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聂娟娟虽然优雅大方,但远不及年轻貌美、善解人意的连亦怜,让沈卓然一见钟情、奋力追求——男人无论年轻年老,都是好色的感性动物。
与贪图房子的护士长分手不久,沈卓然遇到了一位骄傲冷淡的女科学家。
聂娟娟虽然优雅大方,但远不及年轻貌美、善解人意的连亦怜,让沈卓然一见钟情、奋力追求——男人无论年轻年老,都是好色的感性动物。
所以,他们的第一次见面很不愉快,为了一个字的读音,发生了激烈争执,不欢而散。
沈卓然是古典文学教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被质疑,实在太伤自尊。于是他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晚报上,公开批驳“女科学家”。
但聂娟娟随即回敬了一篇文章,跟“男文学家”展开争论。
二人不打不相识,越争越投机,彼此开始互相喜欢,感情越来越亲密。
聂娟娟不是护士长,她不能照顾沈卓然的生活身体;她也不是劳动模范,也不会给沈卓然煲汤做饭、洗衣扫地,给他当保姆。
他们在一起,是谈文化、是手写信、是看星星、是唱昆曲......
沈卓然说,和你在一起,我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辽阔。
这辽阔是心灵的辽阔,固然不能当饭吃,却能让人奋不顾身:
得知聂娟娟身体不好,得过乳腺癌做了切除手术后,沈卓然没有退缩;
聂娟娟癌症转移住院,沈卓然忧心如焚,不离不弃;
聂娟娟抢救过来后,沈卓然竟然打算将之接进自家来照顾——这个想法立刻遭到儿媳和亲家的反对,他自己生活都要儿媳照顾,岂能再照顾公公的女朋友?
这个办法行不通,沈卓然却没有放弃和聂娟娟在一起的想法。
他决定找个合适的养老院,与聂娟娟一起住进去,陪伴她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如此可以不麻烦儿子儿媳。
一个自己的生活都不太能自理的老男人,能做出如此决定,其情可感!
如此,不仅电视剧前的我们为之动容,连一直暗恋沈卓然的彭玉兰都被感动了,她说这才是真正的爱情啊!然后悄然离开......
病床上的聂娟娟亦是潸然泪下。
“我想去你长大的地方,看那夜晚的星星;是不是和你的眼睛一样明亮;我想去你读书的地方,看那里的挺拔的树,是不是和你的性子一样正直?
我愿陪你看余生灿烂,不惧死亡,我是自私的,我只能和分享那些得意欢喜的事情与心情,病痛衰老,我自己留着品尝就够了......从此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此别过......”
她给沈卓然留下一封信后,悄然跟儿子去了国外。
聂娟娟是科学家,也是懂昆曲、识音律的知识女性,灵魂丰富而有趣,内心骄傲而又睿智。她当然知道,身心健康的爱情都未必逃不过柴米油盐的侵蚀,何况病痛衰老的人生?
既然相爱,那就从此别去,给自己和爱人,都留存下最后的诗意。
这也是一个知识女性的骄傲与尊严,将体面与优雅诠释到了极致。
情不自禁叹息:上天真是太残忍了,这样美好的女子,怎么就没有好命?怎么就得不到幸福?
这一段爱情虽然短暂,但没有算计没有利益,是心灵的赤诚之爱——原本沈卓然是充满功利的,是见色起意的,是图让人照顾自己的。
但聂娟娟的美好感染了沈卓然,也让我们肃然起敬。
爱情婚姻固然是各有所图,人性也自私功利,但亦有荡气回肠的精神之爱,也有感人肺腑的不计得失。
这是《我的后半生》中最好的爱情故事,也是影视剧中少见的感人爱情。
他们虽然最终分手,却让剧里剧外的我们都受到震撼与洗礼。
就像聂娟娟为合唱团写的那一句念白:
“不到园林,怎知如许春色?不来人间,怎知人间值得?”
是啊,春色如许,人间值得,珍惜拥有,好好生活。
忽然就释然了:骄傲优雅的女科学家得不到的,只是世俗的幸福,但她的心灵却丰盛而灿烂,那是更加辽阔而饱满的幸福......
来源:北方丽人读书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