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青山是故乡》第十三、十四集中,董老爷子在盛夏酷暑时节穿着长袖T恤和厚夹克以及董老太太穿着厚线衣这一情节引发诸多思考。这一设定在剧情呈现与现实逻辑之间产生了明显的冲突,值得深入探讨。
在《青山是故乡》第十三、十四集中,董老爷子在盛夏酷暑时节穿着长袖T恤和厚夹克以及董老太太穿着厚线衣这一情节引发诸多思考。这一设定在剧情呈现与现实逻辑之间产生了明显的冲突,值得深入探讨。
从剧情营造的情境来看,董老爷子特意穿上董大林给他买的长袖T恤和厚夹克去县城给孙子董鹏高考助阵。当时正值盛夏,众人皆是单裤单褂,部分人甚至穿着短袖短裤,而董老爷子却如春秋时节般穿着,董家老太太还穿着厚线衣,这种反差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董大林还特意借董二林的厚夹克去参加联谊会,父子二人在穿着上的“不合时宜”似乎有着某种内在关联。然而,在现实生活里,人们会根据季节变化选择合适的衣物,这是基于生理需求和自然规律的常识。在酷暑天气里,穿着长袖T恤和厚夹克和后线衣会让人感到闷热难耐,甚至可能引发身体不适。这种违背常理的穿着设定,让观众在观看剧情时难免会产生疑惑和违和感。
关于董大林比照蒋总给他买衣服的牌子提前给老爷子买衣服这一情节,同样存在逻辑漏洞。在剧情设定中,董大林事先并不知道蒋总会给他买什么衣服,却能精准地比照牌子为老爷子购置衣物并压在箱子底。这一情节缺乏合理的铺垫和解释,显得过于巧合和突兀。在现实生活中,购买衣物通常是根据个人喜好、需求以及经济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很难做到如此精准地模仿他人购买的品牌。这种情节安排可能是作者为了推动剧情发展或者突出人物性格而刻意为之,但在现实主义的叙事框架下,这样的处理显得过于夸张,缺乏真实性和可信度。
不可否认,艺术创作允许一定的夸张和虚构,以增强故事的吸引力和表现力。但这种夸张和虚构应该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之上,不能违背基本的逻辑和常识。如果剧情中的细节处理过于脱离现实,会让观众产生距离感,难以真正沉浸到剧情之中。
从人物塑造的角度来看,董老爷子和董大林的穿着设定或许是为了展现他们的独特性格。董老爷子可能是一个固执、守旧的人,坚持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不随波逐流,但去县城给参加高考的孙子助阵,且应乡长的邀请赴宴,想着穿着正规写,显得有礼貌;董大林或许是一个孝顺且心思细腻的人,想让父亲穿上“好衣服”而精心挑选。然而,这种性格塑造如果建立在不合逻辑的穿着设定上,反而会削弱人物形象的塑造效果。观众可能会因为对穿着情节的不合理感到困惑,而忽略了人物性格本身所蕴含的魅力。
总之,董老爷子在酷暑穿着长袖T恤和厚夹克以及董大林提前比照牌子买衣服的情节,在现实主义叙事中显得不合常理。艺术创作需要兼顾合理性与创新性,在追求故事精彩的同时,也应注重细节的真实性和逻辑性,这样才能创作出让观众认可和喜爱的作品。
来源:斯是陋室,何陋之有?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