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完最后一集,我特别想给妈妈打个电话,以前自认为不可能化解的母女心结,竟在这部剧里得到了释怀。
“我的天啊,怎么会有这么好哭的剧!”
这是刚完结的韩剧《苦尽柑来遇见你》的一条影评。
这部剧讲述吴爱纯一家三代女性的生命轨迹,豆瓣评分高达9.5。
看完最后一集,我特别想给妈妈打个电话,以前自认为不可能化解的母女心结,竟在这部剧里得到了释怀。
不但释怀了,而且被治愈了。
这或许是因为:
剧中光礼、爱纯、金明三代女性,在各自的绝境和困境中,用自己的方式突围、觉醒,串联起一副横跨几十年的人生画卷。
令人想到那些发生在自己祖辈、父母辈身上的故事;
又或许是因为,评论区里大家感慨的:
“当我七十岁,我最想念的人还是我的妈妈;”
“父母们总想着给孩子最好的,而孩子们总想着自己没有得到的。”
这部高分韩剧,就像一场柔软的心理治疗。
看剧的过程,让我们摘下成年人的面具,重新变回小孩,跟着剧中男女一起感受热气腾腾的爱情、温情脉脉的亲情。
透过屏幕那一边的故事,一点点体会到人生的苦尽甘来。
“苦难是我的人生课题,
不是我女儿的”
——面对上一代的苦难,课题分离才能安然
爱纯的妈妈光礼,活得很苦。
爱纯爸爸早逝,她二婚后做海女养家糊口,尽管这份职业被人瞧不起,她却很重视捍卫女儿爱纯的尊严。
得知爱纯的班长私下送礼给老师,她穿上最好的衣服,戴上做苦力借来的珍珠项链,去银行取出漂亮的新钞票,以最给爱纯长脸的姿态去给老师送礼。
而爱纯看到妈妈这样卑微付出,觉得自己很可怜。
但光礼说:“可怜的是我,不是你,不要退缩。”
光礼很苦,但她把苦难装在一个小盒子里,仅限自己遭殃,绝不侵蚀女儿。
将自己的人生课题留给自己,让子女不必过度承担父母的人生困境,这是一种无声的支撑:
“面对父母的人生困境,我是可以无力的;
但面对自己的人生困境,我知道自己不是完全无助的,总是可以做点什么。”
有能够课题分离的父母,日子再苦,子女都能有尊严、有力量地活着。
这份无声的爱,使子女无论摔得多痛,都会感到有人在背后稳稳托住自己。
因为分离背后,藏着妈妈对女儿“活出和我不一样的人生”的祈福,当力量在母女之间完成流转,下一代便长出了飞得更高的翅膀。
这何尝不是身为父母,最伟大的爱。
“我最崩溃的样子,
你都看过了”
——好的爱情不是拯救 而是允许对方脆弱
爱纯10岁时,年仅29岁的光礼因为操劳过度去世,继父几年后另娶。
接二连三的家庭变故,摧毁了她读大学、当作家的梦想。
而爱纯最崩溃的时刻,青梅竹马的男孩宽植总是陪在她身边。
爱纯丧母时,他给她端来饭,陪她一起哭;
原本他要坐船去首尔,因为听到了爱纯的呼唤,不顾一切跳船、游回来拥抱她。
宽植会在爱纯崩溃时默默陪着她;
同样,宽植脆弱的时候,爱纯也会第一时间向他奔去。
因为都被生活扇过巴掌,所以都为对方的脆弱感同身受,这份爱情格外打动我。
因为这样的相处模式,会给人一种“被允许做自己”的感觉:
“你可以哭、可以逃、可以受不了,我接受这样不完美的你;
因为我知道,我也有这样的时刻。
只有亲密关系“允许脆弱发生”,人才会理解:
此时彼此最需要的,不是“脚踩祥云的盖世英雄”,而是一个愿意握住我们的手、倾听我们倾诉并递上一张纸巾的人。
每个人都有疲惫不堪的时候,将这部分表达出来,是一种“弱”的真诚呈现,意味着你相信对方;而被所爱之人信任的另一半,也会感到心疼、慰藉和幸福。
所以,下一次,当伴侣脆弱崩溃时,请对TA这样说:
“哭吧,放心哭。在我这里,你可以脆弱,我会一直陪着你。”
“我不想让她做收拾桌子的人,
而是成为可以掀桌子的人”
——牢牢掌握主体性,才能夺回自我
爱纯嫁给宽植后,生下女儿金明,重男轻女的婆婆并不重视金明,不准她骑自行车。
爱纯对宽植说:
“我要让她(金明)拥有一切,做一切她想做的事。
我不想让她做收拾桌子的人,而是成为可以掀桌子的人。”
宽植支持她:
“那你也掀一回,你掀翻了,剩下的我来收拾!”
这是父母对孩子最有力量的托举:
她值,她配。
她可以活成为任何她想成为的人!
这会让孩子感到:我是我的“主体”,整个世界都构建在我的尊严和幸福之上,我值得一切好的。
这份坚定的自主感,正是来自一份强大的主体性。
因为有它在,宽植才对爱纯说:
“她(金明)没问题的,我们教过她怎么掀翻桌子。”
就像一条影评写的:
“你们掀翻的每一张桌子,都成了我们飞向天空的跳板。”
翻桌子,是成人的表达。
这意味着我们愿意摆脱他人期待,活出自己的期待,才能拥有真正的自主。
“妈妈,你应该找爸爸向着你”
——对父母最大的孝顺,是各归各位
我们身边很多家庭,儿子取代爸爸,被妈妈视为全部;结了婚后,也和妈妈一起对付老婆。
然而,当一个人想替另一位家庭成员,承担TA的命运,就意味着TA越界了。
而越界是一切混乱的开始。
爱纯的婆婆,把儿子视为全部人生。
她认为爱纯抢走了自己的儿子,对她非常苛刻。
全家人的生活,都因为她的一再越界笼罩在阴云里。
只要丈夫宽植当着妈妈面表现出在乎爱纯,就会被妈妈冷言冷语地讽刺,这让爱纯和宽植心里都不好受。
然而,宽植总是站在爱纯这边、阻止她越界,也让她感到难过:
“亲手养大的儿子不向着我,还有谁向着我?”
