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故事落幕时,甄嬛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语,却让人惊出一身冷汗,也让人忍不住猜测,这两位对甄嬛忠心不二的仆从,恐怕已惨遭毒手,终究没能逃过被抛弃、杀害的悲惨宿命。
但故事落幕时,甄嬛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语,却让人惊出一身冷汗,也让人忍不住猜测,这两位对甄嬛忠心不二的仆从,恐怕已惨遭毒手,终究没能逃过被抛弃、杀害的悲惨宿命。
或许有人会心生疑惑,甄嬛怎会如此不念旧情?毕竟没有苏培盛等人的全力支持,甄嬛想要重回权力中心,简直难如登天。按常理,甄嬛大可以赏赐他们数不清的财宝,安排他们出宫,寻一处宁静之地安度晚年。他们都已垂垂老矣,苏培盛更是身体残缺,本应得到善待。但现实却残酷得多。
其实,在皇帝驾崩、新帝登基后,甄嬛手中的权力就逐渐被弘历架空,已然是有心无力。刚登上皇位的弘历,便借着向甄嬛请安的机会,谈起“郑伯克段于鄢”的典故。这背后的深意再明白不过,他在向甄嬛暗示,六阿哥的存在让他如芒在背,深感威胁。弘历自幼在危机四伏的后宫中艰难求生,尝尽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头,每天都活得胆战心惊,时刻担忧自己会不明不白地丢掉性命。
他起初试图依靠皇后,却因出身不够高贵,被皇后嫌弃、拒之门外,无奈之下,才与甄嬛联手,成功扳倒皇后。
虽说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弘历知晓甄嬛精心策划的屠龙计划,但以他的心机和智谋,不可能毫无察觉。为了稳固自己的皇位,甄嬛阵营里总得有人成为牺牲品。毕竟一旦秘密泄露,苏培盛和崔槿汐知晓的那些隐秘之事,足以让弘历的皇位摇摇欲坠。
由此不难推断,弘历很可能已经洞悉皇帝的真正死因,而他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对他而言也许是最好的结果。但他的野心和警惕并未就此平息,很快,他又将目光转向了六阿哥,甚至通过讲故事的隐晦方式,向甄嬛发出警告:如果不让六阿哥过继给果郡王,他难保不会对自己的亲兄弟痛下杀手。
连甄嬛的亲儿子他都敢这般威胁,可想而知,在弘历眼中,苏培盛和崔槿汐这两个知晓诸多秘密的老奴才,又怎会有好下场。
回顾剧情,苏培盛最后一次出现在画面中时,那场景仿佛暗藏玄机,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他们命运的叵测。摆在他们面前的,似乎只有两条路:要么惨遭杀害,要么逃离皇宫。
可甄嬛曾低声自语:“皇上并非我亲生,又生性多疑。”结合弘历一贯的行事风格和狠辣手段,苏培盛和崔槿汐十有八九已经被秘密灭口。这并非甄嬛冷血无情、见死不救,而是她自己都已深陷困境,自顾不暇,实在没有能力去保全这两位忠心耿耿的仆从。
从这些细节不难看出,甄嬛的晚年过得并不如意。她当初拼尽全力,将弘历推上皇位,本以为能迎来安稳的生活,可没想到,换来的却是继子的处处提防,毫无自由可言。
曾经围绕在她身边的孩子们,长大成人后也都被命运捉弄,没有一个幸福顺遂。
胧月为了家国大义,远嫁蒙古,从此母女俩天各一方,二十年未能相见。
如果是三阿哥登上皇位,以他对胧月的疼爱,决然不会让妹妹远走他乡。
而甄嬛与果郡王的孩子,灵犀因为爱情受挫,心灰意冷之下选择了青灯古佛相伴余生;
弘瞻的结局同样令人唏嘘。
在甄嬛成功斗倒皇后,站在权力巅峰的那一刻,或许就已注定,她的余生都将在孤独与无奈中度过 ,曾经的辉煌与荣耀,不过是过眼云烟,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悲凉与沧桑。
来源:一心一意的进哥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