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芝麻官》常提督为保儿子花了多少银子,权力场的极致算计

西瓜影视 港台剧 2025-04-12 08:59 3

摘要:老版的《九品芝麻官》中有句台词,老太太今年90岁了,就想见一眼孙子,给你3万两。

荒唐镜收买包龙星花了多少两白银?

老版的《九品芝麻官》中有句台词,老太太今年90岁了,就想见一眼孙子,给你3万两。

为了严谨一点,我特意直接截了一张图丢给Deepseek,它的计算结果是3万两。

周星驰电影的含金量,果然分毫不差。

那么问题来了,水师提督常昆为了保住自己“天生神力”的儿子一共花了多少两白银?

我们简单粗暴地计算一下:

先从礼部尚书开始,正一品大员,需巨额打点。

按照品级计算,包龙星从九品,三九二十七,收买尚书大人保守估计需要27万两白银。

(清朝顶戴九品十八级,别嫌贵,已经打了人情折扣)。

第二位是李公公,顺治帝曾规定太监最高品级为四品,康熙后进一步限制为五品。但是慈禧为拉拢李莲英,破格赏赐了“二品顶戴”。

剧中已经明确地说李莲英是太后身边的红人,受点委屈,跟礼部尚书一个价位,我们也算他27万两。

毕竟是干儿子嘛,自己人有优惠。

接下来是县令,官职较低,保守估计略高于包龙星,我们按照4万两计算。

当堂翻供的来福,直接拿了5000两。

人家上面“有文采”,下面还少一件“作案工具”。人家作为第一当事人背负“通奸”这么大的罪名,拿这么大价钱很合理。

荒唐镜知道全部的内情,既是整件事的知情者,又是整个案件的谋划者,出场费怎说也得一万两。

回春堂的朱二收了500两,验尸的仵作,小角色只能拿小数目。

截至目前,一共是59万零6000两。

最后再加上到戚家毁尸灭迹的四位武林高手,以及在停尸房捉拿包龙星的7名衙役。

常提督一共总共花60万两,应该差不多就是这个价钱。

至于雷豹出狱后一路追杀包龙星,就当是他是“友情价”免费客串一把。

60万两白银,在大清朝能做什么?

Deepseek告诉我,按晚清米价(1两≈150斤大米),60万两≈9000万斤大米,足够100万人吃一个月。光绪初年曾经出现过“丁戊奇荒” ,如果按照和珅的搞法每人每日0.01两口粮计算,60万两可救活几十万灾民。

清军一名普通士兵的年军饷约12两,60万两可维持一支5万人的军队一年。

一名七品知县年俸仅45两,60万两相当于1.3万名知县的年俸总和。

60万两可以买两艘中型军舰,像“超勇级”这样的巡洋舰造价约30万两。

也就是说,60万两足以发动一场区域性战争、救活一省灾民、贿赂一个腐败官僚体系,或垄断一地的经济命脉。

电影嘛,一提到“银子”和“数字”,都会有点夸张。

但是,老白认为,这笔钱花的很值。

根据史料记载:清朝的水师提督上任就是“从一品”,混上几年必然是一品大员。

按照《大清律例卷二十六,刑律,人命》,无故杀害一家四条人命以上,导致戚家绝后,常威要被凌迟处死。

既然常威死有余辜,60万两白银砸下去,老常能不心疼吗?

按照清朝的“连坐”制,常威不但要判“剐刑”,而且常提督教子无方,非但一品顶戴保不住,妻、女也得发配到伊犁给厄鲁特人为奴。

明面上是“保儿子”,实际上是“保位子”。

为了一家三代的“钱途”,常提督当然要拼了老命为儿子脱罪。

既保住了乌纱帽,还维护了父子情,捎带着还能让李公公觉得常提督忠心耿耿。

60万两白银,换一品大员的“长治久安”和“进步空间”,这不买卖,岂不是很划算?