宽植说:“你应该找爸爸向着你。”
一语道破了很多家庭混乱的根源:
错误的家庭序位,把所有人都困在无力感中,家中每个人,其实都该待在自己的序位里。
丈夫呵护妻子,公公呵护婆婆,大家都站在正确的家庭序位上,尊重彼此的边界,才能真正做到相安无事、内心平静。
就像宽植表态后,妈妈回到了自己的序位上。
虽然得不到丈夫支持,但养了条狗作为情感寄托,时不时来帮爱纯的忙,还称赞爱纯是个好媳妇。
正确的家庭序位,能确保大家守好各自的人生。
当一代人的爱可以满到向下流动,整个家才会被幸福笼罩。
“贝壳要破碎才能长出珍珠,
我们要疼痛才能成为自己”
——女性的“甘来”,不是消极等待,是亲手从苦柑里榨出糖
生活最折磨人的,其实不是重大打击,而是每天都要面对的:
细小的内耗疼痛。
爱纯的女儿金明考上大学后,由于没钱交宿舍费,不得不违法做家教,结果被雇主诬陷丢了奖学金;
她没钱租好一些的公寓,只能寄住在又破又乱的民宅里,门没法锁,房东孩子经常闯进来弄乱东西。
这些打击都不致命,但就像小石子不断打在身上,女儿金明对爸爸宽植倾诉疲惫:
“每当我想往前走,就有东西拽着我往后拖。”
然而,正因为不断经历着疼痛,她才会不断思考如何活的更好,主动改变并寻求成长。
这个过程会让人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宽阔:
原本,大家都只是父母庇护下的温室花朵;但随着解决疼痛的次数越来越多,每一次进步都会变成铺路的石砖,推动我们走向一个更大的世界。
就像金明尝尽社会心酸后,成为了女企业家。
疼痛,何尝不是成长给予她的一种温柔的馈赠?
回望我们身边很多普通人,打拼数年后摇身一变令人刮目相看,除了贵人、时运和机遇,何尝不也都在迎难而上、为成长蓄力?
所以,不要害怕疼痛。
如果你正在为生活中的疼痛感到焦头烂额,请告诉自己:
“这一切都会是成长的垫脚石,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加强大。”
然后,铆足力气往前。
“即使人生重来,我还是要嫁给他”
——父母的婚姻,是孩子爱情最好的教科书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会诚实映照出父母的样子。
真诚相爱的父母关系,会让孩子在爱情中自信积极、果断独立,懂得如何在爱中安放自己。
爱纯和丈夫宽植非常在乎彼此,宽植看见妈妈苛待爱纯,果断搬出家里:
“我娶她是和她一起生活的,不是让她给你们做媳妇的。”
而爱纯为了嫁给宽植,放弃了嫁给有钱人的机会,婚后生活一直拮据局促。
金明问她是否后悔?她说:“即使人生重来,我还要嫁给他”。
父母的亲密关系,深深烙印在女儿金明心底,无意识中,成了她日后择偶的范本和标杆。
当相恋7年的男友的妈妈要求金明“婚后辞职做全职太太”。
金明说:“我想一路往上爬,从经理做到总裁,我觉得这没什么好丢脸的。”
在她心里,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为对方牺牲妥协,而是像自己父母一样:哪怕与全世界作对,也要力挺对方活出自己。
父母好的婚姻状态,让孩子沉浸在安全感中,可以专心发展爱自己的部分,同时也能很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最终,金明和男友遗憾收场,她说:“我真的爱过你,但我也爱自己。”
对于自己想要的爱情,金明心里没有一丝迷茫,也不需要为了寻找“什么是真正好的爱”,花费很长时间分分合合、磕磕绊绊。
因为她的父母已经给出答案了。
金明潜意识中知道:男友做不到像父亲力挺母亲一样力挺自己,那么他就不是适合自己的人。
最后,金明嫁给了父母那样的爱情:
他会像宽植为爱纯穿鞋一样,默默帮她穿鞋;
会在他煤气中毒晕倒时,不顾危险闯进去救出她;
会在她学英语考托福时,为她筹备很多参考书……
很多时候,我们亲密关系不幸福,正是因为无意中复刻了父母的婚姻模式。
而跳出父母的婚姻模式,何尝不是一项宝贵的能力。
当我们看到这点,并愿意改写家族的剧本:爱情的齿轮才会发生扭转。
写在最后
《苦尽柑来遇见你》不仅是一部讲述一家三代人的剧,更挖出了我们芸芸众生,是如何用最朴素的方法过好的人生。
把上一代的洞补好,再传承给下一代;
下一代在更好的环境中长大,又竭力托举下下一代。
这是一份生命经验对另一个生命的传承,伴侣之间、父母之间、亲子之间,每一代人都在竭力抚平自己生活的皱褶。
或者这部剧里有你从未得到过的爱和支撑,让它在讲述:正确的爱和秩序是怎样的。
有人讲清楚、演清楚了这个真相,于是,我们看到和生命应该去往的方向,和救赎之光。
*本文由芒来小姐和张德芬空间主笔团共同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来源:张德芬空间