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当真实意图,打着“爱情”的幌子,在众人面前被揭穿后,一片哗然。
图片来源:相关截图,特别致谢,侵删。
一个40岁,风韵犹存的女护士,选择嫁给一个70岁的老教授。
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是各取所需。
你图我年轻、貌美,会照顾人。
我图你有房、有稳定的收入,下半生有份保障。
可当真实意图,打着“爱情”的幌子,在众人面前被揭穿后,一片哗然。
1688元一桌的70大寿,明明是喜宴,差点把沈卓然气得进ICU。
命虽然保住了,但人就像被打了霜的茄子,焉了吧唧,丝毫没有了往日的精气神。
好友老苟那可是老海王,怎么也见不得老沈就这么消沉下去。
他认为,女人就跟吃药一样,得对症下药,不然病没治好,反而会有副作用。
俗话说,心病还得心药医。
连亦怜虽然年轻漂亮,但思想境界与老沈还是差了一大截。
于是,就为老沈介绍了有知识、有学问的科学家,聂娟娟。
前脚刚失恋一个小20岁的小女友,后脚又爱上了和自己年龄相仿的老太太。
沈卓然的口味果然重,这是老少通吃啊。
要不是看到264元的饭两人还要AA制,沈青永远不会知道,老爸这么快又爱了的真实原因。
如果说连亦怜满足了沈卓然的生活需求,那么聂娟娟则升级了层次,满足了他精神上的追求。
70岁的老教授,有独立住房,每月退休工资一万多,时不时要出去讲座。
有文化,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是活在别人的赞美和掌声之中。
周围所有人都围着他转。
可聂娟娟不一样,对于他的身份和标签均是冷眼相看。
刚见面时,哪怕老苟在场,面对沈卓然伸出去说你好的双手,也丝毫不给他面子。
吃饭时,沈卓然为她夹菜,她更是用冷漠表达自己的嫌弃。
沈卓然说这饭店热闹,出门就是公交站方便。
聂娟娟则反驳道,认知不同,结论不同,对我来说就是远。
最后两人因为昆曲的一字发音问题,产生了分歧,不欢而散。
在沈卓然看来,自己学的就是古典文学,专业的问题不可能出错。
聂娟娟这个外行,就是个自大、目中无人的家伙,于是写了篇文章“怼一位女科学家”发在报刊上。
聂娟娟也不惯着他,直接来一篇“驳一位男文学家”。
两人就此杠上了,可当沈卓然请教昆曲的老师后,才知道是自己错了。
回家主动找聂娟娟道歉,而聂娟娟也对之前的过激行为,表示了道歉。
这一刻,沈卓然是欣喜的,他想不到一个外行,竟然比他这个内行知识还要渊博。
而且对昆曲有这么独到的看法和见解。
如果说之前,聂娟娟的冷漠、自傲、狂大,让沈卓然下不来台,心里不舒服。
那么此时此刻,就如同伯牙遇知音般感动。
茫茫人海,知音难觅。
这种艺术共鸣和精神契合的境界,远比当初连亦怜带给他的新鲜感,更让人惊喜和疯狂。
可遗憾的是,沈卓然刚表白,聂娟娟因为癌症复发,不告而别。
留给沈卓然无尽的伤感和茫然。
其实聂娟娟的离开,这段感情无疾而终,对两人来说未必是坏事。
因为再美好的感情,在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中,也会消耗殆尽。
就如同,年轻时的丽娜在沈青心目中是女神般的存在。
可围着灶台和一家老小的起居,转了十几年后,她和丈夫不但没有了共同语言,而且变成同床异梦。
时间、琐碎、生活的鸡毛,把曾经仰望的女神变成了“噩梦”。
这何尝不是让人更唏嘘呢?
所以,遗憾是另一种美好。
遗憾教会我们,不是所有的相遇都能走到最后,但每一次的交集都值得铭记。
遗憾或许正是这段感情的珍贵所在。
有些美好,只因未被日常琐碎磨灭,才显得格外纯粹。
人生无常,唯有珍惜当下,过好当下。
感谢你看到这里。
来源:剧观花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