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次王宝强“玩”了把大的,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穷人,直接把观众演跪了,也给内娱的“面瘫演技”、“浮夸表演”的部分演员们狠狠上了一课。
这次王宝强“玩”了把大的,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穷人,直接把观众演跪了,也给内娱的“面瘫演技”、“浮夸表演”的部分演员们狠狠上了一课。
而王宝强对戏中人物心理、表情和状态的刻画,也让内娱的一众演员明白真正的“穷人”是什么样的?
在《棋士》这部剧中,王宝强饰演的围棋老师“崔业”,那才是实打实的真穷人,不仅给儿子开个小灶都困难,而且家里的生活也难以维系。
更要命的是,没有任何靠山和依仗的他,却成为了别人眼里的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学校的领导, 有错在先的豪车车主,无一例外的都看不起“崔业”这个老实巴交的穷人。
故事的开始,崔业凭借自己的围棋水平得到了一个大奖,为学校争了不少光。
为此,学校还给崔业举办了表彰大会。
可表彰大会现场没有水的杯子,全程没有开口发言的机会,逐渐让人反应过来,这场所谓的“表彰”,也只是单纯的走个过场。
没人在意崔业是谁,学校的领导们只在意学校获得的荣誉,根本没有把他当回事, 只是象征性的说一些客套话。
崔业的处境,直接印证了那句, “吃力不讨好”。
而导致这种让人尴尬到抠出三室一厅的场面出现,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是一个普通人,没有任何背景和权力,所以就只能成为领导成功的“垫脚石”。
更过分的是,学校不但不在意他,反而连颁给他的奖杯和奖金也要扣下。
美其名曰,都是学校的荣誉。
这“大义凛然”的说法,可是让崔业有苦不敢言。
明明是属于自己的奖励,却眼睁睁的看着成了学校的荣誉,甚至还被校长嘲讽什么都惦记。
崔业做了这么多,到头来确实白忙活一场。
就连儿子想吃个炸鸡,他都没钱为孩子实现。
在回家的路上,一辆豪车突然冲了出来,险些与推着自行车的崔业相撞,明明不是他的错,却无故被对方狠狠骂了一顿。
为了不惹是生非,他也只能默默后退。
在这一情节中,王宝强并没有说多少话, 可他却用那双无神的眼睛,把穷人的那种卑微、忍气吞声和无奈表现的淋漓尽致。
只一个眼神,就能让人感受到他生活的艰难,这种颓废的状态和被生活压弯脊梁的疲惫,不只是需要外在装饰的体现, 更需要演员真的有被生活磨平棱角的真切感受。
除此之外,王宝强还演出了一个穷人的复杂和多面性。
崔业人穷,但志不穷。
去哥哥家的时候,他的亲哥也是话里话外的冷嘲热讽,瞧不上他。
面对哥哥的瞧不起,他并没有踩着自己的尊严,让自己在哥哥面前低人一等。
这一点让观众看到,崔业这个人是有骨气的。
而且他也有自己的坚持。
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技之长,所以,即便家里再困难,自己活得再艰辛,也坚持教孩子下棋。
也正是这一点,让无数观众深有同感。
即便自己过得不如意,也想让孩子好,不想让他们再走上一辈的老路。
而这种既卑微又有骨气的真实穷人,才让观众对王宝强饰演的“崔业”得到了认可。
不过,王宝强的精湛演技,却成了内娱的一面“照妖镜”。
影视圈拍过的现实主义和农村题材的影视剧比比皆是,却很少有人能获得这么高的赞誉,甚至是吐槽大过认可。
而出现这样的情况,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放不下自己的面子,也没有真切的体验过什么是穷人的生活?
相比内娱的一些流量明星,王宝强是实打实的过过苦日子。
小时候,王宝强的家里就过得紧巴巴,之后因为《少林寺》这部电影,让他决心学武。
于是,在8岁的时候进入了少林寺,6年之后,他来到北京,开始了艰难的北漂生活。
在北京这些年,王宝强的生活只能用一个“惨”字来形容。
吃的是一块钱五个的馒头,喝的是凉水,住的是跟别人挤在挨着臭水沟的地下室。
为了维持生活,王宝强还去工地搬过砖,还当过保安。
虽然现在的他,已经成为别人望尘莫及的影帝了,但他却是真真切切的过过苦日子。
不像现在的年轻演员,在演绎穷人这方面,简直被王宝强甩了几条街。
就说最近在央视上映的电视剧《陌上又开花》。
明明饰演的是一个穷人,却穿着崭新的衣服,化着精致的妆容, 一双嫩白的手,更是让观众立马出戏。
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穷人该有的样子。
除此之外,准备的道具也是让人一言难尽。
虽然房子是旧的,但家里的家具和桌椅板凳却是新的,这不禁让人质疑,80年代的穷人生活是这个样子的吗?
这部剧受到观众的一致吐槽,只能说是剧组对细节的把控不足。
还有去年的《城中之城》, 一个刚来到上海打拼的穷小子,租的房子却在上海外滩。
不少网友吐槽,
“这剧的编剧可能对‘穷’这个字有误解,或者他们的‘穷’跟我们的‘穷’是不一样的。”
由此可见,脱离现实生活的表演,是不会的得到观众的认可,观众也不可能买账。
既然演“穷”,就要演得真实,让观众觉得真,这才是成功的表演。
而《棋士》这部剧做到,这部剧就像一面镜子, 是好是坏,高下立见。
不得不说,王宝强的演技还是一如既往的强,演什么像什么。
来源:木鱼脑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