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之名》魏晓希跳槽是注定,只是在娇艾不一定会有人为她托底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4-10 14:54 3

摘要:这个连重症病人都看护不利的医生,不仅自己跳槽到对手公司娇艾,还一口气撬走整个年轻医生团队。

你见过医生跳槽还带“打包价”的吗?

格睦医美的魏晓希就这么干了。

这个连重症病人都看护不利的医生,不仅自己跳槽到对手公司娇艾,还一口气撬走整个年轻医生团队。

更离谱的是,她谎称做过300台双眼皮手术的客户,术后肿成“悲伤蛙”闹上医院,最后还得靠上级乔扬擦屁股。

可如今没了乔扬兜底,她真能在新东家独当一面? 今天我们就扒一扒,医美行业那些“带团队跳槽”背后的血腥真相。

在杭州某医美机构,墙上贴着“带走一个医生赔200万”的合同;上海某整形医院直接给主刀医生配保镖,防的不是医闹,是竞争对手的猎头。

医美行业挖人早就不玩暗戳戳那套——去年深圳两家机构为抢一个隆胸专家,把签约费从80万抬到230万只用了三天。

魏晓希这种“组团跳槽”属于降维打击。

普通医生单飞最多带走客户,但她直接抽空格睦的年轻血液。

就像把苹果树连根拔起,果子你拿走,树干我留着? 不好意思,树干早枯了。

魏晓希在格睦闹过两次重大事故:客户双眼皮术后肿成核桃,她让护士用冰袋敷衍,结果人家找媒体曝光;看护吸脂病人时盯着手机刷直播,差点让患者失血休克。

这种医生放三甲医院早被停职,可在医美圈反而成了香饽饽。

秘密藏在手术提成表里。

开一台双眼皮手术,医生提成35%,但每带一个新医生入职,还能再抽团队业绩的5%。

魏晓希在娇艾根本不是靠技术吃饭——她现在是“人贩子中介”。

乔扬这样的技术大牛正在绝迹。

他给魏晓希收拾烂摊子时,自己那台10万元的鼻综合手术被迫推迟,客户转头就去了别家。

更扎心的是,现在他得同时带三个新人,因为魏晓希把能打杂的医生全拐跑了。

医美圈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顶尖医生20%时间做手术,80%时间当保姆。

北京某眼整形专家自嘲:“我去年做了47台修复手术,其中39台是给徒弟们补漏的。

娇艾给魏晓希开的条件很微妙——基本工资涨30%,但必须两年内培养5个“魏晓希2.0”。

明眼人都懂,这就是要批量制造“半吊子医生”搞人海战术。

数据显示,2024年医美纠纷案里,63%发生在成立不足3年的新机构。

这些地方像在玩击鼓传花:用低价吸引顾客,用新手医生凑数,等事故闹大了就注销公司。

魏晓希团队,不过是下一朵炮灰。

成都李女士的遭遇堪称典型。

她在娇艾做的肋骨鼻,术后发现主刀医生资质证书编号查无此人,机构却甩出魏晓希的“专家认证”——后来被扒出是某山寨协会发的野鸡证书。

更可怕的是行业“洗证”黑产。

在河南商丘,5000块就能买到一个“韩国整形协会认证医师”头衔,附送20G手术视频当“实操证明”。

这些视频,可能正是魏晓希们吹嘘的“300台手术经验”。

魏晓希们对主刀资格的执念,堪比宫斗剧里争侍寝。

某医美APP内部流出的聊天记录显示,医生想上手术台得先完成“三件套”:拉10个客户办VIP卡、发展3个下线医生、在抖音拍满30条变装视频。

所以别再问“这种医生怎么还能就业”——在资本眼里,会开直播比会开刀重要,能拉人头比能缝针值钱。

毕竟客户躺在手术台上时,又没法刷手机看医生的带货业绩。

乔扬们正在被行业抛弃。

杭州某资深医生透露,现在机构招聘明确要求“35岁以下,不需要带教”。

毕竟老专家既要分走20%的手术提成,还总拦着不让新手乱动刀。

魏晓希在娇艾的第一台自主手术,客户签的知情同意书有行小字:“如遇复杂情况,主刀医生有权临时更换”——但娇艾压根没配比她资深的医生。

换句话说,这份同意书真正的意思是:“出事了你自己扛”。

来源:花田美芙IcS9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