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4月才过半,四位影后的“大战”,就给演艺圈狠狠上了一课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4-08 20:30 3

摘要:巧的是,这几位都跟白玉兰奖有渊源,不是拿过奖就是被提名过,这次同台竞技倒是让观众们看足了热闹。

四月的影视市场迎来一轮新剧混战,几大平台卯足劲推出重头戏。

爱奇艺、优酷、芒果TV各自亮出当家作品,清一色打着"大女主"招牌。

唐嫣、孙俪、童瑶、姚晨四位实力派女演员正面交锋,各自带着新作抢占荧屏。

巧的是,这几位都跟白玉兰奖有渊源,不是拿过奖就是被提名过,这次同台竞技倒是让观众们看足了热闹。

可要说这四部剧到底成色如何,咱们还得掰开揉碎了,往细里瞧。

在这部剧里,唐嫣和刘学义搭档演神仙眷侣,然而唐嫣四十出头的人要扮嫩演十几岁少女,光是造型就惹出不少争议。

粉色纱裙套在成年人身上总透着不协调,活脱脱像是把二十年前的古装剧戏服翻出来改的。

特别是肩膀头子露在外头的设计,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

故事还是老套路,依旧是三界浩劫,神魔大战救苍生,观众早八百年前就看过的类似剧情。

最让人摇头的是演员状态,唐嫣在王家卫的《繁花》里好不容易才攒下的口碑,本来以为脱胎换骨了,谁知一转头又回到挤眉弄眼的表演方式,活脱脱把仙侠剧演成了中年偶像剧。

剧里的童瑶踩着十厘米的高跟鞋,在广告公司指点江山,黑色长风衣裹得跟盔甲似的。

本来以为这个剧本稳扎稳打,可惜编剧为了显摆女主角的本事,把职场规则当儿戏,把职场戏写得跟过家家似的。

汽车招标这么严肃的事,硬是编出对手公司暗箱操作的戏码。

这种瞎编乱造的桥段,让真正在广告公司上班的人看得直摇头。

而且童瑶表演的也够呛,全程端着架子演戏,走路带风的劲儿,像是随时要去走T台,脸上像糊了层石膏,台词说得跟念PPT似的,哪像个天天加班的打工牛马。

观众看着屏幕上这位雷厉风行的女高管,心里直犯嘀咕:现实里的广告公司要都这么办事,怕不是早就倒闭八百回了。

要知道这部剧开播前,孙俪曾连发十二个"终于"造势,可能是想复刻《甄嬛传》的辉煌,结果观众点开一看全傻眼。

娘娘这次演的女警察,跟《安家》里的房产中介活脱脱一个模子造出来的。

剧中的她全程冷脸办案,七分紧身裤配马丁靴的造型,被网友吐槽“怕是抓贼跑两步就得鞋跟卡井盖“”更别说追凶办案了,而且刑侦过程更是回忆片段满天飞。

更闹心的是剪辑,孙俪在剧中的搭档罗晋,在剧里神出鬼没的,前几集就领了盒饭不说,还大半时间都活在回忆里,剪辑碎得跟饺子馅似的,后面全靠回忆片段凑时长,看得人云里雾里。

话说回来,刑侦剧本来要的就是节奏紧凑,然而这剧可倒好,硬把破案拍成了猜谜游戏,被戏称"这不是刑侦剧,是大型PPT翻页现场"。

在这场大乱斗里,相比之下,反而是姚晨和贾静雯的《以美之名》更出彩。

相比于娘娘的冷脸,童谣的端架子,唐嫣的扮嫩,反而是隔壁姚晨在医院里飙专业术语、手撕医闹、和小男友撒糖三不误,观众看得更上头。

不得不说,优酷这回可算是押对宝了,《以美之名》首播当天三大卫视抢着播,收视率直接飙升到1.9。

姚晨演的这个外科医生接地气得很,白大褂里头套件普通衬衫,下搭牛仔裤配运动鞋,往手术台前这么一站,那股子专业范儿就出来了。

最绝的是她给病人讲解手术方案那段戏,两分钟不带停的专业术语,说得跟真大夫似的。

感情戏也处理得干净利落,跟小男友谈恋爱不腻糊,职场对手变闺蜜的转变也自然,难怪豆瓣上清一色好评。

事实证明:观众不是不爱看中年女演员,而是不爱看她们绷着脸在雷同角色里打转。

毕竟"娘娘"再厉害,天天演"不高兴专业户",观众也会审美疲劳啊!

然而除了演员,这届观众也不好糊弄,都跟拿着放大镜追剧似得。

这不,有人发现医疗剧里心电图贴反了,顺手就能连夜写千字小作文骂上热搜;也有人发现西红柿炒鸡蛋竟穿越到唐朝的bug,气得要给编剧寄历史课本。

也难怪业内人士哀嚎:"现在拍剧比考清华还难,观众个个都是列文虎克!"

四月这场"影后大战"给行业狠狠上了一课:观众早就不吃"流量+IP"的老本了。

唐嫣的仙侠滤镜、孙俪的收视神话,在粗糙的剧本面前照样统统失灵。

反倒是认真搞事业的姚晨,用专业态度杀出一条血路——果然职场如战场,戏里戏外都是这个理儿!

说到底,演员再大的名气也架不住剧本拉胯。

观众现在眼睛毒得很,剧情合不合理、人物真不真实,一看就门儿清。

就算是拿过白玉兰奖的影后们,碰上不靠谱的剧本照样摔个倒栽葱。

倒是那些肯在剧本和制作上下功夫的剧组,就算演员年纪大点儿,观众照样买账。

要知道,以前那个光靠明星流量撑场面的时代过去了,好故事好演技才是硬道理。

也建议中年女演员们少在滤镜里找青春,多在生活里挖素材。

毕竟菜市场大妈都能演出人间烟火,挤地铁的打工人眼里全是故事。

与其在仙侠剧里硬凹少女感,不如学学咏梅、吴彦姝这些前辈——皱纹里都藏着眼技,照样slay全场!

大女主不是万金油,影后头衔也不是收视保证。观众要的是扎实的故事、鲜活的人物、用心的制作。

来源:史家直言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