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潜伏》之所以这么多年还能叫观众念念不忘,我觉得除了严谨的剧情,还有对人性的剖析。
一说谍战片,我就又忍不住想起《潜伏》。
《潜伏》之所以这么多年还能叫观众念念不忘,我觉得除了严谨的剧情,还有对人性的剖析。
就拿吴敬中这个人来说,他看似只是一个国民党中一个有些权力的,圆滑老油条,似乎不过是一条蛀虫。
但从他用人、制衡的手段,以及他虽然贪污,但却能全身而退的本事上来看,他绝不是一个简单脸谱化的反派人物,反而是一个非常值得挖掘的角色。
《潜伏》大结局是,他强行缴了余则成的枪,把他带走,在飞机上开始和余则成对话。
他对余则成说:“你心重,手不狠,不适合潜伏。”一语道破余则成的潜伏身份,也告诉他不要一意孤行。
有人觉得离谱,吴敬中既然早就知道余则成是卧底,怎么不枪毙他,还带着他。
这不也是主角光环吗?
当然不是,因为这部剧里,不只是余则成这个男主有血有肉,吴敬中也是一个丰满的,复杂的人。
小小的天津站,一共就马奎、陆桥山、李涯这么几个人,一个个都下线了,只余下吴敬中和余则成。这个卧底不是余则成,难道还能是自己吗?
吴敬中没把余则成怎么样,余则成自己也知道为什么。
就两个字:敛财。
吴敬中对余则成的怀疑一直都有,但相比替国民党锄奸,他更在意的是钱。
也就是说,余则成是不是卧底,对吴敬中不重要,重要的是,余则成能不能被他用来捞钱。
余则成做事滴水不漏,但也不是没遇到过危险的时候。
比如翠萍被村里的地主王占金认出时候,两人都面临身份暴露的危险。本应杀人灭口的余则成,却放走了人,差点给自己惹上大麻烦。还有许宝凤,他也是狠不下心,最后还是廖三民和李涯同归于尽,他才免于暴露。
站在高位上的吴敬中怎么可能看不出来,他不过是不在乎这些,顺便给余则成擦了屁股。
他看好余则成,所以对他这种“心不狠”的弱点也不在意,因为他只想要余则成给他捞钱。
他对余则成说过,“凝聚意志,保卫领袖”八个字他研究了15年,研究出的结果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15年,吴敬中在复兴社时期就参加了革命,参加过北伐,又是戴笠的嫡系。从一个热血报国的青年,到一个手握大权的老贪。他经历的太多,看得太多,他要的也就两个字,钱和权。
余则成在来了天津站以后,就一直在帮吴敬中敛财。
金面玉佛、斯蒂庞克轿车、酒庄……
他想到的余则成给他搞来,想不到的余则成能替他想到。
做事有分寸,对自己这个长官也进退有度。
上哪儿还能换比余则成更好用的人呢?
况且在吴敬中的眼里,余则成帮自己搞了那么多,早就是和他一条绳上的人,他转移广州,还需要余则成帮他做事,共不共的也没那么重要。况且他根本不怕余则成搞他。
他既然明示余则成,已经知道余则成卧底身份,还把他留在身边,就自信余则成不能把他如何。
相反,他还警告余则成,自己已经知道余则成卧底的身份,“不适合潜伏”这种话也说明自己不怕他搞。不仅如此,他还给余则成承诺,置办新家、保你荣华。
潜台词就是:威逼和利诱我双管齐下,余则成你只有乖乖跟着我,替我卖命这一条路。
所以说,吴敬中这个角色不仅仅是一个反派这么简单,他身上有着人性的复杂,才让这个角色更加立体和真实。
近几年的谍战剧,越来越没有谍战的味道了,好似在接着谍战搞“偶像剧”,让人不得不重温经典。
你怎么看新出的谍战剧呢?
来源:好剧百宝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