在电影《九品芝麻官》,提督大人对于“危机公关”的做法,绝对值得每一个想成为大反派的领导,逐帧学习。

在全员癫狂的官场环境中,常坤始终保持着最大限度的清醒。

既能纵容儿子胡闹,又能在失控之前及时止损。

常提督的职级是“从一品”,脑子绝对是“超一品”。自从知道常威被捕之后,常昆的反应速度极快,而且每一步计划都做到了滴水不漏。

该撒钱时绝不含糊,每一块银锭都砸得能听见响。

常昆为了见儿子一面就搬出一座银山。

三万两的大手笔,一夜的谋划时间,直接让案件出现最大的反转。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物美价廉,只有钞能力到位。

包龙星蹦跶着要查案,他绝对不在办案流程上阻拦,常提督转头就请来讼师天团。

请颂师直接请顶配,灭证据要灭全套,就连负责“毁尸灭迹”的四名黑衣人,都请的是"专

业团队"。

从毁尸灭迹到当庭翻供,常提督的应对方案堪称古代版PDCA循环。

最绝的是他永远留着后手,包龙星以为找到礼部尚书就能“咸鱼翻身”,实际上常昆早就预判了他的预判。

包龙星每挖出一个破绽,他都能打上三个补丁。

当包龙星还在纠结"怎么翻案"时,常昆已经想好"怎么把灰烬都扬了"。

礼部尚书的表演也很绝,在体制的染缸里,能活下来的都不是白莲花而是变色龙。

即便是在皇帝的亲自干预下,案件重新进行三司会审,常昆的应对也相当及时。

如果不是雷豹“刀下留人”喊的及时,加上武艺高强,关键人证戚秦氏早就监斩官被“一刀两断”,这起案件就会陷入彻底的死循环。

在权谋场上没有偶然,只有算无遗策的必然。

即便是到了包龙星主导的判案阶段,常昆的应对措施也堪称完美。

当包龙星将案件推演到给常威上刑时,他放出了李公公,为常威叠加黄马褂“BUFF”。

当包龙星跟李公公喷着唾沫星子吵到昏天黑地时,他第一个清醒,并且反将一军,要为戚秦氏动刑。

当星妈拿出那柄“尚方宝剑”时,常坤脱口而出:“分明是造反”。

你看看,常昆虽然是武将出身,每一次出击却都能精准叩击案件的核心。

你以为他在第一层,其实他在大气层。

如果不是常威自己太蠢,在包龙星的“偷梁换柱”下不打自招,按照老常的周密安排下,他绝对能够实现“绝地翻盘”。

写到这里,我们应该重新认识一下,常昆的扮演者谷峰老爷子。

97岁刚刚离世的他,把常坤这位提督大人,演成了封建官场的活标本。

在《九品芝麻官》在这部经典电影中,谷峰老爷子用精湛的演技诠释着黑暗官场的权力。

当他与讼师耳语时,眼角的皱纹里藏着官员的狡黠;

当他跟包龙星对峙时,无情眼神中透着冷峻的狠辣;

当狗头铡下落时,放大的瞳孔中震颤着老父亲的绝望。

60万两白银,能养五万精兵,能救百万饥民。可是作为父亲,常昆宁愿用它来换取儿子一线生机。

真正的经典角色,从不表情上大开大合,而是在细节处见真功夫。

这位享年94岁的老人家,为我们演绎了许多印象深刻,却又默默无闻的小角色。

这位四十载的老戏骨,为我们塑造的常坤这个角色就像一面照妖镜:

既照出了小人物的蚍蜉撼树,也照见权力场的环环相扣,

既照出了底层的人情冷暖,也照见了大人物扭曲与挣扎;

常坤越是老辣周全,越凸显包龙星浪子回头的可贵;他堆砌的银山越高,越折射出正义的定价之痛。

当虎头铡落下时,我们欢呼的不是恶有恶报,而是凡人心中那簇不肯熄灭的正义火苗。

来源:白羽居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