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之名》撕开的不只是医美遮羞布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4-08 14:17 3

摘要:当《以美之名》用手术刀切开医美行业的遮羞布时,我们该赞美它的勇气,还是该警惕它是否也在制造新的审美暴力?这部由姚晨首任总监制并主演的剧集,像一剂肾上腺素注入国产职场剧市场,却在舆论场掀起了一场关于“美”的暴风骤雨。

当《以美之名》用手术刀切开医美行业的遮羞布时,我们该赞美它的勇气,还是该警惕它是否也在制造新的审美暴力?这部由姚晨首任总监制并主演的剧集,像一剂肾上腺素注入国产职场剧市场,却在舆论场掀起了一场关于“美”的暴风骤雨。

故事的结局定格在开播首周收视率破2.3的奇迹。这部聚焦医美行业的职业剧,以真实案例为底色,将美容贷陷阱、黑医美产业链、容貌焦虑等社会议题赤裸呈现。剧中那个用厨房搅拌机制作假体的黑诊所画面,让观众直呼“窒息感溢出屏幕”;而因网红审美整容18次的女孩在镜前崩溃质问“我是消费主义的提线木偶吗?”,更是戳中了当代人的神经。

时间倒回2025年初春,优酷与橙子映像联手打造的《以美之名》突然定档。姚晨饰演的整形科主任乔杨与贾静雯饰演的医疗事故处理专家周静雯,一个专注医术,一个把控全局,两人的对手戏火花四溅。导演李少飞坦言:“这不是医疗剧,这是人性解剖课。”剧组耗时两年走访全国37家医美机构,收集200余起真实案例,连手术台上血淋淋的镜头都不打码。姚晨为练出医生手部的沧桑感,特意去殡仪馆给遗体化妆,右手至今留着医用手套的勒痕。

剧集以“换脸手术”开场即炸。工人被钢筋砸烂面部,医生要切下死者皮肤移植,家属哭喊“连全尸都留不住”,主刀医生手抖着说:“要么赌一把,要么让他当一辈子怪物。”这场戏请来亚洲换脸手术第一人郭树忠指导,连血管缝合角度都与真实手术无异。更绝的是“医美贷”剧情:借3万滚到30万,还不上就逼人去夜场陪酒。导演用一场假模特硅胶从大腿裂出的戏,让观众后怕:“这不就是我妈去年被骗的美容院吗?!”

姚晨的“疯批演技”成为现象级讨论。她饰演的乔杨毒舌到“怼天怼地”,面对领导质疑冷笑:“您当年切双眼皮失败的时候,怎么不劝自己别当院长?”但为了演好医生,她提前半年泡在整形医院,跟着医生值夜班记录病例。贾静雯则挑战“利己主义院长”角色,在资本与医德间挣扎。网友发现她每次面对压力就拨弄珍珠项链的细节,被做成百万播放解析视频。

舆论场撕裂成两大阵营。支持者盛赞“医美版《白色巨塔》”,认为“利己与理想的拉扯才是真实人性”;反对者痛斥“精致利己主义包装下的职业信仰”,认为角色决策始终以医院声誉和个人利益为优先。更深层的争议在于:当剧集用“先天畸形少女换脸”案例探讨生命尊严时,是否也在强化“标准美”的暴力?

对比《外科风云》《急诊科医生》等医疗剧,《以美之名》的突破性在于直面医美行业的灰色地带。它没有停留在“救死扶伤”的窠臼,而是用“美容贷”“黑诊所”等案例撕开消费主义遮羞布。正如剧中金句:“在医美行业,合法的暴利比犯罪更可怕。”

剧集引发关于“美”的集体反思。妇联官微转发家暴受害者修复戏片段,配文“尊严重建比整容更重要”;中戏官网转载姚晨吃枣戏解析,呼吁“戏剧教育要回归真实”。更意想不到的是,剧中“枣核杀人事件”表演课,让某视频平台紧急下架十余部“假吃剧”。

当《以美之名》用手术刀切开行业黑幕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血淋淋的真相,更是整个社会对美的病态追求。那些被滤镜扭曲的审美标准,那些被消费主义异化的身体焦虑,是否也需要在现实世界中经历一场“重建手术”?毕竟,真正的医美不该是制造完美,而是修补残缺——而我们需要修补的,何止是面孔?

来源:橙子音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