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盛家从商贾之家逐步跃升为清流门第,家族成员的“高颜值”在关键节点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长的好看有多重要?《知否》盛家一路飞黄腾达,全因颜值高
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盛家从商贾之家逐步跃升为清流门第,家族成员的“高颜值”在关键节点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盛家的“颜值红利”不仅体现在婚配选择中,更成为家族阶级跃迁的隐形助力。
三代男性靠颜值实现“高娶”,奠定家族根基
1. 盛老太爷:探花郎的“美色”俘获侯府嫡女
盛家老太爷出身寒微,但凭借俊美外貌与探花郎的才名,令勇毅侯独女(盛老太太)一见倾心。尽管门第悬殊,祖母仍执意下嫁,为盛家从商贾转型为书香门第奠定了基础。
盛老太爷的“颜值”是盛家第一代阶级跃迁的核心,祖母的“颜控”选择直接改变了家族命运轨迹。
2. 盛纮:玉树临风促成王家联姻
盛纮继承父亲的外貌优势,科举中榜后,其俊朗外表令王家老太太一眼相中,同意将嫡次女王若弗下嫁。
王家作为配享太庙的显赫家族,本不屑与盛家联姻,但盛纮的“一表人才”成为破局关键。原著写王老太太看过盛弘本人后,才改变了心意。
3. 盛长柏:清流气质打动海家
长柏虽未过多描写容貌,但其端正持重的气质与清俊外形,让海家老太太在提亲时迅速认可。海氏作为清流名门,若非长柏的“芝兰玉树”形象与进士身份结合,婚事难成。
盛老太太当年在盛弘身上用的招数,依葫芦画瓢到了盛长柏身上,而且盛弘本人也非常赞同这一做法。
包括盛长枫、盛长栋也都是高娶:
盛长枫的妻子柳氏,高门贵女,匹配盛长柏都绰绰有余,可惜之前的未婚夫人品不行,害得她被耽误了,后来才嫁到了盛家。
盛长栋的妻子是沈绣巧,皇亲国戚沈国舅二叔家的独女。
女性成员凭美貌高嫁,巩固家族地位
1. 华兰与墨兰:颜值助力跨越门第壁垒
华兰的美貌令忠勤伯府袁家倾心,墨兰的妩媚风流吸引梁晗,两桩婚事均以盛家低门高嫁达成。
尤其是墨兰,她德行有亏,而且原著中她回门的时候,王大娘子特意让比她更好看的明兰站在一边,让梁晗后悔,更是为了气她。
但她的容貌和妩媚的气质也不差,所以梁晗后悔了一下,很快就回心转意了,可见颜值对婚姻稳固的影响。
2. 明兰:美貌与智慧的“双重武器”
明兰遗传生母卫小娘的美貌,再加上亲爹盛弘的高颜值,buff直接叠满了,剧中虽然弱化描写,但原著明确了她的容貌远超姐妹。
跟祖母回宥阳老家,13岁的明兰被三家都看上了,包括吴大娘子(墨兰的婆婆)看上明兰也是因为她长得好看,觉得她能将梁晗喜欢的貌美小妾比下去。
还有齐衡的倾慕、顾廷烨的执着,以及小秦氏评价“妾室容貌不及明兰”导致她无法从中获利,均印证明兰的颜值优势。
3. 如兰的“例外”:颜值短板与婚配选择
如兰因外貌更像王大娘子,被评价“拼气质”,成为唯一低嫁的盛家女儿。这一对比反向印证颜值在婚配中的决定性作用。
家族“颜控基因”的隐性传承
1. 祖母的“颜控”决策链
祖母自身因颜值选择盛老太爷,后又主导盛纮、长柏的婚事,皆以男方外貌为重要考量,形成家族联姻策略的隐性规则。
2. 亲家母们的“看脸”传统
王老太太、海夫人等亲家在择婿时,均对盛家男性的外貌表现出明显偏好,甚至成为打破门第偏见的关键因素。
剧版改编的平衡:弱化颜值,强化家族经营
原著中盛家颜值红利更为突出,例如卫小娘的美貌被刻意买来争宠,而剧版则侧重表现家族教育、处世智慧等现实因素。
这种改编既避免了剧情流于表面,也凸显了古代家族生存的复杂性。
盛家的崛起本质上是“颜值+才学+谋略”的综合结果,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高颜值确实为寒门提供了罕见的破局机会。
这一设定既符合“郎才女貌”的传统婚配逻辑,也暗含对封建门第观念的讽刺:所谓“清流门第”,最初竟靠“脸”打开局面。
我要说的就是这些。
来源:书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