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视剧《以美之名》中,乔杨是一名医术精湛的整形外科“天才医生”,同时她也是经常遭遇排挤的“刺头医生”。乔杨面对在职场中的遭遇,主动出击,走出了她自己独特的职场生存之道。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以美之名》剧照
米歇尔·奥巴马曾经说过:“你的价值不取决于别人的评价,而取决于你如何定义自己。”
电视剧《以美之名》中,乔杨是一名医术精湛的整形外科“天才医生”,同时她也是经常遭遇排挤的“刺头医生”。乔杨面对在职场中的遭遇,主动出击,走出了她自己独特的职场生存之道。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乔杨作为整形外科的“天才医生”,她始终以技术突破来为患者解决难题作为自己的职业信仰。
乔杨一遇到高难度手术,就非常兴奋,她特别愿意接收高风险患者。乔杨在三院遇到了一个全国出名的患者“恐龙女孩”,由于手术风险非常高,所以很多医院都不敢接收这个病例。而乔杨却兴奋地接收了“恐龙女孩”,并为她制定了全切手术方案。
“恐龙女孩”面部的瘤子非常大,做全切手术的风险非常高,但乔杨为了患者考虑,还是决定实施全切手术方案。
《以美之名》剧照
然而,乔杨作为三院的整形外科医生,一切手术方案都需要经过科室主任的同意才可以实施。科室主任不想乔杨太出风头,以“规避医院风险”为由,不允许乔杨进行全切手术,改由科室主任进行保守治疗手术。
其实,这不是简单的做不做手术的事,而是职场中创新与官僚体系的矛盾,是职场当权者对创新者的一种打压手段。
乔杨一心只为患者考虑,坚定地想要为患者实施全切手术,所以在三院进行行业医学研讨会的时候,当着业内专家的面,主动提出了“恐龙女孩”全切手术方案,这样科室主任也无法再拒绝全切方案了,来了个先斩后奏。
《以美之名》剧照
乔杨的主动出击,为自己赢得了“恐龙女孩”全切手术的机会。乔杨凭借自己精湛的医术,成功完成了“恐龙女孩”的全切手术,一下子轰动全国。
其实,乔杨本人并不看重名利,她只关心什么方案对患者最好。但是,科室主任不这么认为,她眼看着乔杨一下子红遍全国,成了业内炙手可热的整形医生,心生不满。
科室主任对乔杨采取了明升暗降的处理,明面上升乔杨去毛发移植科当主任,其实就是不让乔杨再有做手术的机会,把乔杨边缘化,不动声色地就狠狠打压了乔杨。
《以美之名》剧照
乔杨之所以一直执着于高难度手术,不断突破医学难题,不仅表现出她有完美主义倾向,更是她有强化自身能力的信念。
乔杨作为一名年轻女医生,自工作以来,肯定没少受职场排挤,她正是以自己精湛医术带来的成就感来抵御职场排挤带来的挫败感。
谢丽尔·桑德伯格曾经说过:“不要等待被看见,主动站在光能照到的地方。”
乔杨不想被拿捏,不想在毛发移植科庸庸碌碌下去,她主动提出辞职,毅然决然地抛下铁饭碗,离开了三院。乔杨打算凭自己的本事,走出一条自己能把控的、真正属于自己的职业道路。
乔杨虽然医术高超,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毒舌”与强势的,其实这是她高明的职场生存法则。
当领导以“风险太大”为由,否决了乔杨为“恐龙女孩”做全切手术时,乔杨“毒舌”地回应:“季院,您当年要是也这么保守,现在头顶可能就不会这么通风了。”
乔杨内心知道,直接和领导正面冲突肯定不行,所以她巧妙地用“毒舌”的方式,幽默地回击,这样既维护了自己的专业立场,又反击了领导的权威。
《以美之名》剧照
当有患者要求乔杨照着明星的样子给她整一个“完美鼻型”时,乔杨以“毒舌”的方式回绝了患者:“您这鼻骨基础,硬要垫成迪丽热巴,结果只能是迪丽热巴裂。”
乔杨虽然医术高超,但她也不会对患者的要求有求必应的,在面对患者的不合理要求时,她智慧地采用“毒舌”方式应对,打破了患者的幻想,这也是她自己的防御机制,避免了潜在的医疗纠纷。
《以美之名》剧照
在男性主导的医疗体系中,女医生经常会遭遇性别歧视,当有男同事暗示“女医生体力跟不上长时间手术”时,乔杨又开启了“毒舌”模式:“是啊,所以我建议您先去泌尿科挂号,毕竟站不住的男人比站得住的女人更常见。”
乔杨用以毒攻毒的方式来瓦解性别歧视,同时她用尖锐的“毒舌”语言模式,为自己树立了一个“不好惹”的人设,这也可以在日常工作中为自己挡掉一些不友好的攻击。
来源:林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