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玲为了保护儿子的高考环境,拼死拒绝鹏飞和振东振北入住,庄图南却对母亲说“我能管好自己”;
电视剧《小巷人家》中有一幕极具讽刺的对比:
黄玲为了保护儿子的高考环境,拼死拒绝鹏飞和振东振北入住,庄图南却对母亲说“我能管好自己”;
多年后,他却化身“贴心男友”,全力支持李佳为弟弟争夺上海房产。
这两个看似割裂的行为,却撕开了中国式家庭中最隐秘的伤疤——利益与亲情的博弈中,既得利益者的双标。
一、图南实际上是被“重男轻女”豢养的既得利益者
庄家虽然重男轻女,但是作为长孙,他虽然以后可能要被“吸血”,但是前期,却是最大的受益者。
他是老庄家重男轻女体系下的最大受益者:爷爷奶奶会为他的升学摆宴庆祝,父亲庄超英的工资被吸血式补贴弟弟一家,却对他的学业全力支持。
这种“性别红利”让他天然认为,母亲的抗争是“斤斤计较”,妹妹的委屈是“小题大做”。
当黄玲拼命阻止鹏飞入住,不惜以离婚威胁时,他脱口而出“我能管好自己”,本质是对家庭资源争夺的傲慢无知。
他享受着母亲用血泪筑起的保护伞,却把伞外的风雨当作“矫情”——毕竟,他从未像妹妹筱婷一样被赶到厨房吃饭,也无需像母亲一样为一口肉和婆家撕破脸。
二、李佳的房产争夺战:照见庄图南的“双标觉醒”
多年后,当李佳为弟弟李文争夺房产继承权时,庄图南的态度却180度反转。
他说“既然政策规定按户口补偿面积,就按政策走”,帮李佳分析政策漏洞,甚至教她如何用“亲情绑架”对抗叔叔婶婶。
这种转变看似矛盾,实际上却是现实的选择。
李佳争夺房产的本质是为自己铺路——弟弟落户后,她才能摆脱“扶弟魔”枷锁,与庄图南组建独立小家庭。
这时候的庄图南已不是学生,而是需要婚姻、房产的成年人。支持李佳,等于在投资自己的未来。
面对李佳原生家庭的吸血行为,庄图南能冷静分析利弊,只因他始终是“局外人”。正如当年他对母亲的痛苦隔岸观火,如今对李家的算计反而能跳出情感束缚,精准抓住利益核心。
三、黄玲与李佳:两代女性的镜像困境
庄图南的双标背后,是两代女性相似的抗争。
黄玲的抗争是“被动防御”,她拒绝鹏飞入住,是为守护子女最后的生存空间。但在庄图南眼中,这只是母亲与婆家的“无理取闹”,他甚至质问:“我们让一步怎么了?”
李佳的争夺是“主动进攻”。她写保证书、打官司、算计房产份额,每一步都带着清醒的野心。
这种“自私”反而让庄图南欣赏——因为她的目标明确,与他的现实利益高度绑定。
这种反差印证了一个残酷现实:中国家庭中,女性的牺牲若不带功利性,便会被视为“理所当然”。黄玲的母爱是无私的,所以被漠视;李佳的心机是功利的,所以被支持。
庄图南不是个例,他是中国式家庭培育出的典型产物。
从小被捧为“家族希望”,让他默认资源应向自己倾斜。母亲的付出、妹妹的退让,都被视作自然秩序,一切选择以自身利益为标尺。
对母亲“不共情”,是因承认她的苦难等于否定自己的既得利益;对李佳“共情”,是因她的目标与自己一致。
这种选择性共情,本质是利己者的生存策略。
庄图南之所以轻松地说出“能管好自己”,是因为那时候他知道,即将高考的自己不管怎么样都不会受委屈。
所以,图南能够慷他人之慨,实际上是因为自己的利益没有受损而已,自己不痛罢了。
来源:王牌剪辑师紫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