性爱慕,在相亲市场上狂受追捧。不用说,这种杰克苏的剧情毫无疑问一定出于男作家之手,女人写不出这种东西。

果然,这部足足45集长的电视剧改编自作家王蒙的小说集《奇葩奇葩处处哀》中的一篇中篇小说。这本小说的豆瓣评分只有6.7,而王蒙早期作品普遍都在8分以上。王蒙写这本书的时候已经过了耄耋之间,照理说文笔应该比年轻的时候更加老辣才对,然而这本书的评价下,读者最常提到的词是“恶臭”。

偏偏就是这短短几万字的“恶臭”之作,被注水成了45集的“煌煌巨作”,其中要注入多少臭水,也就可见一斑了。

剧中张国立饰演的退休文学教授深爱发妻,却在妻子死后尸骨未寒之际火速和护士长姘居。与护士长分手后,老头流入老年相亲市场,就像是烂肉跌进了苍蝇队,被一群春心萌动的老太太追着抢。

笑死,年轻的时候都不一定会被四个女人同时追,老了老了难道还突然点亮了魅魔技能点了?和阿姨们迷恋《霸道总裁爱上干保洁的我》一样,这部片子完全是老男人的意淫作品,悬空浮夸充满了杰克苏气息。

就这样,还说反映出了中老年婚姻的实际情况?作者但凡去过一次老年相亲角,就知道自己这是在胡编乱造。

上海就有一个著名老年人相亲角——徐汇宜家商场。在这里才能窥见到什么叫做真正的世间百态。去那里兜两圈,就知道什么“追求爱情”都是屁话,中老年人对婚姻的要求比年轻要来的实惠多了。

沪语纪录片《梅的白天和黑夜》中,就有相亲角的阿军爷叔坦言道:“来这里没一个好东西,我们都学坏了,要求越来越高,不现实了已经。”他说,“都是自己生活圈子翻烂了(还没找到),才到这里来(相亲)。”

阿军爷叔一语道破天机,外地阿姨找上海爷叔,通常要求开结婚证,乃至房本写名。阿军说,“外地女人这两年更多了,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前,房产证写了名字,日后把人请走要花5万块,现在就要10万块。”

上海老头跟上海老太之间,则是“因利而合”,“短暂结合”。比如旅游夫妻,只有旅游时搭伴,又比如周末夫妻,工作日各自带孙辈,到了周末一起过,以前叫姘头,现在叫情人。

全国各地的中老年相亲角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姘居率高,结婚率低。和年轻人比起来,老年人少讲爱情,多讲实惠,更加追求肉体的欢愉。这和中老年人的艾滋病患病率逐年飙升相互印证。

因为生理原因,相亲角的老头数量比老太多,需求更加迫切,而老太太们更多是抱着找同龄人说话聊天的心态去相亲角交朋友。

相亲角的“常客”在宜家一坐就好几年,结果没有找到老伴,却结识了一群友人。有人几天不来,朋友上门一看,发现老头已经脑梗死在家里,人都硬掉了才是老年相亲角残酷的现实。

基于我国老龄化社会的现实,影视公司试图开发老年人婚恋题材固然是一个进步,然而罔顾现实,着力描写一个七十岁老头被一群女性,还是年轻貌美女性追求,编剧有把老年观众当做傻子的嫌疑。

抹茶白金包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抹茶白金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